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不过是向死而生

姜翠平 姜翠平 新世界出版社 (2012-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姜翠平 新世界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

姜翠平  

页数:

220  

Tag标签:

无  

前言

你还在为死亡而恐惧吗? 你还在抱怨命运为何如此不公吗? 你仍在为你的人生烦恼吗? 你总是在思索活着的意义吗? 你的梦想被现实摧毁了吗? 你是否始终追求幸福而不得? 你是不是正处于爱的旋涡中而无法自拔呢? 你是否仍对你的未来感到困惑、迷茫呢? 对于人生中的这些大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它本身是没有答案的。 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们似乎都只愿接受那些直接的和现成的答案,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总让人感到有些不舒服、不自在。然而,事实原本就是如此。人是不同的个体,外在世界也是不确定的。千差万别的个体生活于不确定的世界之中,要想找到确切的答案,并非易事。 既然这样,我们是不是就应该这样漫无目的、不求甚解地活下去呢? 人生是一条路,每个人都必然要行走于这条路上,可是路的终点在哪里呢?人生之路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人生的这条路是通向死亡的,死亡是人生的一个终点,人生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死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是要更好地、更高地去生。人的生命过程就是在死亡的观照下一步步进行选择和行动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价值,彰显意义。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呢? 前提是我们必须充分、深刻地认识自己。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我怎么会不认识自己呢?只有我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呀! 你错了,人生中的很多烦恼、困惑的根源都在于我们不能够充分、深刻地认识自己。因为不了解自己,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也不知道我们要去向何方,落栖何处,所以我们烦恼、困惑、矛盾、迷茫…… 本书揭示的就是隐藏在现实世界表象下的真实,让你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同时,也促使你对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深入的思考。 生活,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还有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本书就是着意引导你权衡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教你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把握近在咫尺的幸福、坦然地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畅游于思想领域,与哲学一路同行,你将学会如何思考、澄清和论证自己所相信的东西,然后以一种全新的、清醒的面貌投入现实生活中继续前行。 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人生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堂接着一堂等待我们学习的课程。

内容概要

  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汲取庄子、王阳明、柏拉图、海德格尔、叔本华等哲学大师关于死亡的思想,使读者在这个物欲横流、自我迷失的年代如何权衡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如何面对人生的得与失、如何应对命运的无常、如何把握近在咫尺的幸福、如何坦然的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让读者在浮躁、迷茫之时思想上得以净化与升华、灵魂得以慰藉。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由姜翠平编著。

作者简介

姜翠平,80后,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图书编辑工作,致力于哲学研究,侧重编写人生哲理、心灵励志类图书。意在通过文字唤醒人们心灵中沉睡的梦想,共寻那至真至纯至美的心境。曾独立创作《与哲学大师有约》、《与大师学智慧》、《赢在心态》等书。

书籍目录

事死如事生——论生死 当一切以死亡开始 死亡如骄阳,难以直视却无处不在 人类最大的忧虑来自对死亡的恐惧 逃避死亡者追逐死亡 假如死亡遗忘了你 死亡之毒的解药是爱 用生命表达一切 生不长寿是一种罪 生命需要欲望来扶持 人格的宽度决定生命格局的广度 总盯着痛处,就看不到光明 有悲观垫底的执著是一种超脱 生命要保持高贵 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意义的动物 活出真性情的人生是最充实的 只有你能让自己觉得无聊 等待戈多:于无望中等待希望 寻找灵魂的寄托 是≠有:简化你的生活 活着就要开心,死后的日子很漫长 莫让良心接受灵魂的审判 信仰是灵魂给予心灵的馈赠选择的困境——论命运 偶然与必然 我命在我不在天 按照自我的意志选择生活 各人素养不同,人生自然有别 即使祈求上天也要保持尊严 自由的林中路 生活并不公平,而且从来如此 没有耐性,是一种抗拒 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自由人的智慧在于对生的沉思 用心体验苦难 受欲望支配的人生得不偿失 生活很累,却不可畏 人唯一的安全感,来自充分体验其不安全感 没有苦难不是真正的人生距离的守望——论人性 我们何以成为人 有求知欲才有追求的行动和意志力 保护好你的“阿喀琉斯之踵” 盲目服从只是奴隶的美德 自尊,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感恩 聆听良心的声音 种树先种根,养德先养心 别用谎言的纸包裹事实的火 让你的智慧仅仅用于正直的行动 和气者未必善良,善良者未必和气 人性能达的境界 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 报复是对别人的打击,对自己的摧残 被自己的团体认为不道德是一种惩罚 生活的意义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中生命力的发现——论意志 意志的力量不竭 操纵你的是隐蔽在内部的信念 世界相同,各人却大异其趣 改变历史的往往是厌烦历史的人 权威意见是参考而不是镣铐 欲望驱使心灵 贪婪如海水,喝得愈多愈口渴 羡慕具有腐蚀性,自尊心是它腐蚀的目标 虚荣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动机 权力只是一件虚伪的外套 自卑与超越 抑郁给我们的馈赠是历练 专注方能营造出美丽的人生风景 摆脱虚假,享受自我实现的欢愉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 梦想的无限可能 登上顶峰前必须长时间地等待 失败让你成为越打越转的陀螺 理想是灵魂生活的栖息地 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事即为疯狂 无奋斗不人生 明天是魔鬼的座右铭 禁欲是对意志的故意破坏 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在无望完成之事中也要训练自己诗意地栖息——论幸福 生活在此刻 唯一能从人那里夺走的只有现在 完美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用记忆挽留逝者的价值 艺术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本性的召唤 认识自己是离苦得乐的唯一途径 自恋是因找不到爱自己的适当方法 幻想只会折磨人的心智 灵魂先于身体衰退是令人羞愧的事 幸福的悖论 自私源于心理贫乏,无私源于心理满足 嫉妒是心灵的毒药 过度兴奋的生活会使人筋疲力尽 孤独是伟大人物的高雅气质心智的成熟——论爱的真谛 情操驾驭友谊 朋友: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伤害我们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分享:通向天堂的通天塔何时重建 寻找最适宜的位置 肉与灵的纠缠 肉欲的满足无法让灵魂长久安宁 充实与空虚是爱情的正反两面 并非所有的爱情都有完美的结局 情侣只有脱离情网,才能相爱 驱走心中冷漠 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 我们每个人都与父母有缘 最强烈的爱源于绝望,最深沉的痛苦源于爱 宽恕:你就是世界

章节摘录

当一切以死亡开始 没有人年轻得不能死去, 没有人年老得不能再活。 我们死亡不是因为生病, 而是因为活着。 死亡引发我们思考, 但思考的不是死亡, 而是生命。 死亡如骄阳。难以直视却无处不在 四千年前,古巴比伦英雄吉尔伽美什遭遇好友印齐杜之死时,悲伤地感叹道: 你变得暗淡,不闻我的呼唤。 当我死时,岂不像印齐杜般? 我心伤悲,惧怕死亡。 吉尔伽美什一语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每个人都惧怕着死亡,无论他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无论他是幸福的,或是不幸的。死亡是对人类生命最大的威胁和挑战,又是人类无法逃离的永恒归宿,也是人类不可抗拒的宿命,它不仅在生命的终点等待我们,还可能伴随我们一生。 从孩提时代开始,人们便开始注意到林林总总的死亡痕迹:枯萎的落叶、凋谢的花朵、死去的昆虫、病死的宠物、去世的祖父母……一望无际的墓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目睹这一切的孩子们曾试着像父母一样假装熟视无睹,如果实在想不明白便会直接说出自己的忧虑,这时大人们会责怪孩子,告诉他们不要说“死”这样不吉利的话,搪塞不过去便会稍加安慰,把死亡说成很遥远的事情,或者告诉孩子死后还有天堂,还有复活、轮回,等等。 但父母的回答并不能排除孩子心中的悲伤与恐惧,于是,死亡便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并且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成为人类难以直视却又无处不在的宿命。 “死亡距离我还很遥远”、“谁都免不了一死”、“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活过一天算一天”……人们抱着这样的想法逃避死亡、安慰自己,开始拼命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忙着享乐,企图将死亡从脑海中、从心灵中完全撵走。就像鸵鸟一样,在死亡来临之前将头埋在尘世喧嚣的沙土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杯空明日忧。殊不知这只能躲过一时,死亡迟早还会找上门来。 我们得承认,死亡是最个体化,同时也是最为平等的。在生死关头,谁也不比谁强,谁也不比谁弱,尤其是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在临死之际,任何人都完完全全只是自身,不可能是他人。正如我们在出生时带来了世界上从未有过的东西,在我们死后,我们也带走了世界上再也不会出现的东西。 死亡也是随时都有可能降临的。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日起,我们就不得不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没有人年轻得不能死,也没有人年老得不能再活一天。就算我们再年轻、再健康。死亡也从不会停止对我们的窥视。无论是死于意外,还是死于犯罪,在年轻、健康时死去并不是罕见之事。死亡距离我们很近,我们必须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类一辈子都在准备、准备、准备,却唯独对死亡没有准备。 乔达弥是一位生活在佛陀时代的少妇,她的第一个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她抱着儿子去找佛陀,希望佛陀能够让她的孩子复活。佛陀让她去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一粒芥菜子交给自己,那样,佛陀就可以帮助乔达弥的儿子复活。 乔达弥在向第一户人家询问时,主人告诉她:“我们家已经死过很多人了。”第二户、第三户……她走遍了全城,答案依然如此。 乔达弥终于了解,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而且她也深深地意识到世界上不仅她一个人才会受到死亡的威胁与折磨。 在乔达弥的故事中,有一件事值得我们再三思索: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无一人可以幸免。既然无法逃离死亡,倒不如直视死亡,从死亡中汲取生的意义和价值。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当代西方哲学才开始将死亡当做人类的一个基本生存背景,并将死亡当做现实生活的一个部分——练习死亡,向死而生。这些提法看似十分恐怖,背后却蕴藏了无限的生意和活泼。 死亡,是生命硬币的背面,它总是通过种种方式投射到生命本身,就像照片的底片总是要求被制成正片,以便我们能更好地看清。因此,死亡的作用就在于引发我们思考,但所需要思考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生命。这就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法穿越的网球场,被死亡惊醒的思想在死亡上发生反弹,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反弹回生命之中。我们绝不能为了不看见死亡而紧闭双眼,也不能任由自己惊慌失措地在死亡面前盲目游荡。 死亡,提供给我们一种试图理解生命的选择,进而引发我们的思考,强行将我们变为思想者。 人类最大的忧虑来自对死亡的恐惧 音乐史上曾发生过一桩著名的“国际音乐奇案”:人们因为一首名叫《黑色星期天》的乐曲而自杀的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在匈牙利157起自杀事件中,许多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和这首歌有过联系;该乐曲传到别的国家之后,更是成为许多人死亡的直接或间接诱因,因此被查禁长达13年。它因此也被称为“死亡音乐”或“魔鬼的邀请书”。 在“国际音乐奇案”中,很多人把这些人自杀的原因归结为《黑色星期天》这首乐曲,认为大家就是听了这首乐曲才自杀的。其实不然,那些听了《黑色星期天》之后自杀的人本身就存在着对生命的恐惧与焦虑。要知道《黑色星期天》刚好出现在二战后许多国家破烂不堪,及经济大萧条的年代,这是一个人类的精神屡遭迫害、生存受到威胁的时代,在这样的悲剧背景下,那忧郁得让人心碎的曲调,必然会加剧人们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 确实,生命无常。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死亡便如影随形,人们一直生活在死亡的焦虑中,然而大多数人在意识层面并未觉察到自己对死亡的焦虑。这种焦虑被那些经过伪装、改头换面呈现出来的表象所取代,如痴迷于累积财富以及盲目追求名望、贪图享乐等,因为这些都可以提供给人们所谓的“不朽”。 P2-5


编辑推荐

姜翠平编著的《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揭示的是隐藏在现实世界表象下的真实,让你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同时,也促使你对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深入的思考。 生活,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还有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本书就是着意引导你权衡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教你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把握近在咫尺的幸福、坦然地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不过是向死而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