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木清的哲学研究

刁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刁榴  

页数:

207  

字数:

188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三木清是现代日本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索和理论活动涉及多领域、多层面,同时也因个人境遇和社会动荡而多有变化;他的思想深邃、多变而难以把握,从他在世直至死后,不仅在日本思想界,即便在东亚思想界,他也是既受关注又倍受争议的思想家。因此,理解他的思想,研究三木哲学,难度极大,因而也极具学术价值。迄今,我所阅读过的我国学者的三木清研究,与对其他日本哲学家的研究比较,成果相对较多,但也仅限于论及其思想片段的论文而无专门的系统研究。刁榴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课程时选择三木清的哲学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可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大胆的选择。经过潜心研究,刁榴如期提交了论文,得到审查委员好评,取得了博士学位。在漫长的学术旅程中,完成博士课程学业只是一个起点。近年来,刁榴边工作边继续三木哲学研究,对博士论文进行修订、补充,今天得以面世,成为我国日本哲学研究界第一部三木哲学研究的学术专著。该书将三木清的哲学置于昭和思想史的整体中来把握,认为三木哲学的形成、展开深受同时代的大正教养主义的余波→马克思主义→不安的思想→法西斯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并在不同程度上与之共鸣;以此为主线,著者对三木哲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三木哲学的特质在于其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对三木哲学的具体分析与评论中,书中闪现出许多独到见地。譬如,论者抓住三木哲学的核心概念——人学,认为关于人的研究是贯穿三木哲学始终的主题,指出三木清所研究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与历史的社会的现实发生关系的人,“人”与“历史”是三木的两大思想课题。三木哲学中的“人”是现实的存在,其“历史”也不单是过去发生的事件,而是继承着过去同时又面向未来的现在的历史。三木一生所进行的就是在现实中具体地研究人学和历史哲学。

内容概要

  三木清是近现代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出发点就是现实本身,他的众多哲学论文就是对现实问题的哲学解答。甚至可以说,三木的哲学是一种文化哲学,是从现实出发的实践性思考。本书紧扣三木哲学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特质,以昭和前半期的主要思潮为主线剖析三木清的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以期形成对三木清哲学思想的展望性理解,真正把握他哲学思想的内涵。

作者简介

刁榴,1973年生于广西灵山县。199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思想和文化、日本文化语言学。曾先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关于三木清的先行研究以及本书的主旨 第二节 三木清的生涯及其哲学的时代性第一章 帕斯卡尔研究 第一节 大正教养主义的余波 第二节 对帕斯卡尔的人学解释 第三节 关于三木清的帕斯卡尔研究的评价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一节 昭和初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和三木清的活动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解释 第三节 围绕“三木哲学”的论争 第四节 从帕斯卡尔到马克思 第五节 关于三木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评价第三章 历史哲学 第一节 三木清的《历史哲学》 第二节 三木哲学的成立第四章 “构想力”的哲学 第一节 不安的思潮和三木清的活动 第二节 “构想力”和“构想力的逻辑” 第三节 《构想力的逻辑·第一》——对构想力的现象学考察 第四节 《构想力的逻辑·第二》——对构想力概念的哲学史分析 第五节 关于三木清的构想力哲学的评价第五章 “协同主义”的哲学 第一节 法西斯主义思潮和三木清的活动 第二节 三木清的协同主义哲学 第三节 关于协同主义哲学的评价终章 第一节 三木哲学与昭和思潮的共鸣 第二节 三木哲学总论附录 三木清简谱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二 日文文献

章节摘录

三木清在大正时期( 1912-1926)度过了他的中学和大学的青春时代,并且在大正的最后几年到欧洲留学,三木哲学的出发点是大正时期的教养主义和人本主义。大正时期形成的教养的观念与明治启蒙时期的政治主义正好相反,是与政治变草无关的文化主义。三木清在《读书遍历》中描述了这种教养的观念和文化主义,他写道:“(读一高的时候)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事件,但我们对政治完全不关心,或者说能够不关心。支配我们的是‘教养’的思想。它轻蔑政治而重视文化,具有反政治乃至非政治的倾向,是文化主义的思考方法。“教养”即文学的、哲学的,尤其重视文学和哲学,认为科学和技术等不属于‘文化’而属于‘文明’,故轻视之。”三木把自己的青年时代定位为“在日本的文学和思想上对自然主义的反动或者说克服了自然主义而出现人本主义的时代。”他将这种人本主义归纳为五种形式:一是由阿部次郎等所代表的教养主义;二是西田天香的一灯园运动和苍田百三的文学中所表现出的宗教形式;三是武者小路实笃、有岛五郎等所代表的白桦派;四是在学究之间盛行的基于新康德学派的价值哲学、文化哲学的文化主义,桑术严翼和左右田喜一郎是其代表;五是倭铿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方向,三木认为西田几多郎也属于这个方向。三木承认前乏种形式都曾对他有所影响,并声明自己是学究派同时也通过西田几多郎的影响与生命哲学相连。三木清就这样在大正时期的教养主义和文化主义的潮流中成长了起来,在这种以自我实现为理念的目的论和内在论中开始了他的哲学思索。构成大正时期思想特征的要素:例如“文化”、“价值”、“教养”、“自由”、“普遍性”、“个性”等概念也首先成为三木清的哲学研究课题。


编辑推荐

三木清是现代日本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索和理论活动涉及多领域、多层面,同时也因个人境遇和社会动荡而多有变化。《三木清的哲学研究:以昭和思潮为线索》将三木清的哲学置于昭和思想史的整体中来把握,认为三木哲学的形成、展开深受同时代的大正教养主义的余波→马克思主义→不安的思想→法西斯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并在不同程度上与之共鸣,以此为主线对三木哲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三木哲学的特质在于其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三木清的哲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