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

谢庆奎,佟福玲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谢庆奎,佟福玲 著  

页数:

377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是一本迟到了近五年的论文集。迟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问题,即领导的更换和主编的调整;二是事的问题,即杂事缠身和出版社的变化。尽管如此,论文集中所提出的问题和观点,仍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今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本论文集仍然具有出版的价值。  五年前,2003年10月17~19日,“中国政府管理和政治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与教育部普通高校政治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联合举办,得到了国内外20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积极响应,共有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的有关领导和著名政治学者有:北京大学前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郝斌教授,教育部社政司田敬诚处长,北京大学赵宝煦教授,吉林大学王惠岩教授,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徐大同教授,复旦大学王邦佐教授,武汉大学刘德厚教授,美国密执安大学李侃如教授,中国行政学会会长郭济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谢庆奎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傅军教授等。  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这些论文主要涉及“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政治改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府治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创新”等领域,都是当时中国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与会学者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治学态度,从多角度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积极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献计献策。与会学者还就进一步加强教育部政治学研究基地建设,加强政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政府管理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经过编辑,本论文集收集了学术论文30余篇。上述观点和意见散见于各篇论文之中,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200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要求“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该报告指出,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该报告还认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些论述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集基本上也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的,所提的观点和意见也基本上是与此吻合的。这不是牵强附会,因为时代的主题基本未变,我们所面临的课题基本相同。因此也可以说,这本论文集也能称为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心得体会。  由于本论文集涉及面比较广,限于时间和学识,在编辑过程中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因而难免存在不足和缺陷,甚至有错误,敬请著者和读者谅解。

内容概要

  《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是“中国政府管理和政治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与教育部普通高校政治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联合举办,得到了国内9620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积极响应,共有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共收集了上述研讨会的学术论文30余篇.这些论文主要涉及“政治发展理论与中国政治改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府治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创新”等领域,都是中国在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方面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简介

  谢庆奎,男,1943年7月生,安徽省全椒人。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学专业、留校任教至今。先后在国际政治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担任政治学教研室主任,讲授国际政治专题课、中国政治思想史课;1988年担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副主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国情与国策、台港澳政府与政治、中国政府体制分析等近10门课程。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 加强政治科学研究此其时矣——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篇 理论视点与争鸣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维汉关系中的族群意识与政治认同再论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当代中国国家权力总量增长及其动因第二篇 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1989年到21世纪初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从政治体制文化角度看中国政治发展利益分化:中国渐进政治发展的推动力后发展国家政治合法性的二元化与政治发展逻辑珠江三角洲大众媒介的角色变迁第三篇 政府改革与政府管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机构改革的探讨——以中国电信产业政府管制机构为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重新配置中国实行政府绩效管理的可行性研究服务型政府:概念、内涵与特点剩余索取权利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任务——对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思考对政府决策成本的研究风险社会中的政府诚信体系建设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研究——以应对SARS危机为例危机动员与中国社会团体的发展政府利益与政府行为当前中国政府改革的价值及模式选择简论政府公共决策体制改革与透明度原则取向第四篇 执政党觉醒中国共产党执政党意识觉醒的历史进程中国政治语境下的政党概念地方党政关系的现实矛盾与理想模式第五篇 治理求索“三农”问题困扰下的中国乡村治理21世纪的治理挑战与公共管理改革府际关系的多中心合作趋势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第六篇 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工具理性思维——兼谈价值理性思维对发展中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性政治文明中的权力制约“引咎辞职”与政治文明

章节摘录

  第一篇 理论视点与争鸣  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  徐勇  国家的转型既是现代化的条件,也是现代化的结果。与现代化相伴随的现代国家有两个特性,-是民族-国家,即居住在具有明确主权界里的集体,为统-的国家机器所控制,并形成统-的国家认同;二是民主-国家,即居住在国家内的人民居于主权地位,国家机器的权威来源于公民授予,由此而产生所谓的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在欧美国家,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建构是同步的。而在中国这类后发国家,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建构是不同步的,而且会产生矛盾。因为,前者追求的是整体性和强制性,后者则是基于多样性和自主性。那么,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在建构民族-国家之后,还有一个民主化的过程,以完成建构民主-国家的任务。而民主化的逻辑起点来自于内在的政治状态和政治行为。政治状态的非均衡性和政治行为的自主性因此被纳入当代中国政治的分析视野,并成为我们理解和透视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和特性的基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