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近冯友兰

冯钟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冯钟璞  

页数:

266  

字数:

249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经历与著述体现了近现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冲突。本书编者不顾年高体弱,亲自将近几年来海峡两岸冯学专家所撰写的研究文章和冯门弟子对恩师的记忆文字,以及一些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回忆编辑成书,期望读者通过本书集成的学术与生活两个主题,进一步了解一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真实风貌与人生思考。

内容概要

  《走近冯友兰》由冯钟璞编著,《走近冯友兰》是纪念冯老先生116周年诞辰而编著的。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一生与中国整个现代化命运相关联,其经历与著述体现了近现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冲突。

作者简介

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一九五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报刊编辑。一九八一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红豆》、《鲁鲁》、《我是谁》、《三生石》、《四季流光》等,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废墟的召唤》、《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及童话、短诗和译作多种。

书籍目录

上篇
一 一论冯友兰
二 再论冯友兰
三 《新世训》序
四 “德礼”“政刑”之争的新视野
——论“新理学”体系中的法哲学思想
五 冯友兰是如何看待逻辑的
——忆与冯友兰先生学术交往的二三事
六 李约瑟问题”与“冯友兰问题”
七 冯友兰:当代贵和哲学的一面旗帜
八 求变与贵和
——冯友兰先生的儒家精神
九 为“抽象继承法”正名
十 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
十一 冯友兰关于传统与现代化的思考
十二 师不必贤于弟子
——论胡适和冯友兰的两本中国哲学史
十三 冯友兰学思历程述要
下篇
十四 关于树立一个对立面
十五 冯友兰与蔡元培
十六 冯友兰代理清华校务的一段史实
十七 冯友兰管理清华大学的贡献
十八 漫记西南联大和冯友兰先生
十九 日寇统治下的白米斜街3号
二十 白米斜街3号与闻一多遗属
二一 冯友兰在哲学斗争中的个人挣扎史
后记

章节摘录

一个哲学体系中关于宇宙、自然的理论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称为形上学,新理学有一个形上学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主要内容是所谓共相和殊相关系的问题。共相又称一般,殊相就是特殊式个别。如我们常说的“马”就是共相,是一般,而这个具体的黑马,那个具体的白马就是殊相,是个别。在逻辑学中把“马”的本质规定称作“马”这一概念的“内涵”,把世界上存在的这一个、那一个马都称作“马”这一概念的“外延”。 在古代希腊哲学中,柏拉图所代表的哲学认为,“马”并不仅仅是人的头脑中用来把握事物的概念,头脑中的概念是主观的,并不表示客观存在,而“马”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普遍性的存在,即共相。共相的说法表示一类事物共有的形式方面的规定。这种哲学又认为,事物都是模仿这些共相而成为实际事物的。如一个个美的事物之上有一个绝对的共相的“美”,美的事物是模仿了“美”而成其为美的事物的。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对事物进行了分析,提出事物的存在不仅有形式方面的规定,而且需要材料方面的基础。如一块砖,其形式为方,其材料为泥土,泥土又可以分析为形式与材料的结合,分析到最后不可再分析的那种无任何形式的材料,被称作“质料”,所以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由形式与质料共同构成的。 中国传统哲学中宋明时代的理学家也有类似的分析。他们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共同构成的,理是事物的所以然,气是事物的物质基础。朱熹的理学还提出,理在气先,即具体的事物都是理与气的结合,但就世界的本源来说,未有气时已先有理。就个体事物的产生来说,具体事物产生之先已有其理,这叫作“理在事上”。 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体系,简称为新理学,它继承了柏拉图哲学、朱熹哲学关于共相、殊相与理、气的看法。他学习哲学是通过逻辑学入门的,逻辑学内涵和外延的区分奠定了他思想的最初基础。到哥伦比亚大学后,通过学习西方哲学史,他了解到这实际也就是哲学上说的共相和殊相的问题。他认识到,具体事物是可感可见的,而共相是不可见的,共相根本不是感觉的对象,人只能感觉具体,不能感觉共相,共相只能通过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得来。如人见过一千棵树而得到“树”的概念,但这个树的概念并不是第一千零一棵树。对具体树的感知是感性认识,树的概念则是对树的共相的认识,是理性认识。哥伦比亚大学的新实在论学派继承了柏拉图主义,肯定共相的客观存在,并进而提出共相的存在与事物在时空之内的存在不同,是“超时空的潜存”。新实在论对冯友兰有更为直接的影响。 新理学提出,任何一个事物总是属于某一类的事物,而一类事物必有其所以为这一类的共相,其中包括这一类事物共有的规定性,有了这个规定性,此类事物才能与别类事物区别开来。新理学把一类事物所以为一类的规定性叫作“理”。如山有山之所以为山,而与水相区别,所以为山即山之理。山之所以为山的理不是这座山那座山所独有,而为一切山所共有。新理学认为,宇宙中所有的共相共同构成了一个形而上的理世界,理世界是客观的,是有,不是无,理的有是超时空的潜存。 新理学又提出,事物的规定性是使事物得以成为某类事物并与其他事物区别的本质,但仅有事物的规定性并不能导致事物的实际存在。事物的实际存在除了要有所以为该类事物的“理”外,还需要“所有以能存在者”,这个“所有以能存在者”近于希腊哲学的质料,新理学称为“气”。新理学强调,新理学的“气”与传统理学所说的“气”有所不同。传统理学的“气”往往指实际流行或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新理学的“气”则如质料一样,是思维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的结果,只是一个逻辑概念。 新理学重点讨论了理与事物的关系。认为事之理即事之所以为事者,也就是一切事物的所以然,一切事物必须“依照”事之理才成为实际的事物,一切具体的实际事物又称为“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器世界,于是新理学中的宇宙被一分为二,一个是形而上的理世界,又称“真际”,一个是形而下的器世界,又称“实际”,器世界中的事物都是依照理世界中的理才成其为实际的某类事物。器世界中某一类东西之所以成为某一类东西,是因为它依照了某一类东西之理。换言之,实际中的某一类东西就是真际中某一理的例证。 以实际事物为依照某理而成其实际事物,这一说法本身便意味着某理在某事之上、之先。新理学确实认为理在事先。早在1930年代初,冯友兰即提出“先有飞机之理,后有飞机”,就是说飞机发明制造以前,飞机之理已经存在;飞机发明之后,只是为真际中的飞机之理在实际中增添了例证。所以,一类事物之理可以无此类事物而有,必先于此类事物而有。真际(即理世界)所包括的理是完全无缺的,但这些理不一定在实际中都有例证。真际好比一个电影片子,实际好比一个放映出来的电影,电影片子已经包括了全部的电影。在放映时,片子才逐步显现出来,没有映现出来时,不等于片子中没有;映现出来的影像是片子的例证,是后于片子的。 理和气,理与事的先后,这些都是传统理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冯友兰把自己的体系称为“新理学”。他反复申明,新理学之为新,是“接着”传统理学讲的,而不是“照着”传统理学讲的,他认为,传统理学所说的理气理事,就是西方哲学讲的共相与殊相的问题,只是未使用西方人用的范畴,说得还不够明确,新理学就是以近代逻辑分析和新实在论的学说为基础,把传统理学没有讲明确的地方明确起来。 如果把冯友兰纯哲学的部分用形式和内容来分析,还应注意到,新理学的思想本质可归为新实在论,而其形式的表现则受近代逻辑分析方法的影响很大。这种方法提倡用“逻辑底”“形式底”讲哲学,使形上学命题不要像科学命题那样对实际事物有所肯定,而努力像逻辑命题那样对实际事物无所肯定,如形式逻辑肯定“若凡人皆有死,若甲是人,则甲必有死”,这一命题并不肯定主词存在,假令实际中没有人,实际之中没有甲,这个推论肯定还是真的。冯友兰认为西方哲学史中的形上学都是对实际有所肯定,所以经不起近代新逻辑的分析和批评,而中国哲学史上,从先秦的道家到唐代的禅宗,本来就有一种对于实际无所肯定的形上学,因而新理学不仅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也是接着道家讲形上学却不着形象的传统的“新统”。 P4-7

后记

如果编篡自己的作品不计在内,我平生只编过两本书,一本是《永远的清华园》,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另一本便是现在的《走近冯友兰》。我从清华园里走出来,走过漫长的人生道路,越来越走近冯友兰。 去年秋天,我在《哲学分析》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冯友兰先生是如何看待形式逻辑的》,作者陈晓平。文中记述的很平常的小事中,表现出一种境界。如作者写到他来我家看望冯先生,不需寒暄,谈话开始即问哲学问题;冯先生给予回答,三言两语他便恍然大悟,退出书房。主人也不问他来历,有问便答,答后由他自去。主客都处于一种超实际的境界中,大有晋人风度。陈来对冯友兰是深有了解的,近来接连读到他的几篇文章,觉得确实说得很清楚。香港理工大学翟志成研究冯学多年,这一篇文章《师不必贤于弟子——论胡适和冯友兰的两本中国哲学史》许多人说好,我读后真也有一种猛省的感觉。我想,这些文章应该让更多人读到。 一次,见报上有关于1957年中国哲学史讨论会的记载,想多知道一些。和牟钟鉴讨论,他提出了孔繁的文章《为“抽象继承法”正名》,又引出余敦康的《冯友兰先生关于传统与现代化的思考》一文,这篇文章对冯学研究有极重要意义,值得人深思。这些文章已发表了十来年,而我现在才知道它们的存在。 怎样不让好文章淹没,让更多的人读到它们,将它们收集起来汇编成书是一个好办法。 于是,我便着手编这本《走近冯友兰》。我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让人们多了解一些史实,把真实留在历史的长河中。我知道自己的声音很微弱,但是我要说出自己的话,并让有意义的文字更为流传。在此期间,陈晓平又写了《李约瑟问题与冯友兰问题》,这是一个大家都关心也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余敦康又写了《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蒙培元写了《关于树立一个对立面》;他们两位都是那一段历史的亲历者。翟志成写了《冯友兰学思历程述要》。这几篇文章均为初次发表。 整个编纂的过程仍是蚂蚁衔沙,一点一点堆积起来,成了现在的模样。而我自己也对冯友兰有了更深的了解,觉得离父亲更近了。我深深感到父亲对祖国和祖国文化的热爱,他为“阐旧邦以辅新命”所作的毕生努力令人泪下。他要把祖国文化中最优秀的有用的东西挖掘出来,成为现代化的营养,使我们的国家成为有旧根基又有新成就的亘古亘今的伟大国家。他的使命是伟大的神圣的。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健康细胞,只有身心健康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苏东坡的《留侯论》中有句云:“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父亲就是这样,各项运动榨不死他,诽谤、攻击毒不死他,谩骂谣言压不死他。他活下来,不仅“照着讲”,研究中国哲学史,使人得见往圣先贤的思想的本来面目;还要“接着讲”,写哲学创作,创造新文化。在没有任何言语空间的时代,也要从砖缝里冒出一点点生命的绿色。 父亲有幸。世上有不少明白人,他们有睿智的哲学头脑,清醒的社会眼光,不随波逐流,忠实于自己的研究。他们理解他,写了这些好文章。我有责任把这些文章编辑成书,让它们流传下去。我以为这是除我的写作之外,最大的最有意义的工作。这也是我对中国文化在尽力。 因健康关系,这些年我做任何事几乎都是做做停停,编这本书也是如此。然而终于编成了。首先要感谢的是作者,这是不待言的。编辑过程中,得到牟钟鉴的很多具体帮助,还有陈来的意见,他的博士生赵金刚做了许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出版过《解析冯友兰》《追忆冯友兰》,收集了一些文章,现在又出《走近冯友兰》,可谓有出版关于冯著研究的传统。本书的责编吴超,便是《旧事与新说》的责编。对于这一切,我心中充满了感谢,而且有一种说不出的安慰。 据了解,近十年来有一百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冯友兰的著作,可见有相当的读者。也许这本《走近冯友兰》能够对读懂冯学有所帮助。 1995年,世界哲学大会为冯友兰百年诞辰在双年会上举行了纪念活动,我有一个发言,最后一句是“冯友兰不是孤独的”。 现在我要再说一遍: “冯友兰不是孤独的。” 附记:文中提到的学者,本来都有或教授或先生的称谓,他们提意见说:“以你现在的年纪,对谁都可以直呼其名,不用这样罗唆。”再看看果然累赘,便简化了。我素以小字辈自居,不料。不知不觉间已成为“老人家”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通过编辑此书,我自己也对冯友兰有了更深的了解,觉得离父亲更近了。 冯钟璞 冯友兰自己正是用生命来写作,以他的全部精神生命来传延人类永恒智慧的真火,他的哲学与文化思考是20世纪中国思想财富的重要一环。 陈 来 身为当代中国声名最著、影响最广的首席哲学家,冯友兰一贯以新道统的建构者而自肯、自信和自任,并自觉对国家民族肩负着极其特殊和极其重要的历史责任。 翟志成


编辑推荐

冯友兰,字芝生,1895年生于唐河县祁仪镇一个书香之家。他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去世后,年幼的冯友兰在母亲教育下成长,私塾基础良好。 《走近冯友兰》由冯钟璞编著,初冬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鸿词大儒、耆宿名流,一时间汇聚在石柱山下、唐河之滨,参加冯友兰纪念馆落成典礼,纪念冯友兰先生116周年诞辰,人们津津乐道着冯先生的杰出成就、道德文章,抒发着对这位世纪哲人的盛赞与钦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走近冯友兰 PDF格式下载



不U错。尤其《走近冯友兰》超喜欢


人们对冯先生的认识越来越真实了,冯先生的学术价值还有待有识之士去深挖。


虽说是有关文章的辑录,但对于刚开始研读冯先生著作的我仍然很有用,方便不少。


有助于了解一代大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