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价格指数的理论与方法-山西财经大学中青年学者文库

高艳云 中国财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出版社:

中国财经出版社  

作者:

高艳云  

页数:

314  

内容概要

  《价格指数的理论与方法》是在作者主持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础上扩展完成的。选择这个题目是考虑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价格指数中的质量变化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会导致价格指数产生偏差。而与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如火如荼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相比,中国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实在太少,因此课题的核心就确定为如何编制经过质量调整的价格指数。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又认识到价格指数编制中不仅质量变化会导致偏差,同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偏差,这些都会影响到价格指数的准确性。这些问题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因此《价格指数的理论与方法》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拓展,主要思路是围绕着如何能够使CPI更加准确展开。

作者简介

  高艳云,女,1975年出生,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教授。2002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2004年在英国Loughborough大学做访问学者,回国后于2004年担任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教研室主任,近年来曾主持过多项省部级课题,是统计重点学科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2007年获得山西省科教文卫杰出知识女性称号,2009年被评选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

书籍目录

1 价格指数的研究背景1.1 人们为什么关注价格指数1.2 价值、价格理论的历史线索1.3 价格指数与宏观经济的关系1.4 国内外价格指数研究进程2 价格指数编制的基本方法2.1 价格指数的基本方法2.2 价格指数编制流程与原则2.3 中国的主要价格指数体系2.4 国外的主要价格指数2.5 国民经济综合价格指数3 CPI的编制技术3.1 基本指数的编制3.2 价格指数的汇总3.3 数据的搜集与处理4 CPI的偏差问题4.1 文献回顾4.2 CPI偏差基准及偏差分解4.3 CPI偏差测度及降低偏差的思路5 价格指数的质量调整问题5.1 为什么要进行质量调整?5.2 模型匹配法及其扩展应用5.3 hedonic质量调整价格指数构建方法5.4 部分国家的质量调整实践总结5.5 基于hedonic模型的计算机价格指数6 CPI编制中的专题讨论6.1 数据来源的扩展:扫描数据6.2 核心通货膨胀的测定6.3 住房服务在CPI中的处理7 CPI数据质量的评价与改进7.1 解读DQAF7.2 中美两国CPI数据质量的比较7.3 价格指数的未来研究领域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价格指数的理论与方法-山西财经大学中青年学者文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