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倾听基层计生干部的心声

王涤,周长洪,谭克俭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涤,周长洪,谭克俭  

页数:

452  

字数:

494000  

内容概要

  这是一个实行了30多年的基本国策,一个涉及家家户户的生育大事,一个至今令上至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都颇感困惑的世纪难题。独生子女,超生处罚,老百姓生与不生,都是难事;生育政策如何调整,何时调整,高层决策者颇费斟酌,久难决断;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多年讨论,甚至废除计划生育制度观点的提出,专家学者的呼声时强时弱,始终不断。计划生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特有的争议性。
  无论怎样判断人口形势,无论怎样决断生育政策、无论怎样要求计划生育工作,最终都要依靠处于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去贯彻、去实施。然而在第一线执行计划生育的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究竟有什么想法?倾听者几何?《倾听基层计生干部的心声:来自江浙沪粤的报告》通过对三省一市基层计划生育执行者的实地调查,直接了解他们的看法和心声。现在,作为倾听者和实录者,研究者把结果奉献给大家。中国计划生育走向何处?生育政策调整何时为好?

作者简介

  王涤,杭州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老年学、青春健康等方面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4部。有关学术成果先后获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17项。先后被授予浙江省“九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杭州市“三八”红旗手、浙江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光荣称号。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人口学会理事、浙江省和杭州市人口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等。
  周长洪,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综合改革专家组副组长。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生育政策的完善与平稳过渡”、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农村独生子女父母(50+)养老现状、预期与对策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生育政策微调研究”等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4部。
  谭克俭,山西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社会保障、人口学与计划生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主要社会兼职:国际人口科学联盟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山西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人口学会常务理事、山两省计划生育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山西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课题调查结论与研究建议
第一章 长三角江浙沪两省一市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查结论
第一节 我们调查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我们研究后的改革建议
第二章 江浙沪两省一市与广东省计划生育调查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江浙沪粤三省一市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 江浙沪粤三省一市计划生育工作遭遇的共同困境
第二篇 江浙沪粤三省一市的调查分报告
第三章 江苏省基层人口计划生育干部的调查报告
第一节 被调查干部背景与基本情况
第二节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调查的研究分析
第三节 对调查研究结果的思考
第四章 浙江省基层人口计划生育干部的调查报告
第一节 浙江省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调查的研究报告
第二节 浙江省生育政策完善和管理体制转型的调查报告
第五章 上海市基层人口计划生育干部的调查报告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第二节 调查问卷结果要点分析
第三节 座谈会调研结果与要点
第四节 初步的认识与建议
第六章 广东省基层人口计划生育干部的调查报告
第一节 从县乡基层调查看广东人口计生“十二五”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人口计生管理综合改革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
第三节 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改革发展建议
第三篇 报告的定量定性分析
第七章 江浙沪粤三省一市问卷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被调查干部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对低生育水平和人口计划的认识与评价
第三节 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管理的认识与评价
第四节 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认识与评价
第五节 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认识与评价
第六节 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认识与评价
第七节 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与评价
第八节 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认识与评价
第九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部门配合与社会形象
第十节 对人口和计生工作的认识与评价
第十一节 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认识与评价
第十二节 对现行生育(数量)政策的评价
第十三节 对现行生育(数量)政策的意见
……
附录
代后记

章节摘录

  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涉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部领域: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类别的保障项目和不同档次的保障水平,通过立法保障,使凡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均可享受。具体保障对象中特别要重视过去30年中为国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作出贡献、尚处于贫困边缘或者贫困状态的计划生育家庭,如某个时间前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和双女绝育的夫妻;残疾独生子女的本人及父母,以及独生子女死亡的父母;独生子女父母残废的及其未成年独生子女等。计划生育家庭伤残的可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并提高标准;计划生育家庭因变故而形成的孤儿应纳入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范围,孤寡老人应纳入社会供养体系,并给予更多的优惠待遇。  目前,计划生育的奖励扶助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保障体系,基本定性为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进行的奖励扶助政策。从本质上看,它应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补充,尚未进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我们认为,目前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与奖扶制度具有过渡性质,因为保障它的主体——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并不具备社会保障的制度功能,它的承诺不具备长效的法律保证。  这个问题,从近处来看,要实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都同是公民同待遇。同时,随着独生子女和双女户等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妇陆续进入老龄化,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两个女儿户家庭中老年人,国家应该担当起他们的养老社会保障责任,对他们应该有比一般老年人更高的、更好的社会养老保障待遇。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倾听基层计生干部的心声 PDF格式下载



计生工作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基层计生工作又是在最前沿,通过报告,我们可以听到来自基层的干部心声


值得拥有的一本好书,终于买到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