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研究

苏梽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苏梽芳  

页数:

20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应用新近发展的计量经济模型与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现有研究相比,具有以下创新点: 第一,分析逻辑起点方面的创新。本书以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作为切入点,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问题,从而拓展了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第二,应用计量方法方面的创新。首次应用随机场回归模型、具有马尔可夫机制转换的变参数模型与不可观测成分模型等来分析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不但丰富了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同时得到了一些传统计量模型无法得到的创新性结论。 第三,理论假说和理论模型方面的创新。提出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波动溢出”的效应假说。同时,扩展了有限理性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结合中国的参数进行了校准,成功地解释了通货膨胀持续性特征。

作者简介

苏梽芳1977年5月出生,福建惠安县人。200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2004年期间任教于泉州黎明大学。2004~2009~华侨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博士连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应用、宏观经济学。
近年来在《财经研究》、《经济评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地理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曾获2009年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排名第二)、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首届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一项,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大学共同设立的“联校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2009)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与主持福建软科学等省部级课题多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概念界定与度量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评述第三章 中国通货膨胀水平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关系 第一节 通货膨胀水平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关系 第二节 通货膨胀水平与长期、短期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 通货膨胀水平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关系的分位数回归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四章 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波动溢出”假说与实证检验 第一节 理论与假说的提出 第二节 模型方法:BEKK-GARCH模型简介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样本统计描述 第四节 模型估计结果与假设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五章 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来源及其经济效应 第一节 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来源分析 第二节 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来源分解 第三节 不同来源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六章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特征 第一节 通货膨胀持续性度量与来源分析 第二节 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的时变特征 第三节 扩展模型 第四节 中国数据的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七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降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框架 第一节 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及其宏观经济绩效 第二节 不完全信息、政策可信性与通货膨胀目标公布 第三节 对中国未来货币政策方向的思考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书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会造成整个经济系统信号的紊乱,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加剧宏观经济波动,进一步成为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新的诱因,所以经济理论一般认为通货膨胀危害性的真正症结在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但是我国目前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仍然停留在一个粗浅的阶段,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应用国外新近发展的计量技术以及博弈分析方法、假说分析方法、模型校准、数值求解等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以期得出一些富有理论意义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