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德国之恋

卢因诚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

卢因诚  

页数:

323  

字数:

36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序在国内研究所从事多年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之后,作为访问学者、客座科学家,1981-1993年间,我有逾8年时光在位于斯图加特(Stuttgart)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固体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Festkörperforschung)从事半导体晶体生长和晶体生长机理科学研究工作;1995和1996年,我在位于弗赖堡(Freiburg i.Br.)的德国弗朗霍夫协会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Fraunhofer-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Festkörperphysik)参与一项由德国、法国、意大利有关科研人员承担的欧洲共同体科研项目——蓝色发光晶体二极管开发项目。在国外的逾十年生活里,有一段经历让我至今难以释怀,那段经历事关珍妮•纽曼(Jenny Newman)的故事。讲述珍妮的故事,还得从一次我去美国参加专业会议说起。第一届硅国际会议(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licon)于1986年7月1-3日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Portland)举行。波特兰位于美国西北部Willamette河两岸,濒临太平洋和皑皑积雪覆盖的Hood山。城中有上百个公共花园,种植有各种玫瑰,被誉为“玫瑰之城”,是美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无疑,这次国际会议对我有吸引力,况且会议组织委员会已正式接受伊•鲍泽尔博士(Dr. E.Bauser)和我合写的学术论文为会议报告论文。恰逢此时,伊•鲍泽尔博士需要到意大利参加学术活动,决定由我独自赴会。我从斯图加特飞往美国前,研究所博士生勃朗特(R.Bronte)拜托我到波士顿看望他年迈的奶奶,为她带去3盒德国特产的“药茶”(Arzneitee),一种促进心脏和血液循环的药性茶叶。老奶奶记挂孙儿,想知道他在德国生活的详情。我在硅国际会议上作了题为“半导体硅晶体中的动力学生长条纹”(E.Bauser and Y.C.Lu: Kinetic striations in semiconductor crystals)的报告,伊•鲍泽尔博士和我为论文共同作者。从报告后的提问、讨论情况看,报告受到肯定和欢迎。会议之后,我利用科学家的休假,乘飞机、火车、汽车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旅行,历时15天。游历了芝加哥、华盛顿、纽约、波士顿等地,在华盛顿时正值美国国庆210周年纪念日,观赏了壮观的国庆大游行,深刻地感受到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忱。在波士顿时访问了位于波士顿附近的IBM研究院。在波士顿,我停下了旅行的脚步。一天上午,在城区按图索骥找到了一处门卡上标有“Sophie Bronte”(索菲•勃朗特)的单元住宅。通报了姓名、从德国来,老奶奶请我进门,欢迎我的到来。她独自住在这套房子里,儿子一家人生活在纽约远郊,周末不时来看望她老人家。当然,她很快就与我谈起她孙儿在斯图加特生活的话题,我谈到她孙儿在德国的科学研究富有成果,爱听德国古典作曲家音乐作品,爱喝德国黑啤酒,爱说德国施瓦本方言(Schwäbeln)等。当天下午,老奶奶与我谈起了有关德国的话题,谈起她年轻时最要好的女友珍妮•纽曼,用她的话说,珍妮那时是一位美丽、聪慧、善良、热爱音乐艺术的少女,珍妮那时生活在德国。老奶奶谈锋甚健,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说着取出了珍妮多年前从德国等地寄给她的百余封书简让我阅读;珍妮书简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于是请老奶奶允许我将书简带回旅馆仔细阅读。当天,我们一直谈到夜晚。在波士顿的后来几天里,我在旅馆房间里专心致志地阅读珍妮书简,并将部分书简摘录下来,以待日后有机会时将它们编辑成书。《德国之恋》一书分作上、下两卷。就时间跨度而言,上卷为1936-1945年,下卷为1946-1962年。《德国之恋》上卷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时期,讲述了美国少女珍妮从纽约到达德国后的人生经历,她与德国钢琴演奏家斯特恩教授相识、相知与相爱以及与德国登山探险者贝格曼、物理学家迪尔博士的相识与友情。《德国之恋》下卷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讲述了珍妮与迪尔博士的爱情,讲述了斯特恩教授女儿莉娜的成长,以及莉娜与民主德国青年维克托的爱情故事。希望它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将它推荐给朋友们分享。

内容概要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讲述了珍妮?纽曼女士从纽约远赴德国后的人生经历,她对艺术和爱情的憧憬与激情,她与三位德国人——钢琴演奏家斯特恩教授、登山探险者贝格曼、物理学家迪尔博士的友情与爱情。
  在战争环境中,珍妮及三位德国人各有不同的人生理念和命运。出身于犹太世家的斯特恩被迫逃亡,激情与厄运相伴,友情与逃亡相随。为了艺术,为了爱情,珍妮追寻斯特恩逃亡足迹,在地中海马略卡岛与心上人相逢。厄运积蓄的痛苦,逃亡沉淀的经历,激情释放的灵感,友情赋予的才智,爱情迸发的活力,让斯特恩和珍妮这对恋人在马略卡岛以热情、心血和眼泪谱写出不朽的《c小调自由交响曲》(合唱),并以此为武器,投入到“打倒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募捐音乐会巡回演出中……

作者简介

  卢因诚(Lu,Y.C.)
  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北京市半导体器件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客座教授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固体研究所
  (Max-Planck-Institut für Festk?rperforschung)访问学者、客座教授
  德国弗朗霍夫协会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
  (Fraunhofer-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Festk?rperphysik) 客座教授
  近十年从事文学创作。
  出版文学著作:
  散文集《旅欧十年》(华艺出版社 2003年)
  文化欧洲丛书(4卷):《深邃德意志》、《阳光意大利》、《浪漫法兰西》、《雍容不列颠》(中国画报出版社 2006年)
  文化欧洲丛书(8卷):《寻觅德国》、《寻觅意大利》、《寻觅法国》、《寻觅英国》、《寻觅奥地利》、《寻觅北欧》、《寻觅荷比卢》、《寻觅瑞士》(新世界出版社
2009年)

书籍目录

上卷 珍妮·纽曼
1. 朱丽亚音乐学院
2. 约翰·斯特恩
3. 珍妮·纽曼
4. 杜塞尔多夫巡演
5. 莱茵河漫游
6. 纳粹焚书
7. 斯特恩被捕
8. 尼克·贝格曼
9. 西藏探险
10. 贝格曼心意
11. 奇异密码信
12. 密码复信
13. 密码信往来(1)
14. 密码信往来(2)
15. 编写密码信
16. 蹊跷密码信
17. 赫伯特·迪尔
18. 逃离集中营
19. 莉娜·斯特恩
20. 科学家遭遇
21. 斯特恩逃亡
22. 寻觅斯特恩
23. 发现斯特恩
24. 流亡地中海
25. 帕尔马密码信
26. 书信往来(1)
27. 书信往来(2)
28. 莉娜在瑞士
29. 斯特恩求婚
30. 邂逅贝格曼(1)
31. 邂逅贝格曼(2)
32. 相逢马略卡岛
33. 自由交响曲
34. 谈论宗教
35. 回归美国
36. 纽约岛自由女神
37. 再访纽约学子
38. 反纳粹巡演
39. 贝格曼阵亡
40. 斯特恩病危
41. 斯特恩的遗愿
42. 战争结束
下卷 莉娜·斯特恩
43. 珍妮重返德国
44. 迪尔隐情
45. 审查原子科学家
46. 珍妮抒情
47. 密码信传情
48. 戏剧性一幕
49. 莉娜成人寄语
50. 莱比锡音乐学院
51. 从废墟中再生
52. 维克托·弗罗伊德
53. 人生有梦
54. 斯特恩密码
55. 布拉格-维也纳之旅
56. 维克托失踪
57. 奇特密码信
58. 维克托密码信(1)
59. 维克托密码信(2)
60. 维克托秘密书简
61. 莉娜在西柏林
62. 大地交响曲
63. 维克托获释
64. 恐怖柏林墙
65. 西柏林倾谈
66. 穿越柏林墙
67. 突然变故
68. 谋划逃亡
69. 惊险逃亡路
70. 美丽多瑙河旁
71. 故乡普林
72. 自由州巴伐利亚
73. 立足西柏林
74. 音乐组曲《选择》
尾 声

章节摘录

《德国之恋》经典书摘逃离死亡魔窟选摘:张志元5月28日,星期日,珍妮在英国公园会见了迪尔先生。幅员广阔的英国公园游人稀少,显得冷清而荒凉。当珍妮到达Monopteros圆亭,迪尔先生已经等在那里。Monopteros圆亭以希腊风格的艾奥尼亚式10根圆柱支撑起半球形穹顶,圆柱柱身细长,柱头向外缘扩展成左右盘旋的两个对称旋涡纹,富有美感。他们彼此首先谈到了自己。两年前,迪尔先生在慕尼黑大学完成了现代原子物理学博士论文,取得哲学博士学位,现在慕尼黑大学物理研究所从事现代原子物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按德国传统,珍妮应该称呼他为迪尔博士,不过,他说他并不在乎这些。珍妮很快将谈话的主题转向与斯特恩教授有关的内容。“迪尔博士先生,您认识斯特恩教授?”“珍妮o纽曼女士,让我们直呼名字和用'你'称呼吧!确切地说,是在斯特恩教授被捕后,我们才彼此相识的;至于他的大名,我已久仰了,我是一个勃拉姆斯音乐爱好者!”“勃拉姆斯音乐?”“是的,还有舒曼的音乐。”“迪尔博士先生,不,赫伯特,你是在何时、何地与斯特恩教授相识的呢?”“相识的环境并不像这里这般美好,是在一个犹太人集中营。1938年11月16日,纳粹在全国范围内逮捕犹太人,事后得知,我所敬仰的勃拉姆斯音乐演奏家斯特恩教授也在被捕之列。对此,我深感难过和不安。”迪尔博士站在圆亭下深情地向远处眺望,圣母教堂(Frauenkirche)的挺拔的拱形双塔、圣米歇尔教堂(St.Michaelskirche)哥特式风格尖塔、特阿蒂纳教堂(Teatinerkirche)的两座巴洛克风格塔楼等高耸建筑尽收眼底。珍妮跟随他的目光默默向远处瞭望。迪尔博士继续说道:“我是德国人,这里是我的国家,我的民族在这里生息。当看到我的国家从分裂状态走向统一,从经济萧条走向繁荣,我是发自内心高兴的;然而,我不是极端民族主义者,不是国家社会主义者,我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我尊重人的生命和权利。于是,我决定为斯特恩教授做些什么。经过一番周折,我在巴伐利亚一个禁锢犹太人的犹太人集中营里看见了斯特恩教授。由于多次聆听过教授出色的钢琴演奏,因而我能够立即辨认出他来。”“赫伯特,你是怎样进入犹太人集中营的呢?”“我与一个蔬菜公司联系,为公司给犹太人集中营的监管人员供应蔬菜。斯特恩教授被派来卸下并运走这些蔬菜。我认出教授,他当然不认识我。他衣衫不整,面容憔悴,但仍然葆有人的起码尊严。我适时地对他喊:'你,过来,搬这捆蔬菜!'“当他走过来靠近我时,我悄声对他讲:'我叫赫伯特,您的勃拉姆斯音乐乐迷,我能帮助您做什么吗?'他惊异地看了看我,搬着蔬菜转身离去;当他再次来到我身边,悄声对我说:'请尽快帮助我离开这里。谢谢!'”“赫伯特,我此刻很想知道,现在斯特恩教授在哪里呢?”“珍妮,我真的不知道,不过我想,他在顽强地活着!”当迪尔博士讲出“不过我想,他在顽强地活着”时,珍妮感到很不安;迪尔博士觉察到了,建议他们到公园林荫路上散步。草地一片青葱,树林鸟声啾啾;鸟儿当然不知道,欧洲战云密布,大厦将倾。“我们从犹太人集中营成功逃出来了!”迪尔博士继续讲下去。“你们是怎么逃出来了的呢?”“我从蔬菜公司事先为斯特恩教授弄来一套工作服。中午12点换岗前一刻钟,我开车拉着蔬菜到达犹太人集中营。在将蔬菜快卸完时,我打发卸车人各自回去吃午饭,除了斯特恩教授。在他搬运完最后一捆蔬菜时,我已坐在驾驶位上,遮挡他在副驾驶位上迅速套上蔬菜公司工作服,然后径直向犹太人集中营大门驶去。酒足饭饱的刚换岗的警卫查看了他们熟悉的运送蔬菜车后,开启大门铁栏杆放行。车上时钟当时指向12时15分。”“惊险!你们有理由为你们的行动骄傲!Und(后来呢)?”“我陪同斯特恩教授向西南部黑森林丘陵地区行驶,到达德国-瑞士-法国接壤地区,在那里有我的朋友接应,协助斯特恩教授隐藏起来和继续逃亡。我回到蔬菜公司交回了车辆,结清了工资。”“衷心地感谢你,赫伯特!Und?”“后来我的朋友告诉我,为斯特恩教授更改了姓名,他的新姓名为John Mond(约翰•蒙德),请你习惯它。我的朋友想办法为他弄来了新证件;他已安全转移到巴登-符腾堡州,在马尔巴赫(Marbach)小城附近藏匿起来。寻找机会越过莱茵河,逃往法国。初步拟定,长途跋涉,进入黑森林地区,越过莱茵河,到达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再从弗山山麓折向巴黎。他有证件(虽然不是真的),法国与德国处在战争状态,对于他,在大城市里会比在小城镇便于隐蔽。”“衷心地感谢你的这位朋友!斯特恩教授经受了不少苦难啊!”“是啊,在犹太人集中营斯特恩教授经受了不少苦难!他总算暂时逃离死亡之地,他的身心经受了致命打击!”珍妮一时语塞,忍耐着,不让泪珠落下来。“我的朋友不定期去看望教授,我为传递你们之间的密码信也去过教授那里。”“这样说来,教授的第一封密码信是在哪里写的呢?”“到达德国-瑞士-法国接壤地区时写的,直接交给我并转交给你的。”珍妮记得,那封密码信引用了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一段独白。“教授的第二封密码信是在哪里写的呢?”“逃亡到马尔巴赫后写的,交给了我的朋友,然后转给我,再由我转交给你的。”珍妮记得,那封密码信引用了席勒《阴谋与爱情》中热恋中的费迪南德和露易丝的一段对话。“赫伯特,教授的第三封密码信呢?”“我去黑森林小城弗赖堡看望教授,带去了你的第二封密码复信,他给你写了第三封密码信。”我心里记得,我的第二封密码复信文字载体是《浮士德》第二部第一场《幽雅的境地》中的精灵的歌唱及浮士德的道白;教授的第三封密码信文字载体是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戏剧中哈姆雷特王子写给他爱恋的少女奥菲丽亚的情书,表达了他对奥菲丽亚的忠贞和永恒的爱情。“那是在今年5月,我去弗赖堡看望教授的。我向教授谈到了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严重形势,教授对此并未多言。“教授对女儿充满深情的怀念,为在她需要他的时刻不能在她身边感到深深内疚;教授感谢你对他女儿的关照,怀念你们在一起的所有时光。他握住我的手,郑重地对我说道:'倘若今生今世出现了我再无可能见到珍妮女士的情况,请您转告珍妮女士:我信赖你的爱——让它作为我最后的话。'”珍妮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坐在林荫路边的长椅上呜咽起来。迪尔博士还未能从他的弗赖堡回忆中转过神来,慌忙地坐在珍妮的身旁安慰她。珍妮心里明白:第四封密码信文字载体《泰戈尔诗选》中《飞鸟集》第325小节诗歌的出处就在这里!那是斯特恩教授的真情表白啊!稍许镇静,珍妮对迪尔博士说:“对不起!我过于激动了。感谢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赫伯特!那么,第四封密码复信是教授在哪里写的呢?”“珍妮,一言难尽啊!这之后,我又去过弗赖堡看望教授。这次,我没有见到教授,他离开了弗赖堡!我不知道,教授去了哪里,是否安全地越过德国-法国边界莱茵河!”“那……那第四封密码复信从何而来呢?”“珍妮,对不起!第四封密码复信是我履行对斯特恩教授许下的承诺,以他的名义写给你的!”珍妮恍然大悟!密码信疑云终于化解了!“啊,原来是这样的呀!现在,我能够理解……赫伯特,你对泰戈尔诗歌十分熟悉啊!那么,斯特恩教授现在会在哪里呢?”“珍妮,我真的不知道,不过我想,他在顽强地活着!”迪尔博士重复了这句话。“……但愿是这样的!”“斯特恩教授可能已预感到他本人所面临的危险,而踏上继续逃亡之路。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也是我认为时下最好的可能性。”与迪尔博士一席长谈,让珍妮心中充满了忧虑,斯特恩教授在哪里?也让珍妮心中充满了幸福感:“斯特恩教授,我信赖你的爱!”迪尔隐情1946年9月7日,慕尼黑珍妮女士,再一次欢迎你重归慕尼黑!你5年后的回归,令我心旷神怡,浮想联翩。9月2日“纪念斯特恩教授交响音乐会”在慕尼黑成功举办之后,我匆忙与你告别,我允诺回到哥廷根后,立即写信给你,向你讲述近年来我的人生经历,及其中的坎坷与成功、痛苦与欢乐。6年前,1940年7月20日,当我在马赛海港送别斯特恩教授,返回到慕尼黑后,我曾给你写过一封信,今日重读,感慨万千。当时,我几经踌躇,没有寄出它。究其原因,你读后自然明了。寄上这封迟发6年的书简原件,并附一篇我写的短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我认为,科学与艺术既有差异,又是相辅相成的;科学家应力求懂得艺术,艺术家应力求懂得科学。对于科学家与艺术家而言,他们是能够相互理解、感应、相知、相爱的。珍妮女士,你也这样认为吗?你的忠诚的赫伯特•迪尔附件:一封迟发6年的书简原件 1940.7.201940年7月20日,慕尼黑珍妮女士,在马赛海港送别斯特恩教授后,我已安然回到慕尼黑,择日与你相约,再在英国公园Monopteros圆亭相见,届时将向你详述我的巴黎、马赛之行。那一刻,斯特恩教授在地中海海滨踏上木船,回头向我挥手告别,我心中立时感到轻松了许多:我终于完成了珍妮女士的委托了!从马赛返回慕尼黑的火车在奔驰,窗外的景物在后退,像是时光在倒流,伴随着车轮的叮当节奏,我浮想联翩。去年年初,斯特恩教授从慕尼黑附近的犹太人集中营成功出逃,途径黑森林、马尔巴赫、艾尔萨斯,而后在弗赖堡失去踪影;在巴黎重又发现教授的踪迹,他再次踏上逃亡之路……我们与斯特恩教授一起经历许多, 正是在这种不平凡的经历中,我们得以相识。去年2月22日,星期三,当我在慕尼黑大教堂旁的咖啡屋Café am Dom出现在你的面前,轻声说“Guten Abend! Sind Sie Frau Jenny Newman?”(晚安!您是珍妮o纽曼女士吧?)的时候,我清楚地看见了你美丽的眼睛里闪现的忧郁眼神,我的心,顷刻被征服了。当时就想:我将为你做些什么!出于理性和良知,我协助斯特恩教授逃亡,自从在为他传递信息时见到你,我心中滋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感,为了这份情感,我将继续协助斯特恩教授逃亡。在英国公园Monopteros圆亭初次相约长谈,让我明了心中的这份莫名的情感。你是一位美丽、聪慧、善良、热爱音乐艺术的少女,让我情不自禁地喜爱上了你!让我情愿为你奉献!我能清楚地感觉到,你已经有了心上人,你眼睛里闪现的忧郁目光是因为斯特恩教授的生命遭遇危险。你对我怀有感激之情,因为我情愿承担风险,协助斯特恩教授逃亡。我对你的情意,并不希求回报。当然,也是无可非议的,像你这样美丽、聪慧、善良、热爱音乐艺术的少女,自然是会赢得许多追随者和仰慕者的。当斯特恩教授逃亡至弗赖堡之后,他突然失去踪影,长达半年多时间杳无音信,那时我觉察到你十分心急和忧虑。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减轻你的忧虑和痛苦。我想到了勃拉姆斯和克拉拉的故事:当舒曼先生的病情日益加重,不得不到波恩附近的精神病院住院治疗的时候,勃拉姆斯为克拉拉能做和做了什么呢?无疑,这一时期对于舒曼先生、舒曼夫人,对于勃拉姆斯都是不容易的。在极端孤独和穷困的时候,舒曼夫人独自带着6个孩子,还要筹措其丈夫在精神病院住院治疗的高昂费用。一次,舒曼夫人对勃拉姆斯说:“你不能就这样让我一个人留在这里,约翰内斯,这会让我感到天天时时缺失了你。”勃拉姆斯则回应:“天天夜夜时时我都会想念你。”勃拉姆斯没有回避他自己的感情、良知和责任,他选择陪伴在舒曼夫人和孩子身边。我当时所处的境遇与勃拉姆斯所处的境遇不同,斯特恩教授在逃亡路上只是失去踪影和杳无音信;尽管我怀有与勃拉姆斯相近的感情,我却不可能像他那样做,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勃拉姆斯和克拉拉的故事在继续演绎中:当1856年7月29日一代音乐大师罗伯特o舒曼在波恩附近的精神病院逝世,舒曼夫人和勃拉姆斯在旅馆相拥在一起,舒曼夫人仰面躺在床上,红肿的眼睛里满含泪水。勃拉姆斯起身替克拉拉轻轻擦去泪水,犹如在面对一位女神,喃喃自语:“女人中,我只会永远将你挽在我的臂腕中,直至我生命的尽头。我等待,直至你逝世,然后我随你而去。我留在你的影子世界里,带你去他那里。”勃拉姆斯表白了藏于心灵深处的誓言,克拉拉惊异不止……时光荏苒,40年过去,1896年,克拉拉病逝;葬礼后不足一年,终生孑然一身的勃拉姆斯与世长辞。勃拉姆斯忠实地履行了他40年前对克拉拉的誓言。我当时所处的境遇与勃拉姆斯所处的境遇不同,珍妮女士所处的境遇与克拉拉所处的境遇也不相同;倘若当时珍妮女士身处绝境、孑然一身,我会毫不迟疑地像勃拉姆斯所做的那样,走进珍妮女士的生活!在巴黎寻觅斯特恩教授的日子里,我曾在巴黎圣母院基督圣像面前虔诚地为斯特恩教授祈祷,祈求保佑他平安和健康。珍妮女士,也许现在你能够理解我在马赛送别斯特恩教授那一刻的感受了。那一刻,斯特恩教授在地中海海滨踏上木船,回头向我挥手告别,我心中立时感到轻松了许多:我终于完成了珍妮女士的委托了!珍妮女士,我们是朋友!做你的朋友,那样一位朋友——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没有婚姻关系的家人。赫伯特•迪尔恐怖柏林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划分为四个区域,被战胜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分别占领,继而在美国、英国、法国占领区于1949年5月8日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在苏联占领区于1949年10月7日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并形成分治的西柏林(西德)和东柏林(东德)。东德人在1961年掀起了逃往西柏林的浪潮。从1月至8月初,就有6万人逃往西柏林。1961年8月13日,星期日,东德昂纳克(Erich Honecker)政府在东德一侧的西柏林边界实施戒严。拉起了铁丝网,马队军犬巡逻,堵塞通往西柏林的大街,断绝通往西柏林的地铁和电车交通,坦克镇守重要交通路口,东柏林人和东德人,包括6万名在西柏林工作的东德人被禁止踏入西柏林。在东柏林、东德与西柏林边界线上拉起的铁丝网并未有效地阻止东柏林人逃亡西柏林。很多逃亡的人都是以前的“边界跨越者”,其中有许多人在西柏林有工作、朋友和家庭。他们有逃亡的动机,知道自己在西柏林该去哪里。东德政府于是决定在东柏林、东德与西柏林边界线上建造柏林墙。1961年8月18日开始,在武装士兵监视下,东德建筑工人开始将铁丝网改建成恐怖的柏林墙。据报道,“8月18日,星期五,凌晨1点30分,6辆卡车起重机抵达波茨坦广场,柏林皮卡迪利广场,以及布兰登堡门以南的哥伦布圆环广场。从卡车起重机上卸下几十块水泥板,它们会被用于检查站控制交通。大约40分钟后,来了一队消防车、混凝土搅拌车和泥水匠”施工队“。在东德人民警察的监督下,他们开始建造横跨整个广场的屏障。5点过后,天刚亮,他们就撤走了,留下一堵混凝土墙,墙的顶端盖着两排阴模块,总共5英尺多高,上面还有金属条,可以用来穿带刺的铁丝网。在某一处,这道”墙“离波茨坦广场的地铁站入口只有几英寸,而后者是西柏林为数不多的地铁站之一。西柏林警察和清早上班的人看到这道墙后都目瞪口呆。” (F.Taylor: Die Mauer《柏林墙》)柏林墙与简易的一般的墙体截然不同,它是一座墙体式防御工事。柏林墙主体结构可分为多座瞭望台和多层防线——长度超过155公里,高度超过2.74米的水泥墙体;2米高的铁丝围栏;音响警报电缆;铁丝网;多座碉堡;多条警犬;6-15米宽的无草皮空地; 3-5米深的阻止车辆壕沟;5米高的路灯;局部边界处于施普雷河(Spree)河道;众多武装警卫巡逻。(注释:至1979年5月共修筑水泥板墙104.5公里;第二道水泥墙高3.5-4.2米、厚15厘米,可以抵挡装甲车辆撞击的水泥墙10公里,铁丝网55公里,瞭望台253个,碉堡136个;挖掘103公里防止汽车通过的壕沟;建立270个警犬班。)东德当局称柏林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chistischer Schutzwall),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阻止东德人逃入西柏林。柏林墙建造起来后,针对外国人、外交官、西德人、西柏林人的过境问题,东德当局在柏林墙最初设有12个出入柏林墙的过境检查点。后来东德当局看到西方并没有采取什么相应对抗措施,决定实施更严酷的政策。东德政府宣布,从8月23日凌晨1点开始,允许出入柏林墙的过境点数量进一步减少,从最初的12个减少到7个。其中只有1个是面向外国人和外交官的(弗里德里希大街的查理检查站)、2个面向西德人、4个面向西柏林人。9月20日上午8点30分,在昂纳克的主持下,中央政府的成员召开一个特殊会议。昂纳克严肃告知到会的部长和军官们,“必须阻止一切跨越边界的企图”;会议上颁布了“向叛徒和侵越边界者开火”的密令,即使只是企图“叛逃”,而且后来返回,也可能会被处决。

后记

跋心怀童年梦想,终生追逐未来。所有的童年梦想都是美丽的,我在童年时读过《鸟的飞行》一书,梦想像鸟儿一样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回首童年和少年时代,那个人生多梦的时代,心中有过两个梦想呢——一个是科学梦,另一个是文学梦。中学时期,我的语文教师是“五四运动”时期在四川倡导妇女解放的先驱陈竹影女士(与散文家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女士为姊妹),在她的教导下,我喜欢上了语文课和作文;与此同时,在学习了道尔顿原子学说和读了波兰出生的法国卓越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传略《居里夫人》(其女儿艾芙•居里著)之后,还向往科学研究。1956年,新中国号召“向科学进军”,我选择了学习科学,考入北京大学,期盼以居里夫人为榜样,未来从事物质的放射性科学研究。北大的第一堂普通化学课上,从美国回归的傅鹰教授谆谆教导我们年轻学子,首要的是做一个正直的人,然后才是做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接着他还不忘告诫我们,可能的话,在大学期间找到一位女友。北大六年,给了我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坚实的科学知识,这段人生经历总是让我怀念,也正是在北大,我结识了后来成为我夫人的女友。1980年,我不惑之年,在北京市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工作期间有幸获得德国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 Ebert Stiftung)资助,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访问学者迈出国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欧洲一流的德国马克斯o普朗克协会固体研究所和德国弗朗霍夫协会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从事晶体生长和生长理论研究工作逾十年,独立地或者与伊丽莎白•鲍泽尔博士(Dr. Elisabeth Bauser)等同事合作,在著名的国际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30篇,做过有益的贡献。其间在马克斯o普朗克协会固体研究所工作逾八年,研究所教授所长对我的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份评语上写着:“Herrn Y.C.Lu habe ich w?hrend seiner Stuttgarter Zeit als einen au?erordentlich f?higen Wissenschaftler kennengelernt. Er hat spezifische Kenntnisse und F?higkeiten demonstriert, die zu sehr beachtlichen Erkenntnissen und Fortschritten geführt haben und bereits internationales Aufsehen erregt haben. Ich würde es sehr begrü?en, wenn diese ungew?hnlich gute deutsch-chinesische Zusammenarbeit fortgesetzt werden k?nnte.”(译文:“卢因诚先生在斯图加特期间,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才能的科学家我认识了他。他表现出具有专门的知识和特殊的才干,从而取得了相当重要的认识和进展,并且已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如果这种特别好的德国-中国合作能够继续下去的话,我将非常欢迎。”)从北大毕业算起,在人生路上,我有三十年时间从事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工作,其中包括逾十年时间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一个人一生中能有机会从事科学研究是幸运的。在经历了动荡、蹉跎岁月之后我尚能有逾十年的时光与多国科学家一同从事科学研究,我是幸运的;我由衷地感激人生,感恩于养育我的父母和抚育我成长的祖国。可以说,我已经圆了我少年时代的科学梦。在我“耳顺”之年,我终止了我的科学研究生涯;然而,我仍不得安宁,不敢停下人生前行的脚步。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想在心中萦绕,它像蓝天的白云,忽而飘来,忽而浮去;它像夜幕的星辰,时而明亮,时而迷离。当人类踏入21世纪门槛之际,我终于做出了人生旅途上的另一个抉择:从科学研究转向文学写作。我要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从科学领域转向文学领域,我的最初感觉,犹如尚在北大,从理科学习转入文科学习;它让我感到新奇、兴奋、激动,仿佛为我的人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时光荏苒,至今,我在文学领域从事文学创作已历时十年。前期,从事纪实文学写作。2003年我的第一部纪实文学著作《旅欧十年》出版,接着开始了文化欧洲丛书的写作。2006年文化欧洲丛书四卷本《深邃德意志》、《阳光意大利》、《浪漫法兰西》、《雍容不列颠》出版。2009年文化欧洲丛书八卷本《寻觅德国》、《寻觅意大利》、《寻觅法国》、《寻觅英国》、《寻觅奥地利》、《寻觅北欧》、《寻觅荷比卢》、《寻觅瑞士》出版。近两年,我尝试写作小说,在小说中的虚拟世界里漫游。《德国之恋》(Love in Germany)是我的一部欧美题材的外国长篇小说,它的写作基于我在欧洲和美国的生活和游历。小说上卷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少女珍妮与德国犹太裔教授斯特恩的爱情故事。他们以密码信传递爱情,爱情激励斯特恩以逃亡对抗厄运,以生命争取自由。小说下卷讲述了战后时期,斯特恩的女儿莉娜与东德青年维克托的爱情故事。维克托身陷囹圄,以密码信传递对莉娜的炽热情感;爱情激励他们直面分裂德意志民族的柏林墙,他们渴望自由,渴求国家与民族的重新统一。故事发生地是我生活或者游历过的德国慕尼黑、柏林、普林、莱比锡,法国巴黎、马赛,瑞士圣加仑,西班牙马略卡岛,美国纽约、波士顿。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并非全然虚构,在故事发生地当今遗留有他们的身影和足迹。《德国之恋》小说蕴涵故事、观念与知识;阅读《德国之恋》小说,欣赏爱情故事,解析人生观念,增长欧洲文化知识。在长篇小说《德国之恋》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新世界出版社副社长房永明先生、博士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新月先生的支持,有了这种支持,这部小说才得以面世。责任编辑闫红女士全面负责编辑这部小说,对于小说的编辑、出版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赫伯特•鲍泽尔博士(Dr.Herbert Bauser)分出时间精心校阅我为小说写的德文“内容简介”。为他们的支持、辛劳和成果,借此机会一并表示衷心感谢。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却可以有不止一种的人生。回首人生路,我先后幸运地选择了两种人生——科学人生与文学人生。在我的科学人生与文学人生旅途上,中学教师陈竹影女士给予我文学启蒙教育,科学家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激励我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北京市半导体器件研究所所长杨朝俶先生推荐我参加出国选拔考试,德国马克斯o普朗克固体研究所伊丽莎白•鲍泽尔博士在科学研究领域与我成功合作以及新世界出版社副社长房永明先生对我的文学写作予以支持等,这些对于我的科学人生或者文学人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科学人生与文学人生旅途上,我始终得到我的家人的真诚、热忱、尽心尽力的关怀和鼓励。在写作长篇小说《德国之恋》以及其他文学作品过程中,始终得到刘家珊、卢迪、贺捷、贺友芃的热情关怀和持续鼓励。亦借此机会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我已步入耄耋之年,我无法知道,上天还能慷慨地给我多少时间让我继续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和我有生之年能否圆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无法知道的事情还是不想为好,唯愿遵循天意了。卢因诚2011年9月于北京芳古园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们受纳粹主义的诱惑,随大流盲从行动,深邃思维消退,人文思想泯灭;毕竟理智的、有良知的德国人尚在。斯特恩教授以求生对抗杀戮,爱因斯坦以流亡对抗迫害,海森堡以良知对抗命运;被迫害的人或者被损害的人在逆境中以言论和行动呼唤理性的回归,尚有被推崇为上等人或者被认为远离政治的人也以言论和行动呼唤理性的回归!  ——迪尔    莉娜,真诚、善良、宽容是人性的美德。珍妮阿姨愿你在未来的人生中培养和坚持这种优秀的品德,依这样的美德与人相处,并能在未来的岁月,在浩瀚的人世间寻觅到你人生的挚友和至爱,并肩携手共创、共度美好人生。  ——珍妮    维克托面对柏林墙、铁丝网、壕沟、开阔地、嘹望塔楼、武装巡逻及部分地区的江河水域,面对逃往西柏林的一些人喋血柏林墙下和江河水域中,他能够成功逃往西柏林与莉娜重逢吗?答案就在《德国之恋》一书中。  ——旁白


编辑推荐

《德国之恋》编辑推荐:一部以逃亡对抗厄运的悲壮故事;一部以生命争取自由的爱情史诗。

名人推荐

我们的爱,永不放弃——读《德国之恋》文/刘延姣对于当今的小说,尤其是言情,可谓是深恶痛绝,无病呻吟不说,最可恨的就是泛滥、滥情成灾,我从来不正面瞧它一眼。那些所谓的死去活来之恋,只会误导心身未成熟的青少年,摧残祖国的花朵。但也有个别,近日由北京博士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新世界出版社联手打造的《德国之恋》一书,或多或少改变了我对爱情的看法。《德国之恋》:百余书简,集结而成。《德国之恋》一书的形成,是作者在美国的时候,与索菲o勃朗特女士谈起有关德国的话题,并让作者阅读了她年轻时的挚友珍妮o纽曼女士从德国等地寄给她的百余封书简集结而成。《德国之恋》分上下两卷。其中,上卷珍妮o纽曼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时期,讲述了美国少女珍妮从纽约到达德国后的人生经历,她与德国钢琴演奏家斯特恩教授相识、相知与相爱以及与德国登山探险者贝格曼、物理学家迪尔博士的相识与友情。下卷莉娜o斯特恩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讲述了珍妮与迪尔博士的爱情,讲述了斯特恩教授女儿莉娜的成长,以及莉娜与民主德国青年维克托的爱情故事。《德国之恋》:天涯海角,永远追随。当我翻开留德多年卢因诚教授执笔的《德国之恋》一书时,内心为之一振,怎么会有如此的爱情,在这个世界上,怎会有如此不放弃,敢于对抗命运、追求自由与爱情的精神?在《德国之恋》中,他们用密码信,互相传递信息,如果不是因为相知,对艺术共同的偏爱,又怎能晓得密码信中所传达的信息。而珍妮,为了爱情,为了艺术,从马赛独自经巴塞罗那,抵达马略卡岛,与斯特恩教授在西班牙工业家克雷乌斯的别墅相聚。此举,在这个世界中,可以毫无讳言地说,概率几乎为零。《德国之恋》:我们的爱,永不放弃。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爱情、友情、亲情是弥足珍贵的,尤其是爱情。当危险来临时,你是选择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还是选择执子之手将之抛弃。《德国之恋》,便可从中得到答案!小说中写道:“厄运积蓄的痛苦,逃亡沉淀的经历,激情释放的灵感,友情赋予的才智,爱情迸发的活力,让斯特恩和珍妮这对恋人在马略卡岛以热情、心血和眼泪谱写出不朽的《C小调自由交响曲》(合唱)。” “斯特恩教授和珍妮搭乘克雷乌斯公司运输油橄榄轮船赴美,商船在大西洋上遭遇德国U-潜艇攻击,斯特恩头部受脑震荡创伤。在美国,斯特恩与珍妮全心投入到支援反法西斯战争的募捐巡回演出中。多年流亡苦难生涯与募捐巡回演出奔波劳碌致使斯特恩教授在巡演指挥台上突发脑出血,随后逝世于纽约医院。” 虽然不能偕老,但他们对爱情、艺术的执著追求是无人可比的。因为执著,珍妮与斯特恩再度重逢,因为爱情,他们不顾安危,历经重重困难,终在一起。而莉娜和维克托的爱情经历,与珍妮和斯特恩的爱情历程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可说复制——莉娜和维克托在复制珍妮和斯特恩的密码爱情。当维克托在东柏林,因向武力镇压示威群众的苏联坦克投掷石块,这一正义的举动被抓进了监狱,他就用密码信的方式传达了对莉娜的思念之情……《德国之恋》讲述的恋情,信与不信,由你决定。如果有人把《德国之恋》应说成是爱情小说,我也无话可说,但我认为还不够,它应当是一部催人向上,勇于面对厄运,直面人生,积极、健康的爱情小说,也应当是一部长篇史诗,正如书中斯特恩的女儿莉娜谱写《C小调大地交响曲-(大地之歌)》:“……纳粹战争几乎毁掉德国和德意志民族。德意志人文思想幸好尚在,它是德意志民族的希望;德国人文主义者幸好尚存,他们才是德国的明天。”《德国之恋》 卢因诚著 新世界出版社 2012年2月第1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德国之恋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虽然故事情节有点平淡,但很打动我。可能也是因为我本身就对德国二战史比较感兴趣,从而也会比较偏爱发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故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