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传习录

[明]王阳明原著 蓝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作者:

[明]王阳明原著  

页数:

341  

译者:

王学典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王阳明(1472—1529),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公全集》,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重要的哲学著作。《传习录》是其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该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作者简介

  王阳明(1472-1529),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公全集》,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重要的哲学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徐爱录陆澄录薛侃录钱德洪序答顾东桥书答周道通书答陆原静书(一)答陆原静书(二)答欧阳崇一答罗整庵少宰书答聂文蔚(一)答聂文蔚(二)训蒙大意陈九川录黄直录黄修易录黄省曾录钱德洪附记黄以方等录钱德洪跋

章节摘录

  徐爱录  【原文】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人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或先怀忽易忿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  【译文】  先生对于《大学》中“格物”等观点,全以“旧本”为准,就是朱熹所说的有很多错误的那本。我刚开始听到时感到很惊讶,继而感到怀疑,过后我苦思冥想,又相互参考比较,又向先生请教,最后我才知道先生的学说就像水之寒冷,火之热烈一样.就算是百代之后圣人出现也不会有疑惑。先生天生睿智,为人和蔼坦荡,平易近人,不修边幅。人们只知道先生年少时豪放不羁,又曾经沉溺于诗词文章,钻研佛、道两家的学说,因而突然听到他的学说,都把它看成是标新立异、奇谈怪论,也就不去仔细考究了。他们不知道先生在被贬到贵州的三年里。于困苦中静养修身,精纯的功夫本来就已经超凡入圣,进入绝妙的境界了。  我早晚在先生门下聆听教诲.发现先生的学说刚接触到时感觉浅显易懂,进而深入研究又觉得十分高深。表面上看好像很粗疏,但认真探究就会觉得越发精妙。刚刚接近时感觉好像很容易达到.但深入到里面去就会越发觉得无穷无尽。十几年来,我竟然没能入门。当下的学者,有的仅与先生有一面之交,有的从未听到过先生的学说,有的开始就怀着轻视、不屑的怨恨之情。因而没谈上几句就急于传闻偏见,主观臆断、妄加揣度。像这样,如何才能真正懂得先生的学说呢?跟从先生的学生,听了先生的教诲,往往是学到一点漏掉两点。就好比相马时,只看见马的雌雄黑黄,而舍去识别千里马的特征这一关键环节。因此,我把平日所听到的言辞完全记录了下来,私底下拿给同学们看。相互考核订正.以不辜负先生的教诲。  学生徐爱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古之名世,或以文章,或以气节,或以勋业,而公克兼之,独除却讲学一节,即完人矣。  ——佚名  我国有关修养人人所必读为论、孟、老、庄、六祖坛经、近思录、与传习录。  ——钱穆


编辑推荐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传习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