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基础会计

李海波,蒋瑛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

李海波,蒋瑛 主编  

页数:

185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并根据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实际需要,以会计基础知识和记账技术为基本内容,着重对会计要素的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原理、方法以及账务处理的实务操作较为具体、详细的阐述。本书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根据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精神,采用案例、实例、简介、练习等形式,加强了学员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接近实际,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需要。本书文简意明,通俗易懂,使学生能掌握会计核算基础知识,学会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技术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门会计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会计基本理论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第三节 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
第二章 会计要素
 第一节 会计要素的内容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 会计账户
 第三节 复式记账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第一节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 采购业务的核算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第五节 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第六节 财务成果的核算
 第七节 资金调整和退出的核算
第五章 成本计算
 第一节 成本计算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节 成本的构成和计算
第六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
第七章 会计账薄
第八章 财务报告
第九章 会计核算程序
第十章 会计核算程序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组织

章节摘录

  会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结绳记事”的会计萌芽阶段发展到现代的复式记账,从生产的附带部分发展为独立的职能,从“会计”命名和会计机构出现,发展到完整的科学体系,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决定着人类其他一切活动,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即有“结绳记事”、“刻契记数”等计算记录的方法,这是会计的萌芽阶段,也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后来社会上出现了私人占有财产,人们为了保护和发展其私有财产,并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比较,便逐步用货币对其进行计量和记录,使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我国商代为官厅会计的创始时期。到了西周,会计有了很大的发展,“会计”两字的意义也随之明确,其基本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合核算。”当时朝廷设立“司会”的职务,执掌官府的财产和赋税等会计事务,通过日积月累和总合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并建立了“日成”、“月要”和“岁会”等报告文书,初步具备了旬报、月报、年报等会计报表的作用。  会计核算的记账方法也是逐步发展的。我国的账簿一开始是使用单一的流水账,即按经济业务发生先后顺序登记的一种单一的序时账簿,到了西周时期就从单一的流水账发展成为“草流(也称底账)”、“细流”和“总清”三账,这种账簿一直使用到清朝时期。西周时期,会计结算方法也开始从“盘点结算法”发展成为“三柱结算法”,即根据本期收入、支出和结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人一去=余”的公式,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到了唐宋两代,我国创建了“四柱结算法”,通过“旧管(即期初结存)+新收(即本期收入)一开除(即本期支出)=实在(即期末结存)”的基本公式进行结账。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基础会计 PDF格式下载



内容是我要求的,也是需要的,纸张初步看了下还不错


真的不错,对于没有财务基础的我来说,这个不错


很好的书,虽然买错了,本来是要买习题集的


买书时只看价格了,拿到书才知道是职高教材,不过也能满足入门的需要。


为了考证买的,不厚,看着还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