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家学说

(德) 费希特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

(德) 费希特  

页数:

216  

译者:

潘德荣  

Tag标签:

无  

前言

J.G.费希特的《国家学说》是一本写得比较完整的演讲集,其内容主要选自费希特于1813年4月26日至8月13日在柏林大学的演讲。这个系列讲座的标题为“关于应用哲学的不同内容的演讲”(Vortrage verchiedenen Inhalts aus der angewendeten Philoso-.phie)。在费希特演讲后不久,也就是1814年,他就与世长辞了。这部遗作以《国家学说》为标题,于1820年首次在柏林雷然尔书店出版。他的儿子I.H.费希特在编辑《费希特著作集》(柏林,8卷本,1845-1846)时将此书收入第4卷。我们的中文译本是根据Fritz Medicus的版本(Leipzig/Verlag yon Felix Meiner/1922)翻译的。费希特本人显然非常重视这次系列演讲。由于他被控宣传无神论思想,曾于1799年被逐出耶拿大学。百般无奈之下,他到了柏林。但是,普鲁士政府一点也不比魏玛政府更为宽容,他的激进的观念也被迫有所收敛,这应了中国一句老话,“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正是由于他的让步,使他获得了重新走上大学讲坛的机会,他珍视这样的机会当在情理之中。

内容概要

《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费希特于1813年4月26日至8月13日在柏林大学的系列演讲。1799年,他因为被控宣传无神论而被逐出耶拿大学。百般无奈之下,他到了柏林。但是,普鲁士政府一点也不比魏玛政府更为宽容,他的激进的观念也被迫有所收敛。也正是由于他的让步,使他获得了重新走上大学讲坛的机会。费希特本人显然非常珍视重新获得的讲坛,对他的系列演讲十分重视。然而,他并未放弃他内心深处的信念:建立理性的王国。这样,《国家学说》似乎就成了一种奇特的混合物:以上帝的名义建立理性王国。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译者:潘德荣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联结康德与黑格尔的关键人物,以其具有高度原创性的思想,将德国观念论哲学传统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著述位列人类思想宝库的不朽经典。主要著作有:《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自然法权基础》、《伦理学体系》、《论学者的使命》、《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等等。译者简介:潘德荣,德国鲁尔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瑞士Luzern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国际诠释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西方现代诠释学,中西方诠释思想比较研究,辩证法。著有《诠释学导论》(1999)等作品。

书籍目录

译者序凡例第一章 一般导论第二章 关于真正的战争概念第三章 理性王国的建立 前提 人类历史的对象之推演 正题与反题的统 古代世界 近代世界译后记

章节摘录

这就是哲学的本质,是绝对的与特殊的不同世界之本质。谁获悉了这一点,谁就是进入了哲学的领域,并且具有同样的能力,否则,在更深层次上,他无疑尚未获得真正的哲学知识的材料。现在先谈两点意见:1.谁以任何一种方式承认,随同精神世界、或在精神世界以外,还存在着一个物质的世界——他们称之为二元论——,谁就不是哲学家。联结知识的形形色色的推理不是哲理探究;它可能完全在习以为常的意识中发生。这属于语言的运用。我们希望对此进行哲学的探讨;然在习以为常的意识中却是花样繁多的梦呓和虚构。其区别在于基本观念的不同。一种推理,只是在知识中自我运动,它自由地建构着、并连结着概念,尽管可能是一种哲学的探索,但并不是缘此而成为哲学探索,而是要通过其基本观念才成为哲学的探索。人们通常不理解、不承认这一点,并为之感到恼怒,他们不相信这一点。但这一切都于事无补,事实就是这样。2.为此,我们必须放弃一些无足轻重的名称:很显然,它们是知识、理论、学说,并且,因为已经有其他的理论已被称为事物的学说、存在的学说、世界的学说[甚至是世界智慧],我们不得不称之为认识学、意识学、知识学。a)站在直接意识到的存在之立场上,那个人说,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而这个人却说,这是如此这般地确定的意识。b)对这两者的分析:那个人声称,世界包含了什么什么;而这个人说,原初的意识包含了什么。——这样的哲学本身是空洞的;只有当它成为知识学,它才能确定地表明自己的任务:这个语词可用另一种方式构成,然而另外一个概念则不可能填补几千年来隐约提出的任务。

后记

2002年,在华东师大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见到了梁志学先生。他希望我能翻译费希特的《国家学说》一书。我一向对翻译视为畏途,尤其是对经典的翻译。虽然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指出某些译文或译著的讹误之处,轻松地评点这些错误。但是,当我们自己进行翻译时,仍不免重蹈覆辙,有时甚至犯一些在旁人看来是那种很低级的错误。所以学界一向有这样的说法:翻译是吃力不讨好的事。由于我没有深入地研究过费希特的哲学,故不想接受这项任务。但最终还是为梁先生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为他的话语中所特有的说服力所折服,答应翻译此书。雷厉风行的梁先生在回到北京后立即给我寄来了《国家学说》的德文原著(1922年版)。该书的第一页附有一张纸条:“此书原为章士钊先生所藏。1974年4月购于北京灯市口中国书店。”梁先生将他所珍藏的书赠送给我,意在激励我尽快翻译该书。在梁先生鞭策下,我开始着手翻译的准备工作。


编辑推荐

《国家学说:或关于原初国家与理性王国的关系》:公共思想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家学说 PDF格式下载



本书是费希特的重要论著之一。费希特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过渡人物。康德的理性主义是个人主义的,然而在费希特这里,理性成为一种超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东西,而国家就是理性王国的客观存在。国家必须要由道德规律的认识者所主宰,才能实现自由与平等的统一。这种思想的危险之处值得深究,因此本书值得仔细研读。


这就是法西斯最早的起源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