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社会

李培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李培林  

页数:

27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选择了中国社会的十个方面,并邀请相应领域著名学者撰写,全面展示中国社会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分析了其中的变迁机制,展示了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景象。

作者简介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博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回国留学人员成就奖”获得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与中国经验李培林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传统社会的稳定性
  二 传统社会的封闭性
  三 传统社会的刚性
  四 传统社会的整合性
  五 传统社会的二元一体性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
  一 鸦片战争:第一个转折点
  二 辛亥革命:第二个转折点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三个转折点
  四 改革开放:第四个转折点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
  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二 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三 区域发展结构的变化
  四 所有制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五 组织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改革和发展的“中国经验”
  一 关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假说
  二 改革实践不是遵循既定的理性模式
  三 改革道路的选择是利益整合的结果
 第五节 中国经验的基本要点
  一 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同步进行
  二 渐进式改革成为中国改革的普遍规则
  三 社会稳定优先原则和积极的民主化探索
  四 快速增长中的非平衡发展
  五 注重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六 长期坚持低生育率政策
  七 大规模减少贫困人口
  八 注重教育等人力资本投入
  九 坚持对外开放和超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合作
  十 努力克服环境、资源与快速发展的矛盾
第二章 家庭与婚姻杨善华
 第一节 中国当代城乡家庭制度变迁的背景
  一 行政等级金字塔与社会发展的梯级模式
  二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第二节 城乡家庭制度变迁的特征与机制
  一 城市家庭制度的变迁
  二 农村家庭制度的变迁
  三 社会变迁对城乡家庭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的婚姻
  一 婚姻文化模式:从家族婚到自主婚
  二 现阶段城乡婚姻的特征
 第四节 家庭制度变迁与社区情理
  一 影响城乡家庭制度变迁的因素
  二 家庭制度变迁的目标
  三 关于社区情理
第三章 宗族与家族张小军
 第一节 家族与宗族概说
  一 家族与宗族界定
  二 家族与宗族之辨
 第二节 宗族、家族的形态
  一 宗族的早期历史形态
  二 宗族的文化创造
  三 宗族模式:水波差序对驻波差序
 第三节 国家、土地与革命
  一 宗族的国家模式:边陲说与中心说
  二 宗族与土地
  三 宗族与革命
 结 论 理解宗族的五点中国经验
第四章 民族与民族关系郝时远
 第一节 从“五方之民”到中华民族
  一 《礼记》与“五方之民”的概念
  二 秦汉以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三 最后帝国——清王朝建构的民族国家
  四 从“五族共和”到“中华民族”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平等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由来
  二 作为自治基础的民族识别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发展
  一 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 民族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 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
第五章 社会心态与当代变迁周晓虹
 一 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态及其近代嬗变
 二 解放:旧传统的崩溃与“新传统”的固化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轨迹
 四 边际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群像
 五 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变迁趋势
第六章 人口转变与经济社会发展蔡 昉
 第一节 中国独特的人口转变
  一 人口转变的影响因素
  二 计划生育政策
  三 人口转变的成效
 第二节 人口红利、增长源泉和增长绩效
  一 增长源泉与人口红利
  二 劳动力供给效应和储蓄效应
 第三节 人口转变与增长可持续性
  一 “未富先老”导致劳动力短缺
  二 增长源泉及可持续性
 第四节 人口转变与社会建设
  一 养老保障制度
  二 出生人口性别比
  三 生育政策
第七章 政治体系与中国改革杨大力
 第一节 中国个人权力地位获得的制度环境及其演进
  一 改革前个人权力地位获得的制度环境
  二 改革后个人权力地位获得的制度环境及其演进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的政治体系及其发展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体系及其发展
  二 社会结构转型与政治体系
第八章 城市化与城乡关系蔡 禾
 第一节 城市化的历程
  一 城市化过程与阶段
  二 中国城市化的地域特征
  三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化
  四 大城市圈的形成
 第二节 城市化的特征
  一 行政主导:从资源垄断到政策引导
  二 发展路径:从单向到双向
  三 城市社会的变化
 第三节 城乡关系
  一 城乡分治
  二 城乡不平等
  三 走向协调发展的城乡关系
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制度变迁李 强
 第一节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一 传统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征
  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变
 第二节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一 农民的职业分化与新职业体系的形成
  二 体力劳动工人队伍的变化
  三 个体、私营工商层的兴起
  四 身份制的变迁
  五 单位制的变迁
 第三节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一 阶级结构定型化
  二 中间阶层的发展趋势
  三 阶层利益的多元化
第十章 农民工与社会流动李春玲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城乡移民运动
  一 城市化战略与城乡移民
  二 民工潮与农民工现象
 第二节 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
  一 劳动力流动与移民
  二 社会隔绝与农民工的市民化障碍
  三 农民工与社会经济地位流动
 第三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流动
  一 经济改革之前的社会流动
  二 社会流动模式的转变
  三 开放性与社会流动率
第十一章 反贫困和社会政策关信平
 第一节 当代贫困问题及中国贫困的特点
  一 当代社会中贫困现象的普遍性
  二 贫困概念的定义和测量
  三 中国的贫困的类型和模式
 第二节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及反贫困行动
  一 中国农村贫困的状况和特点
  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行动
  三 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及反贫困行动
  一 当代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基本情况
  二 当前中国城市反贫困体系概况
  三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未来走向分析


编辑推荐

由李培林编著的《中国社会》全面展示中国社会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分析了其中的变迁机制,展示了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景象。 本书共十一章节,主要内容为中国社会与中国经验,家庭与婚姻,宗族与家族,民族与民族关系,社会心态与当代变迁,人口转变与经济社会发展,政治体系与中国改革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社会 PDF格式下载



本书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从历史变迁发展的脉络入手把中国社会很多方面,如家庭、宗族、流动、分层、人口、民族等问题一一阐述,很受启发,值得拥有啊~


本书是关于中国社会研究的集大成者,不同专题的作者都是本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非常好的社会学专业书籍,也是研究中国社会的必读书


从不同角度节选不同专家对中国社会的研究,是一部了解中国社会的好书


分主题分析的 很有用


还可以,长点知识


从外面看挺好,内容就不知道了


都是名家写的,对了解中国社会很有意义


还行 感兴趣得可以看看


都是大家,可东西写出来的却很一般


和不错,有教育意义啊


本书从社会?的视角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从历史变迁发展的脉络入手把中国社会很多方面,如家庭、宗族、流动、分层、人口、民族等问题一一阐述,很受启发,值得拥有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