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实务

高立法 等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高立法 等主编  

页数:

408  

字数:

490000  

内容概要

  《财会与税务实务丛书: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实务(2)》是在《小企业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图解》基础上,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逐项进行了修改,特别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做了详尽论述。同时,结合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等税收法规,对涉税部分也做了修改,补充了内容,充实了案例,并保留了原书“简明扼要、会税结合、注重于实”的特点。

作者简介

高立法: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人力资源部颁发风险评估职业高级培训师、编审。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小企业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概述
第一节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含义及特征
第二节 小企业会计的职能、内容与对象
第三节 小企业会计核算前提与原则
第四节 小企业会计要素、科目与凭证
第五节 小企业会计核算过程
第六节 小企业会计循环
第七节 企业所得税处理
第八节 税务工作六要诀
附件1关于小型、微型企业的划型标准
附件2会计科目比较
第二章 货币性资产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资产的含义、核算目标及风险提示
第二节 现金的管理与核算
第三节 银行存款的管理与核算
第四节 其他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核算
第五节 应收票据的管理与核算
第六节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核算
第七节 预付账款的管理与核算
第八节 应收股利与应收利息的核算
第九节 其他应收款的管理与核算
第十节 货币性资产损失处理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 商品采购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商品采购含义、目标与风险提示
第二节 商品流通企业核算科目及流程
第三节 商品采购交接及入账价格
第四节 商品购进业务的核算
第五节 商品购进异常业务的核算
第六节 废旧物资收购的核算
第四章 库存商品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库存商品核算意义、目标与风险提示
第二节 库存商品确认与核算流程
第三节 商品储存核算
第四节 商品加工业务核算
第五节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核算
第六节 库存商品清查的核算
第五章 商品销售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商品销售核算意义、目标与风险提示
第二节 商品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核算
第三节 销售折让与销售退回核算
第四节 会计商品销售与增值税货物销售的区别
附:税收筹划案例
第六章 代理、租赁、储运、饮食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代理、租赁、储运、饮食核算意义、目标与风险提示
第二节 商品代理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 经营租赁业务核算
第四节 物资储运业务核算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核算
第六节 相关税法规定
第七章 对外投资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投资的含义、核算目标及风险提示
第二节 短期投资核算
第三节 长期债券投资核算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第五节 投资损失税务规定
第八章 固定性资产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固定性资产的含义、核算目标及风险提示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税务处理
第三节 在建工程的核算^
第四节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核算
第五节 无形资产的核算及税务处理
第六节 其他资产的核算
第九章 负债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负债的概念、核算目标及风险提示
第二节 短期借款及应付款项的核算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第四节 应交税费核算
第五节 长期负债核算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的含义、核算目标及风险提示
第二节 实收资本的含义与核算
第三节 资本公积核算
第四节 盈余公积核算
第五节 未分配利润核算
第六节 税务处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收入、费用、利润核算的目标与风险提示
第二节 劳务收入与成本的核算
第三节 其他业务收人与成本核算
第四节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第五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第六节 投资收益的核算
第七节 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第八节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案例]会计核算应关注的税务风险
第十二章 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会计调整及税务处理
第一节 本章内容、目标及风险提示
第二节 债务重组与税法规定
第三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与税务处理
第四节 会计调整
第十三章 外币业务核算与税务处理
第一节 外币业务与国际结算
第二节 兼容外币账户和汇兑损益
第三节 国际结算与信用证
第四节 外币交易的核算
第五节 报表外币折算
第十四章 财务报表编制与所得税申报
第一节 财务报表的构成及编制要求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及其编制
第三节 利润表及其编制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及其编制
第五节 报表附注内容及编报
第六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处理
第七节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调整表
[案例]会计造假应问责第一责任人
附录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附录二资产损失申报扣除操作指南(试行)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胡勇补充说:一是制度的完善。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的接轨,财务报告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经逐步形成。同时各项配套措施和规定也密集颁布施行。二是人才队伍建设。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年轻人选择会计作为自己的职业。三是行业地位不断得到提高。我国会计行业在国际上已拥有发言权。四是会计行业架构建设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核算、财务管理以及执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但是,我们也看到,各种会计信息失真案件不断涌现,财政部的会计信息检查、审计署的审计、证监会的稽查,还有各种监管机构查出的案件层出不穷,所以会计秩序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胡勇如是说。 应对会计造假认识误区进行重塑 为何会有很多的会计失真、会计造假的情况?对此,胡勇认为,一是信息传递不及时,会计是经济事项的反映,因为经济事项的发生没有传递到会计,所以产生会计信息失真。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现有的准则给予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较多,每个人对事项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三是经济事项造假。因为会计人员非决策人员,只是对于经济的一种记录,因为原始的单据等造假而形成会计信息失真,这不是会计人员本身所能控制的。四是会计造假。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会计人员和单位的主要治理层人员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共同作弊。 会计秩序出现问题是否因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不够?中国移动南方基地财务主管徐剑锋告诉本报记者说,很有必要对会计造假的几个认识误区进行重塑。首先,会计造假不等于会计人员造假。会计造假行为是会计核算主体的组织行为,一般由管理层授意为之,会计人员仅是充当“枪手”角色。其次,会计造假不等于会计错误。会计造假是一种主动行为,明知后果而有意为之;而会计错误是由于职业判断、职业能力限制所导致的核算差错。 徐剑锋还称,会计核算中存在大量的职业判断,甚至从不同角度分析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一个会计组织“真账是相对的,假账是绝对的”。只追究会计人员有违公平原则。 有网友称,必须严惩做假账的会计人员,不能说为了保饭碗做假账就可以原谅,否则会计人员的信誉如何保障。只有当会计人员在社会上有了良好的信誉,个人收入才会有所保障,待遇才会提高。只图眼前利益一定会毁了整个行业。这种说法引来了一些会计人的反感。在北京一家企业做会计的李明告诉本报记者:“这种说法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根本不了解会计人的苦衷。” 胡勇认为,是否对会计人员进行处罚,要分析造假原因。对具体行为应该做出判断,如果是职业判断的原因,则不应该处罚,因为每个人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编辑推荐

《财会与税务实务丛书•商品流通与服务业分册: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实务2》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实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