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2010-4
新世界出版社
赵启正,(美)奈斯比特
231
无
我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大趋势》“认识”奈斯比特先生的。迟至2000年,我才在北京幸会了奈斯比特先生和他的极富才智的夫人多丽丝。2009年5月,他们在写作《中国大趋势》时,曾把他们提出的“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的构思告诉我,并真诚地请我提意见。他们作为美国人和欧洲人(多丽丝是说德语的奥地利人),以他们的文化背景,从海量的、杂乱无章和充斥着矛盾的关于中国的信息中提炼出了这八大支柱,让我不仅顿感惊异,而且颇为钦佩。我若在瞬间提出意见,不仅是鲁莽的,而且担心因为掺入了我的中国式观点,会影响他们非中国式的表述。于是,我表示,这八大支柱中国人是能理解的,也符合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发展的事实,事实是他们的写作——更准确地说是研究(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的基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理念、政策、实践和结果被称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或“中国案例”,然而,通过世界各种媒体所呈现的中国差异极大。
一位是有着“中国形象大师”、“中国公关领袖”美誉的赵启正先生,一位是写过超级畅销书《大趋势》的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先生,这样两位在东西方拥有强势话语权的人物在一起坦诚交流,就中国发展模式及世界未来走向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他们的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也是目前公众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例如:中国的迅速崛起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西方社会总是喜欢将自己的价值观像外套一样强加于别的国家?中国经济的成功真的令西方人嫉妒并害怕吗?西方的横向结构与中国的纵向民主究竟有着什么本质区别?针对这些问题,两位文化背景不同、信仰价值观迥异的东西方代表人物作出了自己的阐释。他们的思想、观点时有冲突,表述方式也颇多差异,甚至他们的幽默也是各异其趣,但也因此使得这几场智慧对答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赵启正,1940年出生于北京。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物理专业。在科研、设计和生产部门工作20年,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历任上海市副市长兼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等。现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和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
出版的著作有: 《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2005), 《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 (2005)、 《向世界说明中国(续编)——赵启正的沟通艺术》 (2006)、 《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 (与路易,帕罗合著,2006)、《浦东逻辑——浦东开发和经济全球化》(2007),《浦东奇迹》(与邵煜栋合著,2007)、《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2007)、 《与世界对话——赵启正演讲录》(英文版,2009)等。其中有的已被译为英、日、西班牙、俄、德和韩文。
第一部分 关于中国模式第二部分 关于世界对中国的认识第三部分 如何讲好中国的故事第四部分 关于科学、教育和知识产权第五部分 中国向何处去?附录一 赵启正历年精彩言论概览附录二 奈斯比特三大预测名著精要附录三 启正印象附录四 奈斯比特夫妇印象记
多丽丝问了我一个近乎哲学性的问题(我一向认为以德语为母语的人往往擅长哲学思考):表述中国的社会制度能不能像表述西方社会制度那样的简明?我承认,表述中国社会制度的确需用较多的语句,其理由是:西方社会制度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60余年,实行改革开放甚至只有30余年的历史,因此,解释中国就不得不说较长的话。当然也有缺点,比如:如何对执政党和政府有更好的监督?如何克服不断发生的腐败?这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个挑战。但是我们不回避这个问题。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严惩已发生的违法行为;二、改善、加强现有的监督机制;三、更加透明化。我们既做历史性的纵向观察,也做世界性的横向比较。毫无疑问,比较是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多:还是回到民主的话题。您刚才讲的不仅是很好地帮助西方了解中国的例子,实际上对中国人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很有效。我们的建议是:中国不仅需要向外部世界推销中国,也要向内部——中国人自己进行推销。我昨天曾和一个中国年轻人聊天,我问他:“你怎么看待中国的体制?”他马上说:“不自由。”然后我就给他画了一个图,中国模式与西方民主的对比,西方有党派,有A党有B党。他马上就说:“那好啊,可以自由选择了。”然后我就告诉他,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两个党派之间会相互攻讦、相互掣肘、相互指责。这样可能会带来许多负面的结果。实际上,即使在中国,也有许多人不知道中国这套体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种种好处。它好就好在认准了就能够大胆地向前走,不争论,不耗费时间。这就和我们写书一样,我们两人要是彼此相争不下,可能这书就写不出来了。所以说中国的这套体制是一个很高效的体制。大家如果能和谐相处,就会有很高的产出。奈:我们应该提一下那个年轻人最后说的一句话,他说:“如果你认为自己一贯正确,你还要学什么呢?”该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就是说不一定永远正确,但总是在尽全力为人民谋福利。给人们这样一种印象就可以了。即使犯了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的愿望是好的。如果能够达成这种共识,那我觉得这个基础就比西方的民主更好。赵:这是很有说服力的见解,不仅对年轻人是有效的,对我也有某种启发。从中国的历史背景和中国的现实状态看,中国适合这种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西方的制度或其他类型的制度都是各自的选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两党制或多党制下的选举实际上没有起到民主理想的效果,而成了满足选民民主要求的安慰剂。一个例子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选举了兴登堡①为总统,他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将军。他在开总统会议的时候会突然说出与一战战局有关的话,说他的军团要调到哪里去,大家很吃惊;但是希特勒很高兴,因为兴登堡完全可以被他控制。这样的事就算历史上偶尔发生一次,代价也是很大的,即使几十年或100年发生一次,代价也是很大的。这并不意味着我反对别的国家的两党制,我不是别的国家的选民,我只是说它不适合中国。至于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自己历史上所犯的错误,不仅勇于承认,还多次以党的决议的方式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并公布于众。
很显然,中国已经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要让不同历史、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我们必须努力同世界各种文明、外国各界朋友,平等对话,友好交流,求得更多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话中国模式》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希望获得成功。 ——柳斌杰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事件之一。《对话中国模式》通过中西方不同文化问生动而理性的对话,为读者提供了观察、理解今日中国的一个独特的新视角。 ——铁凝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话语体系、不同社会经历的三位作者,通过对话这一方式,对中国过去50年经历的道路及其走向所作的哲学思考和跨文化的解读、交流,将为更深刻、全面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提供丰富的启迪和十分有价值的思考方向。 ——周明伟 中国外文局局长这是一个未来学家和一个敢讲真话、有人情味的中国官员之间的真诚对话。讲好中国故事,是世界接纳中国的前提。这两位故事高手的对话教给了我们好的方法:一、必须真实;二、生动耐听;三、共通的观念;四、人性的尊严;五、局外人的视角;六、非敌意。故事好讲,让别人爱听不容易,得到对方的重视与响应更不容易。 ——刘长乐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政治经验和人生经历都十分丰富的两位智者,用诙谐的语言、生动的比喻、闪光的思想,为我们刻画了“中国模式”。赵启正先生愿意用更为贴切的“中国案例”的提法,说明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还要继续探索。这代表了许多中国人的共同希望,也会受到外部世界的广泛欢迎。 ——王缉思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当今世界有两种发展模式,西方的和中国的,但我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更好。中国是一辆跑得更快、性能更优的列车”。 ——约翰·奈斯比特
《对话中国模式》:中国公共外交力推者赵启正与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首度思想碰撞。纵论天下大势洞察时代先机柳斌杰(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周明伟(中国外文局局长)、铁凝(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刘长乐(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倾情推荐。)
无
期待中有些失望。
并非什么签名本,就是盖章本,盖了几个章。
有点失望。
希望当当下次写清楚,有误解。
区区10万字,竟然凑成厚厚230页,水太多,太他妈的多
对话中国模式国别研究……旁证中国道路正确性!
字体过大,卖纸的吧。
图书质量很好,快递也很给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