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语作为二语的得字句习得研究

邓小宁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

邓小宁  

页数:

205  

字数:

172000  

内容概要

  介语系统的20类句式,详尽描述出其正确句式的习得情况,分析了偏误句式的产出机制,并从句法、语义、语用几个方面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了分类,评价并解释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又通过对国内出版的影响较大的六套教材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四部大纲的考察和分析,联系二语者的偏误,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意义、范围及对象
 1.2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得”字句的研究评述
 2.1“得”的来源、定性及补语的名称与分类
 2.2“得”字句的句法结构
 2.3“得”字句的句法特点
 2.4“得”字句的语义研究
 2.5具体句式研究
 2.6汉外对比及习得研究
 2.7其他角度的研究
第三章“得”字句的限制条件
 3.0引言
 3.1“得”字句的语义限制
 3.2“得”后补语转换成状语的限制
 3.3重动句与前受事句的限制条件
第四章 中介语“得”字句的总体研究
 4.1中介语“得”字句的句式
 4.2本族语与中介语各句式的分布
 4.3各句式习得情况分析
 4.4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得”字句的习得比较
第五章 重动句中段的习得考察
 5.0引言
 5.1自然语料与语言测试
 5.2中介语中V2的变异
 5.3余论
第六章 重动句前受事句习得比较
 6.0引言
 6.1对自然语料的考察
 6.2语法测试相关分析
 6.3影响两种句式习得的因素
第七章 偏误分析
 7.1句法偏误
 7.2语义偏误
 7.3语用偏误
第八章 “得”字句的教学研究
 8.1各句式的习得顺序
 8.2对教材、大纲的考察及教学建议
 8.3“得”字句句式的选取与排序
参考文献
附录1(测试题)
附录2(中介语语料)

章节摘录

  限制都一一介绍给学习者(这样做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教材编写者应该意识到,只需要加上一句说明就可以减少学习者出错的几率。这样做当然是有价值的,可以使我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8.2.2.3.2时体  除了e、f教材外,其余教材在介绍“得”字句时,都说“得”前的动作行为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或者经常发生的,b教材还补充说明正在进行的也可用。教材里这样注释本来无可厚非。二语教学中,尤其是在初级阶段的教学,自然应该把最常用、最不容易出现偏误的句式教授给学习者。可是在c、d这两套教材里却出现与注释不符的例句,如:“你骑得快一点儿,我们骑得慢一点儿,一个钟头就到了。”“他让我朗读得慢一点。”“你写得整齐一点儿,行不行?”这些句子显然都是表示未然的,它的使用是有条件的(详见第七章 7.2.3)。碰到这样的句子,语言敏感的学习者也许就会对教材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如果语言教师照本宣科,不加思考,面对学习者的质疑,一定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师的威望也会受到破坏。  因此,教材编写者须特别谨慎,除了要注意注释准确、科学外,还要切忌课文里的注释与课文或练习里的例句自相矛盾,否则会令学习者无所.适从。  8.2.2.4语用条件及语用功能  通过考察教材我们发现,现存教材普遍存在对语言项的语用条件重视不够的问题。当然,要把所有语言项的所有句式的语用条件都讲得清清楚楚是不可能的。但是当教材里,尤其是在语法注释里,出现一些同义句式时,我们就很难回避语用的问题了。因为即使你想回避,学习主动的学生也会提出来的。例如a教材的语法注释里提到“为了强调宾语或者当宾语比较复杂时,可以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边或主语的前边。”可是我们觉得这样的注释太抽象,什么叫“强调”,学生一般都会感到很茫然。因此,仅有注释仍不够,应该在练习里设计一些情景,让学习者在语境里体会宾语提前和不提前的细微差别。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汉语作为二语的得字句习得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