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欧盟在非洲

门镜 [英]本杰明•巴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门镜 [英]本杰明•巴顿  

页数:

375  

译者:

李靖堃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由门镜和本杰明.巴顿主编的研究中国与欧盟在非洲事务上合作与竞争关系的著作,各章节分别由来自中国与欧盟的非洲问题专家写就。全书主要就中国与欧盟在非洲事务上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进行了论述,并对中国与欧盟未来在非洲进行合作或者竞争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作者认为:欧盟在欧非关系中的“领导”意识导致了其对非洲影响力的曰益下降并给中国进入非洲提供了机会;而中国则因在援助非洲时不附加种种令非洲各国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而赢得了非洲的普遍欢迎,使其在非洲的影响力超越了欧盟。
本书为读者理解中国与欧盟在非洲的行为提供了来自中欧双方学者的视角,有助于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中、欧、非三边关系。

作者简介

译者:李靖堃 编者:门镜 (英国)本杰明•巴顿 (Benjamin Barton)门镜,政治学博士,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现为比利时欧洲学院(College of Europe)教授、英博巴耶-拉图尔(InBev-Baillet-Latourc;hair)“欧盟-中国关系”主任,同时在布鲁塞尔维萨里斯学院任教,主要从事中欧关系与中国外交方面的研究。著有《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的决策与对外关系》(2007年,主编之一)、《21世纪中欧关系的前景与面临的挑战》(2010年,主编之一)等,并发表了多篇关于欧盟-中国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的文章。此外,她还于2009年初创建了《欧中观察员》电子期刊,该刊每年出版6期,面向各大洲关注中欧关系的学者和官员。虽然创刊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但是《欧中观察员》目前已经成为中欧关系方面的重要出版物。本杰明•巴顿(Benjamin BaRon)先后毕业于英国苏萨克斯大学与比利时欧洲学院,现为比利时欧洲学院(College of Europe)欧盟国际关系与外交研究系助教、英博巴耶-拉图尔(InBev-Baillet-Latour chair)“欧盟-中国关系”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欧、非关系,欧盟的地中海政策,欧盟与国际发展等,并发表过相关论文。

书籍目录

导论 非洲事务中的中国与欧盟:不断变化的概念与政策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中国的全球治理规划:非洲的作用
 第二章 文化遗产与中国的非洲政策
 第三章 中国:在与非洲进行交往及与西方力量发展关系之间保持微妙平衡
第二部分
 第四章 在不平静的水域开展海军行动:欧盟、中国在索马里海岸打击海盗的行动
 第五章 打击小武器与轻武器扩散:中国与欧盟的合作机遇
第三部分
 第六章 中国对非洲人权日益增强的影响:欧盟的观点与利益
 ……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章节摘录

版权页:自从2003年担任国家主席以来,胡锦涛已经形成了一套关于国际事务的新思想。①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人员张晓彤认为,胡锦涛提出了关于时代观的五大主张。第一,关于当今世界的历史性变革。胡锦涛认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方面,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兴起已经成为国际发展的一种主要潮流。而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方面领先的世界秩序并没有改变。发达国家不仅努力维护和扩大旧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而且努力寻求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它们仍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已经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并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的竞争将是战略性高科技领域的竞争。第二,关于建构一个和谐世界。尽管当今世界上的地区冲突与日俱增,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强烈希望实现和平、合作与发展。它们愿意建设一个和谐世界。胡锦涛在2003年5月访问俄罗斯期间首次提出了建构和谐世界的概念,此后又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发展。这一理论要求,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推进政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寻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并维护世界和平;齐心协力呵护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第三,共同发展论。在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所有国家都对发展拥有共同利益。发展已经成为所有政府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世界还需为所有国家的发展找到一条道路。胡锦涛提出,促进所有国家的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并向世界承诺中国实行和平发展政策。


编辑推荐

《中国、欧盟在非洲:欧中关系中的非洲因素》是中国发展道路研究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欧盟在非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