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

谢建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谢建社  

页数:

25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如果他们融入不了城市,又退不回农村,他们将成为中国社会问题的焦点。 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时期,既面临着一种融入城镇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种被城镇淘汰的社会风险。 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面对这种社会风险?规避这种社会风险的路在何方? 农民工要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由农民工向新产业工人阶层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 农民工教育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教育和引导农民工、提高农民工素质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农民工自身的义务。只有当亿万农民工实现融入性教育时代,才有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时代,才是中国城市化的时代。为此,我们提出了在风险社会视野下,农民工融入性教育模式的建构等问题。

作者简介

谢建社,教授,社会学博士。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市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著书共计300多万字。主要著作有《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社会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主要论文有《社会变迁下的中国“农民工”》、《民工荒,挑战中国用工体制》、《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农民工融人城市过程中的冲突与分析》、《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代沟分析》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21世纪的中国能否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中国 (一)21世纪的中国是城镇化的中国 (二)农民工是中国城镇化的产物但却难以融入城镇 二 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社会风险的考验 (一)农民工面临就业的社会风险 (二)农民工面临消费的社会风险 (三)农民工面临岁月流失的社会风险 (四)农民工面临健康损害的社会风险 三 农民工规避社会风险,需要融入性教育 (一)教育是民生之基,也是农民工生存与发展之本 (二)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的问题 (三)核心概念——融入性教育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农民工教育研究综述 (一)国外移民教育概况 (二)农民工教育背景阐释 (三)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 (四)农民工教育问题研究 (五)农民工教育的对策和模式探讨 四 研究设计 (一)理论工具 (二)研究假设 (三)相关概念 (四)研究方法 五 研究特色与创新 (一)研究的特色 (二)研究的创新第三章 风险社会与农民工风险迁移 一 风险社会理论 (一)现代社会风险新阐释 (二)风险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 农民工风险迁移意愿 (一)风险个人化 (二)农民工风险迁移第四章 农民工文化教育现状与分析 一 农民工文化教育现状 (一)几组调查数据 (二)农民工文化素质影响其就业前景 (三)农民工文化素质制约其市民化的过程 (四)新生代农民工改变了企业职工队伍的文化结构 二 “教育荒”是珠三角“民工荒”的根本原因 (一)珠三角“民工荒”之争 (二)“民工荒”是“知识断裂”的表象 (三)“民工荒”是文化技术低的“陷阱” (四)“民工荒”是教育市场“晴雨表” 三 农民工文化教育素质低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人口文化素质的差距 (二)城乡教育资源不均导致城乡人口文化素质的差距第五章 农民工教育权利的问题与保障 一 农民工教育权利问题 (一)农民工受教育权的实现直接影响其相关权利的实现 (二)农民工受教育权的实现直接影响其融入城市的程度 (三)农民工受教育权的实现直接影响其下一代的成长 二 农民工受教育权利面临的冲突及其表现 (一)农民工的继续社会化难以实现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成为社会问题 三 农民工文化素质教育需求 (一)农民工思想教育需求 (二)农民工文化教育需求 (三)农民工技术培训需求 四 农民工文化素质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关系到农民工教育权的有效保障 (二)教育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三)教育关系到农民工快速市民化的进程 (四)教育关系到农民工继续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五 农民工教育权利保障对策 (一)农民工受教育权的法律体系建构 (二)农民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建构第六章农民工融入性教育模式建构 一农民工融入性教育内涵 (一)农民工融入性教育的概念 (二)农民工融入性教育的意义 (三)农民工融入性教育的具体内容 二 农民工融入性教育模式建构 (一)完善一套与和谐社会建构相匹配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管理制度 (二)形成一个与城市化相匹配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模式 (三)构建一个与城市化相匹配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管理体系 三 农民工融入性教育信息情报网络建构 (一)农民工教育信息情报严重缺失 (二)农民工融入城市路径:教育信息情报机制建构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处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就业,成为亿万“农民工”群体中的一员。但是农民工在创造城市繁荣的同时,品尝的却是城市给他们带来的寂寞和歧视;农民工建设城市、身居城市,但心灵却无处栖息;也就是说他们工作在城市却融入不了城市,他们与城市工人不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局面,除了制度上的原因,关键在于农民工融人性教育的缺乏,农民工成为继续教育的边缘,他们得到继续教育的权利的丧失。对中国农民工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时间不到8年。农民工不仅仅是文化素质低,而且融入城市的生活素质、技能素质更低。因此,对于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也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农民工的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问题,也是农民工自身发展社会化的问题,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延续、稳定的根本问题。  农民工教育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教育和引导农民工、提高农民工素质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农民工自身的义务。只有当亿万农民工实现融人性教育,农民工才能真正融入城市,才是中国城市化的时代。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民工融人性教育,在融人性教育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分析。


编辑推荐

  《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融入城市研究》、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农民工教育模式探索》的阶段性成果,提出了在风险社会视野下,农民工融入性教育模式的建构等问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时期,农民工面对着融入城镇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被城镇淘汰的社会风险。如果农民工在这次机遇中,没有很好地融入城镇社会,那么他们将向何处去?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或是新生代农民工)。令这一代人的境遇更加尴尬的是,退回农村,他们做不了合格的农民;融入城镇,他们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经济、文化、技术、制度、素质之墙。如果真的是这样,他们进不了城镇,又回不去农村,这不仅仅是农民工个人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的社会问题。可见,如何面对这种社会风险,如何规避这种社会风险,处理这种社会风险的路在何方,是值得我们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 PDF格式下载



写论文有参考意义


选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书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