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7辑)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编  

页数:

71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自第二辑起即由我社接手出版,现已出版到第七辑。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近期间取得的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7辑)》(作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介绍了147项成果,涵盖21个一级学科,威稿严肃,信息量大,文稿均由项目负责人亲自撰写,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您在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吗?您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吗?阅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7辑)》,一定会给您有益的启示。

书籍目录

构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尝试——《马克思主义东方学》成果简介
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思想方法透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思想方法审视》成果简介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成果简介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成果简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新探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研究》成果简介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有效掌控意识形态的措施及启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有效掌控意识形态的措施及启示》成果简介
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与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与科学发展观》成果简介
……

章节摘录

版权页: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否真正坚持“学以致用论”与“坚持发展论”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学风问题本质上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学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学风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价值定位总体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南。具体而言:以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瞿秋白等为主要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评价,为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做了重要历史铺垫。一是比较全面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二是比较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既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基本信念,也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基本原则。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概括起来,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指向:一是在理论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篇章。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观的层面上,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对以往马克思主义观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层面上,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不但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二是在实践上,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在革命的层面上,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从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在建设的层面上,引导中国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基础。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三大阶段性。


编辑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7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7辑)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太让我失望了,就是一个大纲展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还卖100多元,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