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朝花夕拾呐喊

鲁迅|主编:钱海水 新世界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新世界  

作者:

鲁迅|主编:钱海水  

页数:

160  

前言

  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拥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放的视野,提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式,“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给予了极大关注,明确规定了学生的阅读量,并推荐和指定了具体的阅读书目。  为了有效实现新课标对中小学生指定的阅读目标,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教育界权威专家和众多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按照“新课标”指定书目编写了本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奉献给广大中小学生读者。与同类图书比较,本丛书还具有如下特色:  强大的编辑团体,由教育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  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知名教授出任该套丛书顾问和编委,本书导读、旁批旁注、点评、篇后思考题等内容由北京、上海、湖北、江苏、广东、福建等省市的一线优秀语文教师直接编写,阅读提问的形式和要求,符合各省市中考和高考阅读试题。  权威的版本,完全依据“新课标”编写  本丛书所选的书目,符合“新课标”指定书目,并精选了最权威的版本,不作删节,保持其文学名著的原汁原味。  新颖的体例。紧跟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每部书对重点章节都做了旁批旁注,并精心编写了“走近作者”、“内容梗概”、“特色人物”、“阅读导航”、“名师点评”、“篇后思考题”等栏目,有助于学生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学生的良师益友  本丛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本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为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我们相信它一定能够成为中小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成为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编者

内容概要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的结集。它随感式的风格给中国现代作家的散史写作带来很大影响。其中的一些经典篇目,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早已经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为广大中小学生所熟悉。  《朝花夕拾》生动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的求学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呐喊》写作于我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期,它以深广的历史内容和高超的文学技巧相结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座高峰。  在《呐喊》中,鲁迅沉痛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从昏睡中入死灭”的不幸者,他怀着极大的同情“衷其不幸”,又怀着急切的心情“怒其不争”。在刻画这些不幸者时,鲁迅不只是着眼于他们物质上的贫穷和落后,更多的是着眼于他们精神上的麻木和愚昧。所以,这些小说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中国人灵魂的拷问。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五四运动前后在北京参加《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18~1926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7~1936年,创作了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杂文收录在《焉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1936年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

书籍目录

朝花夕拾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呐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

章节摘录

  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热爱生活、热爱小动物,由此引发了一件又好气又好笑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鸭的喜剧  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多久,便向我诉苦说:  “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  我可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而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这时一家的人都睡了觉了,天下很安静。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  “这样的夜间”,他说,“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是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时的情景来。  我开不得口。这样奇妙的音乐,我在北京确乎未曾听到过,所以即使如何爱国,也辩护不得,因为他虽然目无所见,耳朵是没有聋的。  “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他又叹息说。  “蛙鸣是有的!”这叹息,却使我勇猛起来了,于是抗议说,“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哦……”  过了几天,我的话居然证实了,因为爱罗先珂君已经买到了十几个科斗子。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虾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  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有时候,孩子告诉他说,“爱罗先珂先生,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哦!”  然而养成池沼的音乐家却只是爱罗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应该种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劝诱他就在院子里种白菜;也屡次对仲密夫人劝告,劝伊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骆驼。后来仲密家里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大约也许就是这劝告的结果了。  从此卖小鸡的乡下人也时常来,来一回便买几只,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很难得长寿的;而且有一匹还成了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乡下人竟意外的带了小鸭来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说不要。爱罗先珂君也跑出来,他们就放一个在他两手里,而小鸭便在他两手里咻咻的叫。他以为这也很可爱,于是又不能不买了,一共买了四个,每个八十文。  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大家都说好,明天去买泥鳅来喂他们罢。爱罗先珂君说,“这钱也可以归我出的。”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他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他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科斗了。  “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唔,虾蟆?”  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科斗的故事。  “唉,唉!……”他说。  待到小鸭褪了黄毛,爱罗先珂君却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罗斯母亲”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势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鸭鸭”的叫。  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  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朝花夕拾呐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