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构建天下有治的国际体系

阎学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阎学通  

页数:

260  

字数:

29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阎学通编著的《构建天下有治的国际体系》《清华国际安全论坛研究报告集》所研究的内容是至今仍未能解决国际安全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仍是国际关系界人士的重要任务,而读者所看到的这本集子便是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为促进国际安全合作所做的一种努力。
《构建天下有治的国际体系》作者在报告中突出了以下特点第一,报告的陔心不仅要对现实的国际安全问题提出看法,更要提出解决这些国际安全问题的具体建议。因此每期报告的题目都突出了政策建议的核心内容,第二,报告的建议不是仅针对中国政府的而是面向国际社会全体成员的,因此政策建议要考虑到国际接受度第三,报告的建议是面向国际社会的,因此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同时发表。

作者简介

阎学通:现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政治科学》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主编。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政治学博士(1992年)。著有《中国国家利益分析》、《美国霸权与中国安全》、《国际政治与中国》,合著有《国际关系分析》、《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中国崛起及其战略》、《中国与亚太安全》、《东亚安全合作》、《东亚和平与安全》、《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编著为《中国先秦国家问政治思想选读》和《中国学者看世界:国际安全》,译著为《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并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文章两百余篇。

书籍目录

建设一个“不使用核武器”的世界
一核扩散的基本形势
二核扩散的动因
三“无核世界”还是“不使用核武器”的世界
四“不使用核武器”规范的生成与延续
五制定和签署《不使用核武器公约》
构建A3货币联盟——邻国货币合作胜于全球金融改革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历史尝试
二东亚现有货币合作的不足与障碍
三构建A3货币联盟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四通向A3货币联盟的路线图
建设碳排放公正的世界
导论:碳排放的政治化
一碳排放政治的现状
二减排争端性质的三种说法
三减排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争夺战
四中国减排环境的变化趋势
五建立公正碳排放标准的建议
建立“中美俄东盟安全合作组织”
一东亚进入安全问题集中爆发期
二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缺乏效力
三东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无效的原因
四建立“中美俄东盟安全合作组织”的构想
构建一个和平的中东
一阿拉伯国家政权危机及有关解释
二美国支持的弱化-
三更加动荡的中东
四构建中东和平的路径
构建天下有治的国际体系
一国际社会动荡不安
二失灵的国际机制与混乱的国际秩序
三愈加动荡的2012年
四国际制度改革及中国的作用
五结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俄罗斯 尽管苏联曾是世界上核武器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在冷战时期,苏联很少炫耀它的核实力,或向对手威胁使用核武器。因此,苏联对不使用核武器规范的形成与延续作出过重要贡献。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一直鼓吹将核武器交由联合国控制,而且支持核国家承诺对其他核国家和非核国家不使用核武器,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无核区建设,支持西方世界的反核组织向美国等国家施压。 赫鲁晓夫主张与西方和平共存,如果苏联公开输出核技术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反而会破坏这一战略目标。因而在1957年10月,苏联拒绝向当时的盟国中国输出核技术,甚至不惜以破坏与中国的关系为代价。赫鲁晓夫担心中国掌握核技术后会与美国发生冲突,而苏联又不能置身事外,从而破坏其与西方和平共存的战略目标。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当赫鲁晓夫认识到美苏双方有可能爆发核战争而苏联又不具备足够的核实力时,他让步了。 勃列日涅夫对核裁军也十分积极。1966年,为促使非核国家加入拟议中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苏联向联合国提议缔结一项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公约。1972年9月,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建议永远禁止使用核武器。1982年6月,勃列日涅夫在联合国裁军特别会议上宣布,苏联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苏军将只在经受第一次核打击后才实施核报复。苏联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也没有使用核武器,尽管在战争后期它面临极为不利的局面并最终撤出。当然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苏联攻占阿富汗是为了扶植一个亲苏政权,使用核武器对付阿富汗人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此外,从战术上说,用核武器对付以游击战擅长的阿富汗抵抗组织也不起什么作用。 苏联认为冷战是一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因此十分乐意于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爱好和平并支持第三世界反帝反殖斗争的国家。如果苏联对一个非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那就意味着其数十年国际宣传的破产,绝对会伤害到自己一直在努力树立的国际形象和已经获得的国际声望,最终导致其无法在道德和意识形态制高点上压倒西方国家。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把防止核战争和削减核武器当做苏联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到他卸任之时,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签订了三个具有实质意义的核裁军和军控条约,包括1987年的《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88年的《弹道导弹发射通告协议》和1991年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 1993年1月,作为苏联核力量继承者的俄罗斯与美国签署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是俄罗斯在核裁军道路上走得最远的一步。很快,俄罗斯就在坚守“不使用核武器”规范上开始后退。由于俄罗斯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的衰退,叶利钦被迫重新审视核武器在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1993年11月公布的《俄罗斯军事学说基本原则》指出,俄罗斯不会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非核缔约国使用核武器,但会针对某个核国家的盟国或与某个核国家共同行动的国家使用核武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俄罗斯的核武器会用于反击针对俄罗斯及其盟国的攻击。由此可见,俄罗斯已经放弃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为加强战略核武器的有效性,俄罗斯在1993年以后放慢了核裁军的步伐,重点提高战略导弹的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和毁伤能力,加强其机动性能和生存能力。为此,俄罗斯重点研制了陆基的白杨-M和海基的布拉瓦型洲际弹道导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构建天下有治的国际体系 PDF格式下载



在书店寻此书很久,终于在当当找到了,价格也算公道,好!


hope to get some new ideas from this book


论文均为中英对照,但是只有6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