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代诗文发展史

尹恭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尹恭弘  

页数:

544  

字数:

65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尹恭弘所著的《明代诗文发展史》宏观而全面地总结了明代诗文的发展规律。作者分三个时期论述了这一发展规律,第一个时期是明初到天顺年间,其特点是诗文从繁荣昌盛向单一化、凝固化演变;第二个时期是成化至隆庆年间,其特点是诗文的流派纷呈,既相互排斥又互相吸收;第三个时期是万历年间至明末,其特点是诗文充分发挥自我的个性和主体性,呈现多元化局面。本书还对地域诗文作家群、晚明妇女诗文作家群、中晚明“山人”诗文作家群有所关注和发掘,具有文学史意义。
《明代诗文发展史》内容丰富,语言流畅,为我国明代文学研究不多见的精品。

书籍目录

引论 研究明代诗文发展史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 关于明代诗文发展史的分期问题
二 关于明代诗文中复古主义创作倾向的问题
三 关于明代诗文中师心自用创作倾向的问题
四 阐释明代诗文发展史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第一编 元末明初至天顺年间
绪言 从繁荣昌盛到啴缓呆板的演化:元末明初至天顺年间诗文发展概况
第一章 宋濂、刘基及浙地其他诗文作家
第一节 宋濂
第二节 刘基
第三节 方孝孺及其他散文作家
第四节 浙地的其他诗人
第二章 高启及吴地其他诗文作家
第一节 高启
第二节 杨基、张羽、徐贲等诗文作家
第三节 袁凯及其他诗文作家
第三章 江右、闽中、岭南等地的诗文作家
第一节 刘崧及江右其他诗文作家
第二节 林鸿及闽中其他诗人
第三节 孙蕡及岭南其他诗人
第四节 其他地区的诗文作家
第四章 永乐至宣德时期诗文创作的趋向
第一节 三杨与台阁体
第二节 三杨周围的诗文作家群
第五章 正统至天顺时期诗文创作的演变
第一节 于谦、郭登等诗文作家
第二节 景泰十才子
第三节 江南布衣文士与理学家们的诗歌创作
第二编 成化年间至隆庆年间
绪言 流派纷起,众语喧哗:成化年间至隆庆年间的诗文发展概况
第六章 性理派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陈献章
第二节 庄昶
第七章 茶陵派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李东阳
第二节 茶陵派中的其他诗文作家
第八章 成、弘时期的其他诗文作家
第一节 沈周等诗文作家
第二节 吴宽等诗文作家
第九章 李梦阳、何景明与前七子的复古运动
第一节 前七子复古运动概况
第二节 李梦阳
第三节 何景明
第四节 徐祯卿、边贡等诗文作家
第十章 江南诗文创作的特点及其发展
第一节 唐寅
第二节 祝允明、文徵明等诗文作家
第三节 华察等诗文作家
第十一章 不为“前七子”所囿的诗文作家群
第一节 王守仁等诗文作家
第二节 杨慎等诗文作家
第三节 王廷陈、薛蕙、高叔嗣
第十二章 唐宋派与归有光
第一节 唐宋派的发展过程及其理论主张
第二节 王慎中、唐顺之、茅坤
第三节 归有光
第十三章 李攀龙、王世贞与“后七子”复古运动的再度兴起
第一节 “后七子”复古主义运动概况
第二节 李攀龙
第三节 王世贞
第四节 谢榛、宗臣等诗文作家
第十四章 嘉、隆时期诗文创作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卢柟、黎民表、欧大任等诗文作家
第二节 戚继光、杨巍、陆树声
第三编 万历年间至明末
绪言 一个高扬自我个体性和主体性的时代:万历年间至明末诗文发展概况
第十五章 性灵派先驱者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徐渭
第二节 李贽
第三节 王稚登
第四节 汤显祖
第十六章 复古派追随者诗文创作的变化
第一节 屠隆
第二节 李维桢
第三节 胡应麟
第十七章 袁宏道与公安派
第一节 袁宗道
第二节 袁宏道
第三节 袁中道
第四节 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诗文作家
第十八章 钟惺、谭元春与竟陵派
第一节 竟陵派诗学主张的内容及其特点
第二节 钟惺
第三节 谭元春
第十九章 万历、天启时期诗文创作园地里的多元化(上)
第一节 陈继儒、张大复
第二节 黄汝亨、沈承、陈仁锡
第三节 李日华、宋懋澄、俞婉纶、魏学洢
第二十章 万历、天启时期诗文创作园地里的多元化(下)
第四节 嘉定四先生
第五节 归子慕、吴兆、李应徵等
第六节 区大相、谢三秀、公鼐、谢肇淛、徐熥等
第二十一章 明末时期散文创作领域里的三部奇书
第一节 《徐霞客游记》
第二节 《帝京景物略》
第三节 《寓山注》
第二十二章 明末时期诗文创作园地里的多元化(上)
第一节 曹学佺、徐、阮大铖
第二节 王彦泓、黎遂球、邝露
第三节 黄淳耀、吴应箕、杨文骢
第二十三章 明末时期诗文创作园地里的多元化(下)
第四节 王思任
第五节 艾南英、张溥、顾大韶、倪元璐
第六节 张岱
第二十四章 晚明时期妇女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马守真等妇女诗文作家
第二节 叶绍袁妻、女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三大才女
第二十五章 明末爱国主义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陈子龙
第二节 夏完淳
第三节 张煌言、瞿式耜、张家玉等

章节摘录

  第八章  成、弘时期的其他诗文作家  成、弘时期,除性理派、茶陵派产生较大影响外,还出现了一大批诗文作家,如沈周、史鉴、朱存理、吴宽、王鏊、桑悦、程敏政、马中锡等,也颇能自成一格,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了与台阁体异趣的艺术方向。这些人当中,不少是出身子江南的诗文作家。  第一节沈周等诗文作家  本节先介绍布衣诗文作家沈周、史鉴、朱存理。  沈周(1427~1507),字启南,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他布衣终身,其诗画擅名一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描述他的生活:“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彝尊,充错列,户屦填咽,宾客墙进,抚翫品题,谈笑移日。兴至对客挥洒烟云,盈纸画成,书题其上,顷刻数百言,风流文翰,照映一时。”著有《石田集》。①  沈周是个画家,他对山水自然景观有特殊爱好,就像李东阳所说:“石田寄意林壑”,因而创作了不少山水诗。这些山水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寻幽求趣,如果说,寻幽是一种生活体验,那么,求趣则是一种审美方式。  沈周为了更好地寻觅幽静雅致的自然风光,喜欢一个人独自前往,一个人在孤独的状态下,往往思维更为集中、敏感,能更好地发现自然界中的诗意,例如下面二首诗:  观生吾自得,饱饭荷农功。盘石箕双足,清流影一翁。松乔藤辅德,枫老叶还童。好在寻诗地,无人杖屦同。  --《溪上独坐》  春日熙熙百鸟鸣,东溪试步觉芒轻。闲来闲往曾无为,时笑时歌自在情。止水触风微起觳,过云生雨略搀晴。邻翁偶揖还相讯,道是先生底独行?  --《溪上》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诗人独自到溪上的感情。前一首形象地勾勒出诗人独坐的情态:“盘石箕双足,清流影一翁。”由于是独坐,因而有独到的体悟:“好在寻诗地,无人杖屦同。”只有孤独才能更好发掘诗意。后一首的结尾处,邻翁发出了为什么先生要独行的疑问,其实诗的前六句就是回答,只有独来独往,才能有闲逸无为的自由心境,才有“时笑时歌”的自由行动,才能发现“止水触风微生毅,过云生雨略搀晴”的微妙动人的风光。  ……


编辑推荐

尹恭弘所著的《明代诗文发展史》注重对江南诗文作家的梳理。注重我们对晚明时期妇女诗文作家的梳理。注重我们对晚期时期散文创作的梳理,这时期散文创作普遍有小品化倾向,形成汹涌的创作潮流,这些小品散文创作异彩纷呈、个性突出,但却具有共同点,那就是艺术化生活态度也许是形成这些小品散文的内在动力,而“法外法、味外味、韵外韵”则是它们文风的外在表现。注重我们对“山人”诗文作家的论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代诗文发展史 PDF格式下载



明代文学史一向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弱项,该书提供了一个明代文学史书写的全新视角,非常之好


专业角度的论述与高超的手法,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东西很好,很喜欢,很有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