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教育

于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于珍  

页数:

216  

Tag标签:

无  

前言

  近代上海是公认的移民城市。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移民不同,近代上海的移民有其独具特色之处。近代上海的移民是在上海受到外力入侵,由传统中国商埠向现代化大都市转变的背景下迁沪谋生的。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移民迁移后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心理精神层面都不会有质的转变的情形不同,在近代上海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化大机器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城市文明都要求这些来自农村的移民及其后代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以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  同乡组织在近代上海的移民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乡组织是移居异地的同乡籍人士,以乡土地缘为纽带,在异地自发设立的一种民间社会组织,它以会馆(公所)和同乡会命名,在移民社会中发挥着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功能。近代上海是同乡组织最多最强大的城市。在上海社会向近代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同乡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也逐渐向现代转变,开展移民教育成为他们的重要事业。作为移民自发设立的民间社会组织,近代上海的同乡组织适应移民对教育的需求,以组织的力量兴学助教,不仅为移民子弟兴办学校,还关注成人移民的教育。

内容概要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教育》从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入手,选取移民们自发设立的同乡组织所开展的移民教育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在展现近代以来同乡组织兴办上海移民教育的历史、总结其办学特色的同时,对同乡组织这种中国传统的民间社会组织在近代上海的移民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其办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均作了准确的评判和独到的分析,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

作者简介

  于珍 1976年生,内蒙古四子王旗人。199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毕业,2001年山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要从事教育史、教师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教育学报》、《中国教师》、《外国中小学教育》、《山西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建国以来教师道德标准的发展与反思——以“人类灵魂工程师”喻义在中国的变化为例》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近代上海的同乡组织第一节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的发展历程一 会馆(公所)时期二 会馆(公所)与同乡会并立时期第二节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的会员制度、组织建构经济制度一 会员制度二 组织建构三 经济制度第三章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办学历程第一节 发轫和发展繁荣期一 发轫时期(1898~1911年)二 发展繁荣时期(1911~1937年)第二节 艰难维持和重整旗鼓期一 艰难维持时期(1937~1945年)二 重整旗鼓期(1945~1949年)第四章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子弟教育第一节 同乡组织兴办移民子弟教育的实例分析一 办学的经费制度二 行政管理制度第二节 同乡组织与教育奖贷学金制度一 教育奖贷学金制度的实施状况二 教育奖贷学金制度的实施结果及评价第三节 同乡组织兴办移民子弟教育的特点分析一 热心服务同乡——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二 同乡组织办学力求做到专业与规范三 办学具有灵活性第五章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成人移民教育第一节 同乡组织与成人移民的社会教育一 会馆(公所)的社会教化作用二 同乡会兴办社会教育的状况第二节 同乡组织兴办成人移民社会教育的特点一 会馆(公所)与同乡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成人社会教育责任二 举办成人移民社会教育的主体数量明显减少三 社会教育贴近移民需要,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四 订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第六章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兴办移民教育的反思与启示第一节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办学的成就一 同乡组织为满足近代上海移民的教育需求作出了贡献二 同乡组织办学成绩优异第二节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办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一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办学的特点分析二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兴办移民教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三节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兴办移民教育的启示一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解决移民教育问题要重视移民自组织的力量二 当前的打工子弟学校自身要重视质量建设三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教育要兼顾儿童与成人余论本书的贡献与局限一 本书的贡献二 本书存在的不足之处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祀神、合乐、义举、公约”是人们对同乡组织早期形态“会馆(公所)”基本功能的概括。离乡背井、只身在外的旅居者希望神祗能给予他们庇佑和保护,以找到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并以共同崇拜为纽带来增强他们之间的凝聚力,因此,神灵崇拜为会馆树立了集体象征,成为彼此联系的精神纽带。“合乐”为流寓人士提供了聚会与娱乐的空间。人们会在节日期间“一堂谈笑,皆作乡音,雍雍如也”,“以敦亲睦之谊,以叙桑梓之乐,虽异地宛如同乡”。“义举”则不仅给死者提供暂厝、归葬的条件,也为生者提供扶困济弱、调解纠纷、兴办教育等服务。“公约”则要求会员遵行规章制度,维护集体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  随着时代的前进,移民需求的变化,同乡组织的服务功能日渐广泛。对内从事丧葬公祭、疗病济贫、职业介绍、普及教育、调解纠纷等各项事务,对外维护同乡和桑梓权益,事无巨细,包罗万象,精心细致,服务周到。“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从这种同乡组织体系中获得好处”。①因此,它在移民社会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旅地人事的扰动和桑梓社会的难局得其一言,莫不立即相安”②,扮演着“乡人保姆”的角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同乡组织是既以“家族为母体但又超越家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它以乡土情感为纽带,以乡土神灵(后发展为同乡哲人贤士)崇拜与景仰为精神支柱,通过组织的规章制度和为乡人提供各种可能的帮助与便利,把乡人的情感、精神和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自发性的、贴近移民生活的民间社会组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教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