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区域政策

魏后凯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魏后凯  

页数:

426  

字数:

42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考察了中国区域政策的演变、评价、科学基础及体系构建,并分别对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贫困地区、大都市区、粮食主产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特殊经济区等类型区域政策和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未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调整完善方向和具体措施.体现了前瞻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本书提出,未来中国区域政策应采取“4+2”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框架。所谓“4”,就是在战略规划层面,按照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4大区域,对全匡经济布局和区域发展进行统筹规划部署,进一步深化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所谓“2”.就是在政策操作层面,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关键问题区域2种类型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调控与国家援助政策:一是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调控政策体系,科学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二是针刘不同的关键问题区域,实行差别化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简介

  魏后凯,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内10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近年来主持了40多项国家重大(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点)以及有关部委和地方委托研究项目,公开出版独著、合著学术专著10部,主编学术著作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区域政策的演变与未来展望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演变历程
 二、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态势
 三、中国区域政策的科学基础及基本框架
 四、深化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五、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调控政策
 六、建立健全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
第二章 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
一、老工业基地的界定标准及类型划分
二、中国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现行老工业基地政策及实施效果评价
四、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调整思路和方向
第三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及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初步界定
 二、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类型、特点和发展状况
 三、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政策及实施效果评价
 四、新时期国家对资源型城市援助政策的调整思路
第四章 中国的贫困问题与国家反贫困政策
 一、贫困的界定与贫困标准
 二、当前中国的总体贫困状况
 三、中国反贫困政策绩效评价
 四、中国反贫困政策的调整思路
第五章 中国大都市区膨胀病及国家治理政策
 一、大都市区的概念与膨胀病的含义
 二?大都市区膨胀病的表现
 三、大都市区膨胀病的形成机制
 四、大都市区膨胀病的经济社会影响
 五、国外治理大都市区膨胀病的政策工具和实施效果
 六、中国治理大都市区膨胀病的手段和措施
第六章 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政策
 一、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基本情况
 二、中国粮食主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现行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政策及其评价
 四、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政策展望
 五、中央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七章 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
 一、民族地区的范围与基本特征
 二、现行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
 三、中国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成效
 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调整的思路
第八章 中央扶持革命老区发展政策
第九章 中国特殊经济区政策调整与并轨
第十章 中国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2)粮食产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国家必须建立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粮食产业具有高风险、低比较利益和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等弱质性,这必然导致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低。正是由于这种弱质性,致使粮食主产区不仅吸收不了外部资金投入,甚至还难以阻止本来就稀缺的粮食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反而流向经济更为发达的非粮食主产区。只有借助国家公共力量,利用适度倾斜的财政、信贷政策与手段,建立弥补粮食产业弱质性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增加经营粮食的稳定性,才能有效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主产区的健康发展(胡向荣,2004)。(3)粮食主产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决定了国家必须建立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通过前文关于粮食主产区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来看,还是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商品率和粮食外调能力来看,以及从粮食主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来看,粮食主产区已成为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保护和支持,就是在维护和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2.建立国家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的紧迫性(1)粮食继续增产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土地和水资源的制约日益突出;二是人口总量仍将保持惯性增长的势头;三是气候变化加剧的影响增大;四是农民依靠种粮增收的空间有限,特别是在不少粮食主产区,青壮劳力大都选择外出打工,致使投入粮食生产的物力、人力和技术不足。(2)国际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与国际粮食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不仅表现在国际市场的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如玉米、稻谷等进口压力增加,而一些大宗粮食产品已因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导致出口压力也加大,并且跨国粮商对国内粮食产业链条渗入的步伐也正在加快。


编辑推荐

《中国区域政策:评价与展望》:当代中国区域发展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区域政策 PDF格式下载



因为要写一些关于区域政策方面的东西而购买此书,收到后发现,书籍很不错,是国民经济学尤其是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人员或者研究人员都有很好的参考学习作用。整体框架很很合理,各个部分的内容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