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经济政策研究(上.下册)
2009-10
社科文献
王键
1208
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为了进一步推进中日关系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学术研究,为了以历史事实教育中日两国的年轻一代,主持编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199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的村山富市在内阁发表讲话,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同年,日本政府实施为期十年以亚洲邻国为主要对象的“和平交流计划”。作为该计划的一环,日本外务省决定在日中友好会馆内设立日中历史研究中心,并且希望我国提供协助。中日双方有关部门通过协商方式确认了如下原则:在切实遵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和精神、承认日本军国主义对华发动侵略战争这一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中方同意接受日方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协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接受我国外交部的委托,作为协助日方研究的中方窗口。
1895~1945年,台湾总督府在台湾施行了一系列殖民地经济政策。本书将其划分为日据前期(1895~1931年)、日据后期(1931~1945年)两大阶段,在大量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依次进行了全面考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论述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经济政策的专著。
王键,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秘书长。多年从事日本经济史研究,后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从事台湾经济史研究。
序一序二上册 序章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概念、研究视角及研究现况 一 本课题的研究概念 二 本课题的研究视角 三 海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状况 四 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史发展阶段以及台湾殖民统治阶段的划分 五 本课题对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史的划分及基本观点的论述 第二节 台湾与日本的历史渊源 一 台湾岛的地理概况与经济资源 二 日本早期对台湾的战略图谋 三 近代日本的侵台史略与思潮 第三节 1895年前台湾的社会经济实态 一 早期农业经济开发时期 二 荷据时期的经济开发 三 清朝统治下台湾近代经济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四 刘铭传的“新政”与台湾近代化 五 《马关条约》的签订 第一章 台湾总督府及其殖民统治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台湾总督府的设立 一 日本政府管辖台湾事务机构的设立与演变 二 日本政府内部有关台湾殖民地统治方式的探讨 第二节 《六三法》等的颁布 一 《六三法》的颁布与实施 二 《三一法》的颁布与实施 三 《法三号》的颁布与实施 第三节 《台湾总督府条例》的颁布 第四节 台湾总督府官制和行政区域的确立 一 台湾总督府官制体系的建立 二 台湾总督的咨询机构——台湾总督府评议会 三 日据时期台湾行政区域的变迁 第二章 台湾总督府构建“殖民地基础工程” 第一节 土地调查与林野调查 一 土地调查 二 土地大租权改革 三 林野调杳 ……下册附录 日据时期台湾总督殖民经济政策史(1895~1945)大事纪年表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第一章 台湾总督府及其殖民统治体系的建立根据1895年4月17日签订的《马关条约》,日本政府开始筹组统治台湾的军政组织机构——台湾总督府。1895年5月10日,日本明治天皇召集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伏见宫爱亲王、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海军中将以及内阁书记官水野遵等举行御前会议。会议议决任命桦山资纪为台湾第一任总督兼军务司令官,并由海军转为陆军,同时晋升为陆军大将,并担任办理接收台湾的全权大臣;水野遵为办理大使,协助桦山督办理有关接收台湾的对外交涉。会议还决定调派远在辽东半岛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日本皇族,明治天皇之堂弟,陆军中将)率领日本最精锐的近卫军团以绝对优势武力平定台湾。日据初始,依据日本政府大本营及台湾事务局的指令,台湾总督采取了民政统治体制的形式。但由于岛内民众顽强的抗日斗争,迫使总督府随即改为“军政”统治。在实施八个月之后,又改回“民政”。日据当初,台湾总督也一再更迭,台湾总督府一时无法确立殖民地统治秩序。为此,日本政府与台湾总督府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先后颁布《六三法》、《三一法》等殖民地法规,以及《总督府条例》等;先后多次修改总督府官制、多次修改台湾行政区域的划分等;不断提升总督的权限、强化警察统治、强制推行殖民地经济政策,渐次建立起以总督府为塔尖的金字塔形殖民地统治体系。第一节 台湾总督府的设立一 日本政府管辖台湾事务机构的设立与演变由于日本从未拥有过殖民地,所以,在占据台湾之初,尚未形成对台湾的殖民地统治体系及一系列殖民地政策。这较明显地体现在日本政府管辖台湾事务机构的多次调整上。
《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经济政策研究(1895-1945)(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无
台湾时期的殖民史历来很匮乏,这本书恰好补充
数据丰富翔实,有助于了解日本对台湾的殖民历史。
适合近现代史、经济史、日本史、台湾史的学生、学者、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