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现代化(上.下册)

朱汝鹏 等 著 朱汝鹏、等、陆学艺、 陆留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10出版)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朱汝鹏、等、陆学艺、 陆留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10出版)  

作者:

朱汝鹏 等 著  

页数:

54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社会现代化:太仓实践(套装上下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去分析和解读太仓社会现代化进程,并从行动策略角度深入剖析这个进程的具体机制,从中找到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条件及其利用条件而积累的经验,不仅丰富了现代化理论内涵,而且为全国其他地方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本土案例,也为太仓继续推进现代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作者简介

陆学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为第八、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三农”问题、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社会建设与管理。曾就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改革和发展等问题发表论文、调查报告和著作,主编了《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等。 陆留生,中共太仓市委书记、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全日制大学学历,工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在《群众》《江苏通讯》等杂志上多次发表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文章,如《全力当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坚持“三化同步”、统筹城乡发展》《强化作风效能建设、全力服务发展大局》等。

书籍目录

《社会现代化:太仓实践(上册)》目录: 引言 第一章发展方式的转变打开了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门” 一治国基本方略的推动 二发展中负面效应的倒逼 三各种基础资源的整合 第二章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社会建设太仓实践模式框架的形成 第三章坚持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一注重“高起点” 二注重“互动性” 三注重“全覆盖” 第四章坚持以实现社会现代化为目标,使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成为实现“第二个率先”的核心任务 一太仓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抢步加速推进社会现代化 二太仓正处在实现现代化的难得机遇期和重要转折期 三太仓推进社会现代化的三大重点 (一)打造与基本现代化相对应的“高质”民生服务新格局,使太仓人更幸福 (二)打造比较公平、最具活力、规范有序的社会环境,使太仓人更和谐 (三)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田园城市,使太仓人更眷恋 第五章坚持“多元普惠、和谐善治”的实践路径,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太仓市情、可持续运作的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新路子 一太仓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八字方针”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二“多元普惠”是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的社会建设的科学、理性的选择 三“和谐善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应有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六章展望前程:太仓面临第三次社会转型和向后三年的“十大任务” 一打造高质量、全方位的“和谐太仓” 二打造以民生为重、以公平为重的“民本太仓” 三打造民众认可、感受强烈的“幸福太仓” 附录一不断开拓社会建设管理工作新局面 附录二积极探索具有太仓特色的社会建设之路 附录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太仓 附录四创新社会管理谋求和谐善治 附录五创新引领,打造民本幸福金太仓 附录六积极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附录七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附录八强化基层民主推进社区建设 附录九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走出太仓特色社会救助和 社会福利新路 附录十培育社会组织培养社工人才推进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 附录十一实施环保民生幸福工程加快推进太仓社会和谐 附录十二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社会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 《社会现代化:太仓实践(下册)》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从“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全国来说,这一项系统工程还处在实践的初级阶段,对太仓市来说同样如此。他们尽管从“不自觉”到“比较自觉”抓社会建设已经经过了五六年时间的实践,但从总体来说,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因此,在这一个阶段中,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碎片化”现象是难免的。所谓“碎片化”,就是缺乏基本定位、缺乏明确目标、缺乏前瞻思考、缺乏整体设计、缺乏统一步调、缺乏评价机制。产生“碎片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初级阶段的必然规律,又是政府对抓社会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和政府包揽社会建设的必然反映,也是政府对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缺乏理论导向的必然结果。当然,“碎片化”问题总是相对地、长期地存在的,也就是说,短时间内要从客观上彻底摆脱“碎片化”是很难做到的,达到“整体化”推进是需要时日的。而从主观上来说,一个对社会建设有了自觉性的政府对“碎片化”现象是会很快察觉的,也是会很快自我克服和完善的,实践的规律就是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太仓市在这几年中对“碎片化”现象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觉得社会建设的推进必须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整体布局,才能真正造福于民。近年来,他们在推进社会建设上开始致力于“四个一”。 1.制定了一个推进社会建设的中长期规划 在该市制定并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设中,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已经成为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力推进经济现代化一样,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到2015年向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在这一规划中,他们充分做到了“五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求、加强人的管理、促进入的发展作为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纳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中,做到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坚持改革创新,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方法更好地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固本强基,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坚持群众路线,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根本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在规划中对社会建设中的重点任务给予了充分地突出,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化最佳宜居城市、大力推进“绿色太仓”建设、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管理等都有比较详尽的规划和打算。总之。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一张“网”已经编织而成,为今后更大力度地在实践中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编辑推荐

《社会现代化:太仓实践(套装共2册)》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现代化(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