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国防经济史
2012-3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姜鲁鸣 等著
700
980000
在诸多的社会人文学科中,历史学的性质和功能似乎最值得琢磨。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中,过去发生的都已凝结为历史,当前发生的正在固化为历史,未来发生的也将要汇入历史。故此,才有“以史为鉴”的千古传世名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门社会或人文学科首先是一门历史学科。中国国防经济学同样如此。国防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国家、国防、军队的产生而出现。自有国家以来,国防经济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起伏跌宕、丰富绚丽的历史画卷,这是研究当代中国国防经济的基本坐标。正因为如此,作者在20年前与库桂生教授合著了《中国近现代国防经济史(1840~2009)》,16年前出版了专著《中国国防经济历史形态》,冀图以此深化中国国防经济理论研究。但囿于当时条件,这些研究并未涉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经济史的领域。此后,作者在关注中国国防经济现实问题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对深化拓展中国国防经济史学研究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于是,便有了这一研究课题。
姜鲁鸣,1955年生,江苏海门人,1970年入伍,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上海财经大学等6所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兼职博导,中央联系的专家,全军装备价格咨询论证专家,全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副总干事,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和军队院校育才金奖等奖项。个人专著3部,二人合著7部,三人以上合著及主编著作30佘部,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军事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2009年7月24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讲授“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研究”。2011年3月为中曲军委第一秀度军事学习讲座授课。
绪 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步骤和方法
第一篇 中国近国国防经济的形成和初期发展(1840~1911)
第一章 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的产生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国防经济
二、中国近代国防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二章 军费开支
一、晚清时期军费开支的调拨制度
二、晚清时期军费开支的规模
三、晚清时期军费开支的结构
四、晚清时期军费开支的总体评价
第三章 军事工业
一、近代兵器工业的产生与发股
二、近代舰船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晚清时期近代国防基础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对晚清时期近代军来工业的评价
第四章 国防工程和国防交通建设
一、晚清时期的国防工程建设
二、晚清时期的国防交通通信建设
第五章 军品外贸
一、近代军品外贸发展的条件
二、晚清时期军品外贸的规模与结构
三、晚清时期军工企业从事的军品贸易
四、晚清时期对军品外贸的管理
第六章 经济动员
一、晚清时期经济动员的基本情况
二、晚清时期经济动员的主要特点
第七章 军事人力
一、晚清兵制
二、晚清军队的军事训练
三、晚清军队的优抚制度
第八章 军事后勤
一、甲午战争前的清军后勤
二、甲午战争中的清军后勤
三、当匕洋新军的后勤建设
四、晚清时期军事后勤的根本性变化
第二篇 中国近代国防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911~1949)
第九章 民国时期国防经济发展的脉络
一、人类进入机械化兵器时代
二、中国机械化兵器时期国防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
三、民国时期国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十章 战时经济政策
一、国民政府抗战前的战时经济政策
二、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战时经济政策
第十一章 军费开支
一、民国时期军费开支概况
二、国民政府抗日战争前的军费开支
三、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军费开支
四、国民政府崩溃时期的军费开支
第三篇 中国现代国防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篇 中国近现代国防经济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自福州船政局建立至1907年暂时停办,共生产大小舰船40艘,其中排水量最大、轮机马力最大的3艘巡海快船:1883年8月试航的“开济”,1884年7月试航的“镜清”,1887年7月试航的“寰泰”,都是2200吨排水量、2400匹马力、15节航速的铁胁双重木壳船。在这40艘船中,兵船32艘③。最早制造的4艘船的轮机均购自国外,自第5艘“安澜”号起,自造150匹马力蒸汽发动机成功,这是中国自己生产的最早的发动机之一。舰船的吨位开始是几百吨,后来建造数艘2200吨的大舰。1877年试航的“威远”号首次采用铁壳;1889年试航的“平远”号完全采用钢甲壳。舰船速度由初期的9N10节,逐渐提高到23节。舰船种类也由商船到炮舰,再到鱼雷炮舰和高速鱼雷快艇④。福州船政局的经费主要是来自清政府拨款,后期少量收自使用单位。经常费用从1866年11月起,由闽海关拨银5万两。船政局开办头8年的经费均来自官府拨款,支出项目除造船、盖房两大项外,就是洋员的薪金和恤赏费用。随着中国技术人员的成长,洋员逐渐减少,这笔费用也随之减少。后期的收入除海关拨付的银两外,还有收自北洋海军、广东、福建缴纳的部分造船费。1884年中法战争前,福建水师初具规模,拥有各种舰船18艘,其中13艘为船政局所造。清政府创办的其他三支海军也装备有船政局制造的轮船,广东水师装备4艘,南洋水师装备7艘,北洋水师装备6艘。福州船政局经营了40余年,共造舰船40艘,培养了一大批海军人才,在加强海防和抵抗西方列强侵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近代军用舰船毕竟在技术上长期依赖于国外,由此不可避免地陷入技术转移中的陷阱。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当该局开始制造木板轮船时,欧洲已开始造装甲轮船;当刚刚学会制造装甲轮船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又开始在速度和机动性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福州船政局始终落在欧洲的后面。这使得洋务派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希望自己制造轮船;另一方面,又害怕自造的舰船落后于日本从欧洲购买的舰船,主张中国也从欧洲订购舰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