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祠回忆录
2012-1
张耀祠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2-01出版)
张耀祠
222
无
许多同志要我写点回忆录,说:把你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期间所知道的事写出来,让后人看一看。我的水平很有限,现仅凭自己的记忆,将一些片段回忆整理出来。因为时间久了,有的内容和时间不一定很准确。但所写的都是我在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期间所经历过的事情。 毛泽东主席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全国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他始终不渝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坚定顽强的革命意志,强烈的责任感,不顾个人安危,日以继夜地坚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毛泽东同志与他的战友们亲密合作,团结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残酷的武装斗争,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赶走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蒋介石反动集团,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云集30万群众,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卓越领导者。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毛泽东的一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光辉的一生。他全心全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奋斗了一生,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实现了他的伟大理想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没有他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新中国!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是永存的!中国人民永远怀念毛泽东主席! 张耀祠 2008年4月修订稿
毛泽东主席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全国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他始终不渝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坚定顽强的革命意志,强烈的责任感,不顾个人安危,日以继夜地坚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毛泽东同志与他的战友们亲密合作,团结全党、全军和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残酷的武装斗争,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赶走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蒋介石反动集团,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1949年1 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云集30万群众,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卓越领导者。
张耀祠,1916年2月5日(中华民国五年正月初三)出生于江西雩都(今于都)县葛坳乡新安子村一个贫农家庭。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历任儿童团长。少先队大队长、乡共青团支部书记,中央政府警卫连战士、红八军团保卫局侦察科科员,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副官、招待所主任、中央党校学员、延安中央政治教导大队第三中队队长、中央警备团政治处组织干事、保卫干事、司令部第一参谋、组织股副股长、供给处副主任、营政治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央警备团政治处主任、十二大队政治委员、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纵队第二量副政治委员、公安部第九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1969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警卫局第一副局长。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40多年。1979年任成都军区副参谋长,1983年离休。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张耀祠回忆毛泽东》等。
前言 第一章走进中南海 一、组建8341部队 二、我1933年参加红军站第一班哨,就在瑞金毛主席住所门口 三、南巡中毛主席同我的一次谈话 四、毛主席站在板凳上即席讲话 五、从雪山草地走向新中国诞生 六、撤离延安,进驻北京 第二章毛泽东在滴水洞的前后行踪 一、在杭州,叶群密告罗瑞卿总参谋长的状 二、《二月提纲》收发内情 三、传说中的“西方山洞” 四、毛泽东走进“西方山洞” 五、毛泽东在滴水洞思考什么? 六、唯一的外出,离住所只有300米远 七、“又要到白云黄鹤的地方了” 第三章毛泽东组织警卫战士搞农村调查工作 一、毛泽东对一中队同志的一次讲话 二、毛主席请吃晚饭 三、“不能让他吃大了肚子,叫他吐出来!” 四、自己调查的东西自己写 第四章毛泽东挥臂搏击大江大海狂涛 一、击浪北戴河大海 二、突然提出游珠江 三、初试长江水 四、“可能是在捞宝吧?” 五、先后13次畅游长江 六、与赫鲁晓夫一起游泳 第五章亲历庐山会议与九一三事件 一、庐山骤起风云 二、庐山真面目 三、毛泽东主席南巡 四、毛泽东主席闯险关 五、林立衡:“向张耀祠副主任报告,要保卫好毛主席” 六、江青要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党章 七、毛主席说:“你接触林彪才两次,我和他的来往比你多” 第六章粉碎“四人帮”的斗争 一、江青对待毛泽东的健康,态度非常恶劣 二、毛泽东主席突然休克 三、江青为自己的后路做准备 四、三箭齐发,只瞄一箭 五、毛泽东最反对拉帮结派 六、江青伸手要官要权 七、穷于心计抓军权 八、江青大闹政治局会议 九、我负责一个行动小组抓江青 第七章毛泽东生活拾趣 一、“来来来,我们比一比手劲” 二、风雨无阻爬山锻炼身体 三、朴素的生活 四、打球也要讲友谊讲团结 第八章毛泽东对人对事对子女 一、毛泽东主席参加军人大会 二、毛泽东约请彭德怀谈话 三、“朱毛是分不开的嘛!” 四、1966年、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情况 五、毛主席说:“你们比我的儿女都好”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一、组建8341部队 1953年,中南海。 5月的一天,中央警卫师政委张廷桢通知我说:“汪东兴同志有事找你,你上午去中南海。”我当时是中央警卫师副政委,我想找我会有什么事呢?我到了中南海汪东兴局长办公室,他当时是中央公安部九局局长(注: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汪局长对我说:“中央决定成立中央警卫团,负责保卫党中央领导核心,保卫五大书记,住中南海内的政治局委员和住在中南海内党、政、军领导机关及住玉泉山、新六所中央领导同志和机关的安全任务。” “现在调你来中央公安部九局任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 我说:“中央警卫团是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安全。这项任务很艰巨,责任重大,我怕完不成任务,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最好另选别的同志来吧。” 汪局长说:“上级已决定了,不要变了,你快点来吧,把中央警卫团组建好。” 我到职后,同中央警卫师一团团司令部机关同志们一道,一方面做好保卫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的安全,完成好保卫政治局委员和党、政、军机关、玉泉山、新六所首长和机关的安全任务;一方面组建834l部队。1953年5月上旬,以中央警卫9币一团机关、部队为基础(一团的前身是延安中央警备团,这个团的干部资历比较老,部队军政素质也好),全团干部战士作了些调整,不够的从别的部队选调了一部分。中央警卫团按照编制组建起来了,这样,任务交接完了,部队也组建好了。 我们向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了报告。按编制序列,中央警卫团的代号为8341部队。机关对外联系工作,干部、战士写家信与亲朋、好友通信往来,都用8341部队的代号,不用中央警卫团的番号对外,以利保密。 8341部队的代号就是这样来的,而并非像社会上传说的那样神,说什么“开国大典后,毛泽东派人访老道,老道写了‘8341’四个字,毛泽东不详其意,就把它作为自己警卫部队的番号。直到毛泽东逝世后,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个数字有两个预示,一个预示毛泽东活到83岁,一个预示毛泽东在位41年。”细一推算,毛泽东确已活到83岁,从遵义会议到毛泽东去世也是41年。如果把“834.1”这个代号分为两个数字来理解,纯粹是一个巧合,绝不是什么老道的灵验。毛泽东压根儿就没有派什么人去访过什么老道。 8341部队的建制是归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领导,警卫任务是归中央公安部九局领导,时任中央公安部部长的是罗瑞卿。 1953年6月9日,在中南海团部会议室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议,我在会上宣布了中央警卫团的成立。根据上级决定由我兼任中央警卫团团长,杨德中为中央警卫团政治委员,张宏为副团长兼团司令部参谋长,王化宇为团副政治委员兼团政治部主任,王连龙为团政治部副主任,周广益为团后勤部部长,程会仔为团后勤部副部长。宣布了团的编制,传达了九局汪东兴局长对中央警卫团确保党中央和毛主席安全任务的指示和要求。
199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20周年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写的回忆毛泽东主席的书。不少同志看后说:“写得少了一点,希望我能多写一点。” 我经过这十几年反复回忆,又想起和搜集了不少重要资料,现补充上了。如第一章的第六节:“撤离延安,进驻北京”,是重写的,增加的资料最多,量也较大。同时对全书作了一些重要修订,由中共党史出版社重新出版,敬献给毛主席诞辰11 5周年,谨向他老人家表示无尽的思念和崇高的敬意! 由于历史久远及我的水平有限,书里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其中所有的资料全是真实的。恳请读者多提宝贵的批评意见。 在红军后代、资深编审鱼汲胜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本书得以再次修订出版,特致感谢。
《张耀祠回忆录: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作者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警卫局第一副局长等职,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40多年。《张耀祠回忆录: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以回忆录的方式,记述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