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资产的定价研究
2012-6
经济管理出版社
赵贞玉
140
158000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现代资本市场理论;弹簧振子理论——研究证券价格波动的新范式;弹簧振子理论的实证模型等。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其安排
三、全书创新点
第二章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
一、资产选择理论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三、套利定价理论
四、期权定价理论
五、有效市场假说
六、行为金融理论
七、混沌分形理论在资本市场中的运用
八、我国学者对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
九、本章小结
附录 非系统风险的风险回报及其计量
第三章 弹簧振子理论——研究证券价格波动的新范式
一、资本市场理论主要成果评点
二、弹簧振子理论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弹簧振子理论的实证模型
一、将弹簧振子理论模型的微分方程化为差分方程
二、根据实证模型的回归结果确定证券价格的波动方程
三、比较并检验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和交易费用
四、实证的思路
五、样本数据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的实证研究
一、中国股市的周内“过度反应”实证研究
二、中国股市季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弹簧振子理论实证研究(一)——上海股市年报效应的实证研究
一、年报信息对价格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二、年报信息对价格波动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弹簧振子理论实证研究(二)——上海股市定价效率和交易费用的实证研究
一、实证的步骤
二、实证数据
三、对上海股市定价效率的实证检验
四、上海股市流通盘与交易成本、定价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五、资本市场对年报数据的反应是否“理智”实证分析
六、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书总结和后续研究展望
一、本书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二、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参考文献
后记
(三)行为金融理论的两大基础 1.期望理论(Expectation Theory) 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Kahneman和Tversky(1979)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完全理性的,也不总是厌恶风险的。他们提出的期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决策行为与偏好的实验结果提供了很好的解释,是对预期效用理论的替代。期望理论告诉我们:现实的市场投资主体既不是有效市场假说中假设的完全理性,也不是非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期望理论支持者认为投资者对收益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对损失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利用期望理论能够解释很多资本市场现象:如阿莱悖论、股价溢价之谜、期权微笑等。但期望理论没有给出参考点和价值函数的具体形式,从而阻碍了期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行为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BPT)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 Asset Pricing Model,BAPM) BPT是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会选择M-V有效前沿上的组合,BPT认为现实中投资者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实际构造的资产组合是基于投资目的所形成的金字塔式的行为资产组合,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特定的目标和风险态度相联系,而各层之间的相关性被忽略了。与MPT相比,BPT与实际的投资决策过程和决策心理更吻合。 BAPM是CAPM的扩展,BAPM中投资者被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信息交易者严格按照CAPM投资的理性投资者,他们不会受认知偏差的影响,只关注组合的均值和方差,而且通过套利使资产价格趋于理性价值,因此此类交易者可称为理性交易者或套利交易者。噪声交易者则不严格按照CAPM交易,他们会犯各类认知偏差错误,没有严格的均值方差偏好,其投资决策行为非完全理性。这两类交易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当信息交易者主导市场时,市场价格趋于其理论价值;当噪声交易者主导市场时,证券价格会按照噪声交易者的预期偏离其理论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