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共党史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共党史  

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页数:

213  

字数:

188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1978年底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继续推向前进的。

内容概要

本书为《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系》中的一本,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作了简要而全面的回顾,认真总结和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本书分为六章,历史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改革走向深入与治理整顿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3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启动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的伟大革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探索了一条真正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历史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历史转折的前奏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 三、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 四、改革开放的起步和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初冲击 五、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第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一、党的十二大和实现小康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初步形成 二、提出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 三、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五、外交、国防战略的调整与“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 六、整顿党的组织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第三章 改革走向深入与治理整顿的实施 一、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国民经济跃上新台阶与治理整顿的初步实施 三、平息国内政治风波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建立 四、加强党的领导与密切党群联系 五、开展睦邻外交和打破西方“制裁” 六、治理整顿的完成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党的十四大的召开 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三、成功实施宏观调控与制定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四、努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五、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六、香港、澳门回归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世纪 一、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二、继续深化改革与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三、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四、推进军队、国防现代化和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第六章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小康目标总体实现 二、党的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领的制定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继续推进军队国防建设、外交工作和祖国统一大业 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六、党的十七大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前进结束语后记

章节摘录

  文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应当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全新课题。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党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过程中,主要是学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验,实行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领导体制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上述体制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迅速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但也暴露出过于集中统一、不利于充分发挥地方、基层和个人积极性等缺陷。1956年,毛泽东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和借鉴苏联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注意的十大关系,其中强调: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外国经验一定要同本国实际相结合;要从经济工作各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从这时起,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长期探索。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党在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辉煌成就,又留下了深刻教训。一方面,党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由于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由于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经验,使党在探索过程中难以避免曲折,先后发生了一系列严重失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错误。  从1956年到1976年,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犯了扩大化的错误,没有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工作重点及时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二是在经济建设速度问题上一再急于求成,违背了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产生这些失误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办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们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毛泽东    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  ——邓小平    近年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相当一部分同志对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的历史不是很熟悉甚至很不熟悉,有的同志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不太熟悉,这就更需要自觉地用这些历史的实践经验来提高和丰富自己。   ——江泽民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锦涛


编辑推荐

  历史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走向深入与治理整顿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 PDF格式下载



全面简洁介绍中国***历史,值得一读


30年的风雨,涵盖在一本书中,尚有些简,但是不影响该书是一本不错的普及读物。


书很好,物有所值。赞!


书写的很详细,排版、包装也很不错,送货速度也很快


比较满意,买家诚信度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