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德关系史话

杜继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杜继东  

页数:

158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奠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教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人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活》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奎元 2011年4月

内容概要

  中国是东方大国,德国是欧洲强国,虽然两国远隔千山万水,但两个民族最早的交往可追溯到元代。明清时期,越来越多的德国传教士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同时,两国间也开始了贸易往来。但这种平等友好的贸易关系很快就被鸦片战争的炮火所打断,德国追随着英、法等侵略国家的脚步开始了对中国的疯狂掠夺与侵略,从逼迫清政府签订《通商条约》,到索取汉口和天津租界,再到强占胶州湾、干预中国内政,德国一步步地扩大其在华权益,甚至不惜以武力巩固其既得利益。这样中德之间的关系最终只能日趋恶化,以至发展到绝交的地步。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德之间才又建立起了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

作者简介

  杜继东,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处长。

书籍目录

一 早期交往
 1.思想文化的交流
 2.贸易往来
 3.传教士郭实腊
二 建立外交关系
 1.艾林波使团浮海来华
 2.天津谈判
 3.签订《通商条约》
 4.互派使节
三 德国在华势力的扩张
 1.在海关安插德籍职员
 2.签订《续修条约》
 3.商贸的拓展
 4.三国干涉还辽
 5.索取汉口和天津租界
四 德国强占胶州湾
 1.李希霍芬的考察活动
 2.安治泰与天主教圣言会
 3.侵占军港的图谋
 4.巨野教案
 5.兵发胶州湾
 6.签订《胶澳租界条约》
五 德国与列强争夺利权
 1.对华借款权
 2.津镇铁路利权
 3.山东路矿权
六 新世纪的乌云
 1.义和团山东反洋教
 2.八国联军陈兵津门
 3.克林德东单毙命
 4.瓦德西出任联军总司令
 5.《德英协定》
 6.拖延和谈
 7.签订《辛丑条约》
七 两国关系的中断与恢复
 1.与清王朝的最后几次交涉
 2.承认袁世凯政府
 3.德、日山东之战
 4.绝交与宣战
 5.拒签对德和约
 6.宣布终止对德战争状态
 7.签订《中德协约》
 8.德国对华赔款
八 密切交往时期
 1.中德贸易的恢复和发展
 2.孙中山的联德尝试
 3.蒋介石与德国军事顾问团的组建
 4.克兰计划与易货贸易
 5.在德华侨
九 风云再起
 1.德国与伪满签订“贸易协定”
 2.德日结盟
 3.孔祥熙两次访德
 4.德国调停中日战争
十 两国关系再度中断
 1.德国承认伪满政权
 2.德国召回大使和军事顾问
 3.最后的努力
 4.中国对德绝交与宣战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谈判陷入僵局后,艾林波擅自派巴兰德等人于6月22日到北京打前站,摆出亲赴北京交涉的架势,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对此,奕诉等人“不胜骇异”,一面命崇纶在天津交涉,一面派兵把守北京各城门,以防艾林波擅自赴京。艾林波见奕诉等人态度坚决,怕因此决裂,完不成使命,写信让巴兰德等人返回天津,谈判才得以恢复。经过这次风波,清政府又后退一步,不再坚持10年之说,允许以5年为限,列入条约。达成这一妥协后,签约的障碍完全消除。关于通商条约,是以德方提出的草案为基础进行谈判的,而该草案又以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为蓝本,是普鲁士政府于1860年初在柏林拟定好的。崇纶曾提出对草案加以修改,但艾林波在实质性问题上拒不让步。谈判中,他曾以战争相威胁,但由于实力不足,内心很虚,经奕诉等严厉诘责,不得不收回战争论调。威胁不奏效,他又向中方代表指出,普鲁士政府可能支持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是清政府的“心腹之患”,清政府最怕外国人助以洋枪洋炮与清兵抗衡,为了“大清江山”不落入洪秀全之手,清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这反映了清政府惧外、媚外的心态。签订《通商条约》1861年8月12日,奕等人把双方议定的条约呈送热河咸丰皇帝。身患重病的咸丰皇帝于8月19日批准该条约后,就于8月22日“驾崩”了。9月2日中午,艾林波代表德意志关税同盟、汉萨城市等共32个邦国,与崇纶和崇厚在天津正式签订了中德《通商条约》。条约共42款,主要内容有:(1)允许普鲁士公使进驻北京;(2)德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3)在广州、潮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芝罘、天津、牛庄、镇江、九江、汉口、琼州、台湾、淡水等开放口岸,准许德国人居住、经商、赁屋、买房、租地、建造教堂等,德国船只可自由驶入开放口岸;(4)德国传教士可在中国自由传教;(5)德国人可前往中国内地游历;(6)德国各邦在中国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凡中国给予其他国家的实惠,德国可“一体均沾”。最后用一专条规定,自《通商条约》批准互换之日起,5年后方准普鲁士公使“来京居住”。双方同时还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援引英法等国成例,较详细地规定了德商对华进出口各种货物的纳税、免税、处罚等事项。另外还有一个《三汉谢城附列条款》,准许汉堡、不来梅、吕贝克三个汉萨城市自派领事前来中国各通商口岸。


编辑推荐

《中德关系史话》为中国史话•近代中外关系系列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德关系史话 PDF格式下载



入门级图书,简明扼要,若要研究,则需要进一步看其他书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