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儒学思想与东北亚“文化共同体”

方浩范 社科文献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社科文献  

作者:

方浩范  

页数:

311  

内容概要

  “共同体”开始取代国家与民族概念,成为“利益”的代名词之时,“东北亚”悄然成为了“独立”的概念。尽管在这里还存在着明显的功能性合作色彩,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但是区域合作已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基于传统和东北亚文化区域合作,共同体要建构的是一种多元共生的理念,需要得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和能够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  考察东北亚历史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儒学应该最有资格成为该共同体的文化背景与思想基础。虽然儒学的确存在着很多与?代化格格不入的因素,但它2500多年来所积淀的优良特质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的作用却是不能抹杀的。

作者简介

方浩范 男,1964年出生,吉林省长白县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现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吉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韩国孔子学会理事、韩国阳明学会海外学术委员。在《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儒学研究》、《哲学论丛》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五十余篇论文,在国内外出版了五部著作。2006年在国内学术界首次提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概念以后,相继在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了《东亚文化史上的儒释道及其未来性思考》、《东北亚文化共同体动因及其政治阻碍》、《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思考——中韩日文化共同体的可能性》、《生态学理论视域下的东北亚文化环境——东北亚“文化共同体”关联思考》等论文,受到国内外学界和同行们的关注。

书籍目录

绪论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哲学基础第一章 儒学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一节 儒学思想演变及核心思想体系一 儒学思想的起源二 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三 儒学核心思想体系第二节 儒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一 “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结构二 “忠孝”合一的社会结构三 “伦理”、“政治”相依的社会结构第三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学理念一 “为政以德”的政治理念二 “三纲五常”伦理价值观三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四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格理想第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学与文化第一节 儒学发展脉络中的中日韩思想比较一 性理学——统治理念二 经世实学——现代精神三 孝与忠——生活儒学第二节 儒学基本问题的新思考一 儒学的合法性再思考二 儒学与宗教的关联思考三 儒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性儒学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的哲学思考一 冲突与对话的兼容二 多元与一元的共存三 扬弃和创新的结合第三章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思考第一节 “文化共同体”的内涵一 “世界共同体”的考察二 区域“经济共同体”模式三 “文化共同体”的内涵第二节 “文化共同体”模式探析一 “整合型”文化共同体二 “互融型”文化共同体三 “互补型”文化共同体四“多元型”文化共同体第三节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基本条件一 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的共同体价值观二 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文化认同三 “互利共赢”的文化向心力第四章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动因及其政治影响第一节 北亚“文化共同体”动因一 可能性:地缘优势和文化基础……第五章 现代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东北亚文化环境探析第六章 国际关系主流思潮下的东北亚文化合作分析第七章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儒学思想资源第八章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儒学经管思想第九章 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儒学和谐思想第十章 儒学——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基本要求结语 儒学在东北亚文化环境中的角色定位

章节摘录

  1.欧共体(欧盟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是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是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称,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1951年,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成立欧洲煤钢共同市场之后多个国家加入并成立欧洲共同体,于1993年成立了由15个国家组成的欧洲联盟,再于1999年开始统一货币,并逐渐向南欧、东欧发展。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马耳他等10个国家人盟,并于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正式签署加入欧盟协议,形成了现在的由27个国家组成的新“欧盟”。欧盟不同于欧共体,欧盟是“欧洲政治和经济货币联盟”的简称,是建立在共同体、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内政和司法三个支柱之上的。而共同体是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总称。简单地说,欧盟包括的范围要比欧共体更广,欧共体是欧盟的一个部分。尽管“欧盟”与“欧共体”有所区别,但在很多时候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乃至于分不清何为“欧盟”,何为“欧共体”。其主要区别在于“欧共体”主要是以经济合作为目的的组织,而“欧盟”则由欧洲政治联盟加上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组合而成,具体由三大块构成,最核心的部分是欧共体,具有超国家性质;第二部分是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第三部分是共同的司法与内务政策。后两个部分是纯粹的政府间性质,不具有超国家性质。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欧盟的演进是持续性的渐进过程,其发展既有横向的,又有纵向的;其发展领域也是综合性的,但其核心领域依然是经济领域。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并不是终结,其未来模式很可能是联邦式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儒学思想与东北亚“文化共同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