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村实用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黄晓斌 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黄晓斌 编  

页数:

162  

字数:

192000  

前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农业信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农民占我国人口数量的绝大部分,他们在生产、经营以及生活中都需要各种类型的信息。但从目前大多数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前农村大部分农户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高,农户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未能跟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许多农民还认识不到信息的作用,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强化对农户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户生产经营中的信息运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帮助农民认识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有效地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我们组织了熟悉农村生活和信息工作的人员共同编写了本书。主要内容有:①农村信息的价值(用实例说明农村信息的作用);②农村信息的种类(常见的农村信息如生产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资源信息、政策信息等);③农村信息的特点(强烈的季节性、明显的地域性、信息的连续性、各类信息的承接性、信息源的分散性等);④农户的信息需求(政策信息、农业生产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娱乐信息);⑤农村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来源与渠道、收集方法、各种类型农村信息检索技巧);⑥农村信息的整理(信息的筛选、组织与保管方法、管理工具);⑦农村信息的分析(信息的真伪辨别、信息的价值判断、信息的组合、推导与预测);⑧农村信息的传播(信息的发布、传播、信息化);⑨农村信息的利用(各种类型的信息利用策略、利用效果等)。  本书具有下面一些特点:通俗性,本书主要面向广大农村读者,根据读者的文化水平与生活习惯等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述。实用性,本书内容主要是针对农村常见的一些实际问题,介绍信息收集与利用的一些主要方法与技巧,强调操作性,并有许多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简明性,本书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方便阅读、记忆与应用。  本书的阅读对象主要包括广大农民、农民工、农业工作者、农业生产者或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也可以作为农业院校有关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特别适合作为送书下乡、为农民服务的选择读物。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介绍农村信息的作用与价值、特点与种类,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播利用的方法与技巧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掌握农村信息收集利用知识。提高自身的信患素质。有效地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根据读者的文化水平与生活习惯等特点。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述。针对农村常见的一些实际问题,介绍信息收集与利用的一些主要方法与技巧,注重操作性,并用许多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全书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方便阅读、记忆和应用。 本书的阅读对象主要包括广大农民、农业生产者或经营者、农业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也可以作为农业院校有关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特别适合作为送书下乡、为农民服务的选择读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农村信息的价值 一、农村信息的价值之一:掌握科技生产知识 二、农村信息的价值之二:把握市场机会 三、农村信息的价值之三:规避市场风险 四、农村信息的价值之四:应对自然风险 五、农村信息的价值之五:改善经营管理第二章 农村信息的分类 一、农业生产信息 二、农业市场信息 三、农业科技信息 四、农业政策信息 五、农业资源信息第三章 农村信息的特点 一、强烈的季节性 二、明显的地域性 三、信息源的分散性 四、各类信息的承接性 五、信息的迟滞性 六、信息的连续性 七、信息系统的垂直性 八、信息的可扩充性 九、信息的通俗性第四章 农户的信息需求 一、农户信息需求的主要类型 二、农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第五章 农村信息的收集 一、农村信息收集的基本要求 二、农村信息收集重点 三、农村信息的来源与渠道 四、农村信息的收集方法 五、农村信息收集的步骤 六、各种类型农村信息检索技巧 七、常见农村实用信息检索问答第六章 农村信息的整理 一、信息的筛选 二、信息的组织 三、信息的保存和管理 第七章 农村信息的分析 一、信息的真伪辨别 二、信息的价值判断 三、信息的组合、推导与预测 第八章 农村信息的传播 一、信息的发布 二、农村信息的传播 三、农村信息化第九章 农村信息的利用 一、农村信息利用的意义 二、我国农村信息利用的现状和发展 三、农村信息利用的策略 四、农村信息利用的效果评价

章节摘录

  农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包括农村信息需求变化的新趋势和农户所需信息内容的新特点。1.农村信息需求变化的新趋势  (1)信息需求的广泛性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对信息的需求成为人们自觉努力的方向和行为习惯,网络环境下对信息的需求与使用,已是日常行为的必需,因而使得需求群体空前庞大,目的性更强,对提供信息服务的要求也更高。随着农村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农户已逐渐习惯并接受网络这一媒体,在原有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不断地激发出更广泛的信息需求。  (2)信息需求的即时性  网络环境使社会进入了高速效率的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大大加快,从而造就了新型用户;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知识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出现了新的变化,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知识老化节奏加快,技术成果应用周期缩短,使得用户需求的频率也发生了变化。农业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农户信息需求的即时性。一旦农户产生信息需求,必须得到相应的援助和指导,这样才能发挥信息的最大功效。部分农业信息,如气象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满足用户需求,便无法起到预测功能。  (3)信息需求的全面性目前,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资源共享也正逐步得到了实现,而这些条件的完善,使得资源基础空前的丰富。用户无不想尽可能全面地得到与自己需求相关的信息。对于农户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不仅需要可以支持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气象等信息,也需要促进收入增长的市场信息,更需要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娱乐等信息。而农村小康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工程。虽然其中心是农村经济建设,但还涉及政治、思想、道德和文化诸多方面。因此,农民所需要的信息除政策、市场和技术三类外,还包括政治形势、社会问题、文化建设、生活休闲等多种信息,以便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达到小康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农村用户信息需求趋向广泛、综合、全方位发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农村实用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PDF格式下载



系统,实用,对实践在一定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