第一图书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

王建平,姜俊禄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

王建平,姜俊禄  

页数:

373  

字数:

254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北京市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在参加国务院法制办《劳动合同法》立法研究项目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社会实践成果。  本书撰稿人来自于律师队伍,他们介入劳动纠纷时间更早,处理劳动法律问题的类型更为全面,实践经验丰富。他们参与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  本书释法打破以往传统,分项阐明条文主旨、条文释义,并结合实践提炼了“应用提示”,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学习、培训的好教材,是研究、应用的好指导、好参考。  我国劳动法学界泰斗关怀教授为本书作序;全国律协李大进副会长为本书作跋。

书籍目录

序导言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第二条 【主体适用范围】 第三条 【合同订立原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第五条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第六条 【工会职能】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 【劳动关系建立】 第八条 【招工时的告知和说明义务】 第九条 【招工禁止行为】 第十条 【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 【劳动报酬不明确】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期限】 第十三条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生效】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条 款】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条 款不明确】 第十九条 【试用期】 第二十条 【试用期工资】 第二十一条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 第二十三条 【商业秘密及竞业限制】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适用范围和期限】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无效】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无效后报酬支付】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 【全面履行义务】 第三十条 【支付令】 第三十一条 【加班】 第三十二条 【劳动生产安全】 第三十三条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合并和分立】 第三十五条 【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第五章 特别规定第六章 监督检查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八章 附则附录跋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概述:本章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无效认定等内容,是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和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法律规定。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条文主旨】  本条是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间的确定以及用人单位义务的规定。  【条文释义】  一、认定劳动关系的三个要件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劳动关系是以劳动者是否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以及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了劳动报酬为标志的。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虽然《劳动法》已经实施十年有余,但是,现实中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很多,有些用人单位错误认为,不签劳动合同可以不为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而且容易解雇劳动者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有些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就是不签订劳动合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为了使劳动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顺利通过司法程序寻求救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针对上述现象,于2005年发出了《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了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三个要件。即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虽然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只要同时具备三个情形,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而且,同时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起算时间是用工之日  虽然上述通知规定了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三个要件,但还是没有彻底解决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问题。原因一是立法层次较低,二是并没有规定劳动关系的起算时间。《劳动合同法》第7条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规范。


编辑推荐

  权威:实践经验丰富并参与立法进程的专家编写。即时:第一时间推出,竭诚服务于读者。到位:准确诠释立法原意。实用:结合实践,着眼应用,指导法律实务。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 PDF格式下载



有案例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