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
2010-9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宗守云
293
302000
无
量词是汉藏语系诸语言所具有的、颇具语言类型特点的准粘着性实词,其性质、功能、特征和用法等,都颇具有研究价值。然而,多年来,汉语量词研究的重点几乎都在一些个体量词上,尤其是常用的名量词上,对于其中比较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类——集合量词,关注就少得多。迄今为止,即使有一些零星的研究,也不是很深人,更遑论系统、全面的探索了。有鉴于此,本书作者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等理论为基础,采用总体讨论、内部比较、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集合量词展开了全方位的探讨、比较与辨析。 本书既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还在考博之前,宗守云就在广西师范大学申请到了这一重要的国家课题,并开始着手对集合量词展开前期研究。200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鉴于科研的时间、精力和条件,我们从一开始就商定,博士论文的撰写与国家项目的完成,紧密结合起来。在此后的三年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切磋与商量。作为导师,我非常清楚,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的借鉴、材料的搜集到构架的搭建、观点的论证,作者克服了大量的困难,花费了巨大的心血! 后记 2004年,我申报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获得立项批准。2005年,我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语法学家张谊生先生。为了集中时间和精力研究一个问题,我想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合并起来做,并征求了导师张谊生的意见,张谊生老师非常理解我的想法,于是我开始了这个课题的研究。这项研究从2004年着手准备,到2005年开始写作,再到2007年年底最终完成。2008年,我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2009年初,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结项。这项研究算是暂时打上一个句号。 在本书付梓之际,我要感谢导师张谊生先生。这项研究从构思到写作,从初稿到修改,从完稿到发表,都得到了张谊生老师的热忱关怀。我的论文初稿全部做完后交给张老师,他用了很长时间才看完,几乎是字斟句酌地看完的,初稿上面写满了评语和批注,全部算来有数千甚至上万字,可以说,本文虽然是我完成的,但也凝聚着张老师的大量心血!博士毕业后,张老师又极力促成我调动到上海师范大学工作,不但在学术上关心和支持我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生活上也照顾有加,感激之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完全的。
本书以总说与分论为研究模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集合量词的系统性研究。作者首先对集合量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作了概述,又进一步阐明了集合量词的定义、性质、范围和类别。在此基础上,对集合量词的组合与重叠现象作了详尽的考察。下篇是集合量词的个别性研究。作者分别对双数量词、“行”状量词、“叠”状量词的内部差异作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接着又对“批”和“群”、“组”和“套”、“丛”和“簇”、“束”和“捆”四组集合量词作了多角度的辨析,揭示了一系列集合量词的使用规律。最后,作者还从范畴化角度对“副、串、堆、包、把、束”六个集合量词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分析。
序引言上篇 集合量词的系统性研究 第一章 理论与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定位与区分 第一节 定位:集合量词的定义,性质、范围和类别 第二节 区分:典型集合量词与非典型集合量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合与重叠 第一节 “数词+集合量词”格式 第二节 “数词+形容词+集合量词”格式 第三节 “成+集合量词”格式 第四节 集合量词重叠的认知分析 本章小结下篇 集合量词的个别性研究 第四章 系列相关集合量词的差异研究 第一节 双数集合量词的性质差异 第二节 “行”状集合量词的排列差异 第三节 “叠”状集合量词的过程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对相近集合量词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 “批”和“群”——有序和无序 第二节 “组”和“套”——组合和配套 第三节 “丛”和“簇”——高大和矮小 第四节 “束”和“捆”——细长和粗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单一集合量词的范畴化研究 第一节 “副”——以相配义为基础 第二节 “串”——以连贯义为基础 第三节 “堆”——以堆积义为基础 第四节 “把”——以抓持义为基础 第五节 “包”——以包裹义为基础 第六节 “束”——以束缚义为基础 本章小结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量词“挂”来源于动词“挂”。“挂”本义为“涂抹”,又引申指“悬挂”,再引申指“钩挂”(谷衍奎2003),最后才发展出量词的意义。根据“挂”的历时发展和现时运用的情况看,那些表示“悬挂”意义,尤其是“人工悬挂”意义的“一挂NP”位于“挂”范畴中心,是“挂”范畴的原型成员,包括“一挂鞭炮,一挂纸钱,一挂髯口,一挂珠帘”等。这些原型成员都是通过“悬挂”实现其功能的,“鞭炮”一般是悬挂着燃放的,“纸钱”一般是悬挂着烧化的,“髯口”是悬挂在耳朵上的,“珠帘”是悬挂在门窗上的。“挂”范畴从原型成员开始进行扩展,首先扩展到“自然悬挂”之物,如“一挂葡萄,一挂香蕉”等,其扩展动因是隐喻,人工悬挂之物与自然悬挂之物在悬挂状态上具有相似性。“挂”范畴继续扩展,由“悬挂”之物而扩展到“钩挂”之物,或者说由垂直悬挂扩展到横向钩挂,如“一挂白帆,一挂马车,一挂碌碡”等。其扩展动因既包含了隐喻,也包含了转喻。一方面,悬挂和钩挂在连接方式上具有相似性,这是隐喻促动;另一方面,白帆和桅杆钩挂成为一个整体,马车和牲口钩挂成为一个整体,碌碡和拉者钩挂成为一个整体。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