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典故80美例

刘岳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

刘岳  

页数:

16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择取故宫博物院的80件精美文物,结合中国历史典故中的神话传说,图文对照,为读者讲述了80个瑰丽多彩的历史故事。内容涉及文人雅士的风雅清逸,普通百姓的纯洁爱情、对福禄寿的梦寐以求,以及宗教信仰中伟大神祗的神通灵异,这些主题基本上都与民众乐于接受的吉祥寓意息息相关,引导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细细欣赏与品鉴艺术作品。

作者简介

刘岳,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就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曾参与编写《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多个分卷;撰有《繁花落尽——明清工艺拾零》 (文物出版社,2004)等书;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导言上篇 历史故事与传说 01 许由洗耳 02 大禹治水 03 伯夷叔齐 04 高山流水 05 干将莫邪 06 叔敖斩蛇 07 临潼斗宝 08 子路问津 09 宁戚饭牛 10 一鸣惊人 11 夷门访监 12 毛遂自荐 13 博浪飞椎 14 陈平分肉 15 商山四皓 16 曼倩偷桃 17 苏武牧羊 18 昭君出塞 19 冯媛挡熊 20 严陵垂钓 21 弘农渡虎 22 举案齐眉 23 三顾茅庐 24 水淹七军 25 空城计 26 竹林七贤 27 兰亭修禊 28 羲之爱鹅 29 东山再起 30 淝水之战 31 虎溪三笑 32 世外桃源 33 风尘三侠  34 十八学士 35 便桥会盟 36 萧翼赚兰亭 37 柳毅传书 38 太白醉酒 39 七子八婿 40 会昌九老 41 待月西厢 42 杜秋娘 43 五子登科 44 雪夜访普 45 梅妻鹤子 46 西园雅集 47 夜游赤壁 48 倪瓒爱洁下篇 宗教人物与神话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上篇 历史故事与传说  01 许由洗耳  上古有位贤人叫许由,他品格端方,淡泊名利,赢得了帝尧的尊重,不仅多次向他请教处世为君之道,甚至想要把首领之位禅让给他。许由不但不接受,而且逃到颍水之滨的箕山脚下隐居。后来,尧又想委任他做九州长,结果不等传达的人说完,许由就忙不迭地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意让这种世俗的声音玷污了自己的清听。此时,他的隐士朋友巢父正好牵牛经过,闻听此事后,语带讥诮地说:“你如果一直居于深山,不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做,只是故作清高,沽名钓誉罢了,我还怕这水被你污染,牛喝了会害病呢!”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饮水去了。  巢父的话揭示了隐士的悖论:真正的隐士注定无名,早已湮灭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的“隐士”大多只是虚构或表演给世人看的。至于那些宣扬隐逸精神的士人,多是将其视为处世策略,他们向往的还是“道隐则隐,道显则显”的潇洒境界。  许由洗耳的故事能够被后世传诵,关键在于它反映了文人对政治的复杂情感——既希望得到权力的眷顾,又不愿意放弃独立的人格。同时,还表明了一种姿态,即使是被儒家看作黄金时代的尧舜治世,也不能羁绊文人高洁的心灵,更遑论其他时代了。因此,“许由洗耳”为各种艺术作品广泛引用,虽然表现手法各有不同,但都着重以“洗耳”表明文人的高洁和自爱。  02 大禹治水  相传上古时,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水灾,随之而来的还有猛兽肆虐,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就派遣鲧负责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使用了从天帝那儿得到的宝物“息壤”,但因为他只采用堵塞的办法,不但没有治好洪水,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这时,舜接替尧为首领,经过亲自考察,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传说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就从他腹中生出,并继承父志。禹改变策略,用疏道的办法,开渠排水浚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据传,当大禹来到河南洛阳时,发现有座高山,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水流的去路。禹决定集中人力,在群山中开道。在艰辛的劳作中,禹始终身先士卒,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脚趾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在他的带动下,山道打开,洪水倾泻,江河从此畅通。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治水终于成功,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了。禹也获得了崇高的威望,被尊称为大禹,舜也把首领位置禅让给了他。  大禹治水的功绩为历代所传颂,中国各地都有关于他的遗迹和轶闻。在造型艺术中,大禹治水也是常见的表现题材,早在汉代画像石上,就可以看到禹的形象。


编辑推荐

  80件精美文物,诉说80个精彩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典故80美例 PDF格式下载



美文配美图,有种逛博物馆的感觉。印刷精美,文章轻松。是一本纯消遣的作品。


从图书馆先看到这本书,还期到了,决定买.
用精美的工艺美术品讲故事,故事又鲜活,又生动.还有一些民间传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难得.


我已经看过15个典故了,图片也很好看。就是字小点。语言还很优美


印刷很精美,故事配的是历代的名画,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顺便给孩子养养眼。值得给孩子买。


里面的画很多以前都看过但不知所云,通过这本书才了解了。


插图很漂亮
很精致
喜欢


儿子睡前读物,很好


书的页面排版都很精美!内容也很有意义,赞一个!


精炼间断的故事


看到最后 你似乎只想说一句话 你的学都白上了 看得越多 感觉自己越欠缺


一般,就是一个故事和一幅它的图片...


  
  
  去欧洲的时候
  当我以东方面孔出现的时候
  好多人会以为我是日本人或者越南人
  大概是在欧洲
  这两个国家的浅色东方面孔比较多吧
  (印度人也很多,但是实在太好辨认了)
  
  但是当我接触到日本人和越南人的时候
  会发现中国人和他们的截然不同
  因为我无法反观到自己
  所以只能说日本人和越南人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对他们国家文化的熏染的痕迹
  那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仔细辨别却又截然不同
  看到源自中国的文化与传统
  在别的国家光华灿烂
  在如今的中国却失去了优雅
  让人情何以堪
  
  这本书里面的小故事
  不是成语故事
  但都是在中华文化中非常有名的故事
  有名到这些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画到了画作里面
  刻到了笔筒上
  绣到了扇面上
  看完之后
  不禁会感叹古人虽然不同但却拧在一起而形成的中华文化
  更会惊讶于无论是皇家还是平民,日常用品上的图案、文字
  那都是有讲究有出处的
  不是为了装可爱或者看起来好看
  而随便画的
  这些可是那些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越南、韩国等等国家学不去的
  
  如今看到市场上
  都是为了可爱和好看
  而到处充斥着的流行文化商品
  这些商品上的图案或者配色
  根本就只是为了潮流而做出来的
  古人生活中的优雅呢
  也许只能尘封在
  一则又一则优美的故事里
  只能沉睡在
  一幅又一幅精美的画卷中了
  
  
  
  
  
  
  
  


  本书所选图片均为故宫博物院珍藏文物,多为明清700年来大家墨宝及收藏,这些文物中或赋色鲜艳又不失雅致之气,或只寥寥数笔突显清幽淡雅,件件皆为精品,创作者构思巧妙,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再配以清幽的山水以怡情。


  整本都是精装彩色铜版纸质,拿在手里非常有分量,而且印刷文物图片色彩很好,里面精选的都是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人物,多数是字画,少量瓷器,木雕,玉雕。每件介绍言简意赅,无赘言。除了文学用典,艺术上的“用典”更为直观,视觉性更强,作为了解还是很好的。不是我们主观上那种带图必定为少儿读物所指的,其中很多典故人们有耳闻却无法说出真正含义,此书正是借图表意,欣赏美图来了解典故。虽然价钱也不菲,但绝对是物有所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