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与禅
2012-1
九州
释延裕
209
无
对于河南,我一向心向往之,这里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史上相当长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曾经在这里;对于嵩山,我也一向悠然神往,虽然经年浸沉于高分子化学中,但我向来是把嵩岳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象征的。 如是,当少林寺释延裕邀我为他的《词与禅:少室笔记》一书作序时,我很有一种亲切感。毕竟,释延裕取得北京大学硕士学位时,我已经是北大的校长、老师。当然,我更是北大的一名老学生。于此,我很有一种责任感。 《词与禅:少室笔记》中,最令我欣慰者,是释延裕在北大读书期间的两篇论文:其一,《有关“大少林”软实力的几点思考》,其二,《“大少林”的“申遗”思考》。两篇文章,都可以说是对河南省有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这一决策的理解。 一介僧人,心怀普度众生的出世境界和追求,不忘服务社会的入世情怀和实践。我很为我们北大的学子而骄傲。 多年来,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服务国家战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自己发展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要有服务人民的意识;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坚忍不拔的勇气;要有激情、有理想,既要着眼于长远,更要立足于现实,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我以为,“服务国家战略”,务须有为人老实、作风朴实、学习踏实、工作务实的求实精神。高扬理想主义,绝非高调做人、高声说话、眼高手低,而是不浮躁,不事张扬,要为人低调、老实,以诚待人;要保持朴实的作风,为国家为社会多做实事。 我以此寄语释延裕,希望他日有精进,希望他的“大少林”的理想得以实践。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 2010年7月15日
《词与禅(少室笔记)》是少林寺弟子释延裕的修行读书笔记。《词与禅(少室笔记)》别出心裁地将词与禅结合在一起,每篇均以一词牌领衔,篇篇透出“词中悟禅”、“禅中有词”,让现代读者放下每日辛劳,走入深远、自由的审美之境。
释延裕,字镜琳,号钵盂禅者。现任少林寺监院,河南省青联委员。并先后学修于广东省南华佛学院、苏州市西园戒幢佛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因其一直致力于在数字时代推广少林文化,不断探索通过网络和巡回武术交流的方式推广少林武术和少林文化,在推动少林武术、少林精神在海内外传播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被提名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郑州站第十四棒。
甲卷 经意?读经
归字篇——结缘禅门
1.归字谣?信仰与我的人生?自序
2.闲中好?本地风光?《雪域的宗教》有感
3.庆宣和?体味素食?我的学戒心得
释子篇——读经心得
4.竹枝?《中论》两问答
5.三台?中观三解
6.章台柳?答有关于佛教中的“有情”
三昧篇——读书笔记
7.晴偏好?佛经改不得
8.忆江南?.“观”说
9.渔歌子?漫谈菩提心
10.相见欢?渐修和顿悟
11.字字双?由“心”所想到的
12.花非花?《中观今论》引发的思考
三学篇——佛学一般
13.哕喷曲?《佛法概论》摭谈
14.天净沙?格义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兼及佛经之翻译
15.舞马词?对21世纪佛教教育的探讨
16.春光好?中国佛教的发展
三业篇——佛学论述
17.蝶恋花?《瑜伽菩萨戒本》与《梵网菩萨戒本》之比较初探
18.调啸词?因果有则?形似旨异——《文昌帝君阴骘文》中的因果报应和佛教因果报应(此以人天乘善法为主)之比较
19.菩萨蛮?南传佛教的涅槃思想
20.如梦令?菩提道次第中的“布施观”
21.庆金枝?菩提心的殊胜
22.风光好?善知识的重要性——略谈善知识的重要性
23.菩萨蛮?人本思想在《杂阿含经》中的显现
24.永遇乐?唯识学在印度佛教史上的起源和发展
25.凭栏人?有关“大少林”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26.醉妆词?“大少林”的申遗思考
乙卷 诗意?读景
27.轩辕关篇?高浑
28.崇高篇?峭拔
29.嵩阳篇?清淡
30.会善篇?沈厚
31.八景篇?游戏
32.君召篇?名贵
33.读嵩篇之一?布局
34.读嵩篇之二?著我
35.读嵩篇之三?妙悟
36.读嵩篇之四?用笔
37.读诗篇?雄浑(后记)
跋
版权页: 插图: 云影、天光、雨点,来有影,去无踪。映衬于有影有踪的扶疏老树、小荷西湖,空灵和实景之间,禅味真是浓郁得很! 不由得回想起在少林寺刚出家时。 那时,师傅每每给徒弟们宣讲《少林戒约》。我们也每每是极难听进去的,还不时做小动作。经常被师傅罚跪香,便也是常事。戒约于是成为我们几个捣蛋鬼揭发别人“罪状”的依据,而每每不能自身纳受。 不久,我进入佛学院学习。广化法师的《沙弥律仪集要》是其中的一门课程。后又接触了圣严法师的《戒律学纲要》。 看到作为一个出家人,吃、喝、拉、撒都有讲究,言、谈、举、止也有规矩。那时我口上虽没有说什么话,心里总觉得是不是管得太宽了?时下年轻俗子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郁闷”,大约就是那时的心境。 尤其,沙弥十戒并威仪中“七十二威仪,总有十四事”,其中沙弥白师法、沙弥人众法、沙弥人厕法、沙弥礼师法……等等,我看到其中的细节,心里生起许多反叛的思想,还妄想从中找到几个缺口,为自己的行为做些遮掩和托辞。这种冲动,一直强盛了好久。 可能是我一直在丛林中生活,它被佛法所缚住;也可能是大众熏修,我心中的那股冲动,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一点一点冲蚀和洗涤着。虽然,我还有很多习气未改,但是心清净了很多。特别是不久后的一次广东之行,令我感触颇深! 那时,我有幸参加广东省曲江南华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的庆典。壮严的道场,优雅的佛乐,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她们在不断地顶礼、膜拜。我开始思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那么多人虔诚礼拜呢?其中不乏许多社会上的精英,他们在社会上乘风破浪,力挽狂澜,却对圆领方袍的出家人礼拜、供养。十分自然,无有丝毫的造作!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法会结束后,我坐顺路车到广州。因为是第二天的航班,只好夜宿。 巧遇俗家老友,不免在房间谈天说地。因为这位朋友以前从未接触过佛教,只知我在少林寺练武术,所以朋友跟我开玩笑说:“你的发型挺酷,服装够另类的!”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心中有许多话想说,想给他讲些佛教常识,却又严肃不起来,只能无奈而笑。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便准备下楼吃饭。进入电梯,其中已有两个人:一个中等身材,微胖;另一个也是中等身材,只是多戴着一副眼镜,夹着一个考究的公文包。 此时,我的手机响了。我通话完后,那个夹公文包的人开始说话了:“阿哟!和尚也用手机。”带有一种讽刺、嘲笑的口气。 我微微一笑,说:“阿弥陀佛!为了便于联系。” 那个“公文包”又说话了:“那些善男信女的钱都被你们给挥霍了。” 我还是笑了一下,说:“请尊重我的人格。” “公文包”马上回应道:“你是人吗?”我的拳头下意识握了起来,心中冲动。想起前几年,一个无知少年喜好拳打脚踢、刀光剑影,专爱惹是生非,双手造了多少业债!此时,我的牙咬得“噌噌……”响,目光傻愣愣的。但又回想这几年还是受了佛法的洗礼,“若受欺侮,方便避之”。这两股思潮在脑中矛盾冲突,翻来覆去。最终,我出了一口气,拳松开了,脸色恢复了自然。心里想:“自己出寺院在外,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什么呢?虽然自己是个小沙弥,但也代表了佛教的形象,犯不得和公文包那样的狂妄无理的人一样。” 佛陀也曾被人骂。佛问此人:“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那人回答:“归矣。”佛又说:“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我经过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心终于平静下来了。此时,电梯到了二楼餐厅。我若无其事地走出了电梯。又何必管他们说什么呢! 迎面而来的是迎宾小姐甜美的话语:“先生,欢迎光临!”豪华的大厅,中央挂着巨型吊灯。我们找到一张空桌坐下,服务生走过来,把菜谱递给我的朋友,他又递给我。我顺手看了一下,对服务生说:“我吃斋,首先提个前提,用色拉油炒菜,不放姜、葱、蒜。另外,斋菜,请在盘上加一双公筷。”服务生难以理解,就说一声:“先生,请稍后。”过了一会儿,另一个服务生走过去,从她的服饰上看,可能是领班或者经理,恭敬地说:“师傅,你好!”我又把我的特殊要求说了一遍,她欣然答应。此时,周围的人,不时有人朝我们的餐桌看,然后,讨论一会儿。尤其,在我们餐桌上菜时,许多人借故从我们身边走过,斜视我们吃些什么。我还听到一声:“和尚吃不吃辣椒?” 我心里觉得好笑。虽然,我的所作所为相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古怪和特异,但心里却十分坦然。朋友终于忍不住问我:“你不吃肉,姜、葱为什么也不吃呢?”我开始向他解释说:“吃肉要杀生,有悖佛法慈悲救济一切众生的本怀;姜、葱等五辛食品,一方面散发的气味难闻,另一方面,容易刺激人体激素,从而增加淫欲心。”朋友听后不解,继而又问:“老兄!真是不结婚吗?想不想男女之欢呢?”诸如此类等等,我也一一委婉而又耐心地回答。周围的人也有一些倾着耳朵听,他们也充满了好奇和新鲜。虽然我只对朋友讲,但旁边的人也领会到其中的意义。此时,我觉得特别的轻安、自在。 第二天早晨,我就赶往广州白云机场。宽敞的候机大厅,人头涌动。虽然人很多,但我真是“另类”,周围的人不停地打量着我。我刚开始觉得不好意思,过了一会儿,自觉把腰板挺起来。米黄色的僧袍在微风的吹动下,人显得格外洒脱!我排队办理登机卡,难免又有几个人“叽叽喳喳”,毕竟每日数以万计的旅客,出家人还是少数。轮到我时,我把护照和机票递了过去,并问:“有没有配餐?如果有,请给我一份素餐。”工作人员看了看我,恭敬地说:“有,请稍等。”他用电话通知飞机上,并双手奉还我的证件和登机卡。随后,我去安检,因为人很多,我随便找了个关口排队。此时,前面几个人看到我,马上说:“师傅,前面请!”我对他们微笑致谢,自然脱口说:“阿弥陀佛。”内心充满了难以形容的愉悦。 登机,坐好,过了一会儿,飞机开始起飞。透过窗口,再看一下羊城,山脉逐渐模糊了,一朵朵白云在身边经过,我沉浸在梦的世界中。此时,一个甜美的声音把我唤醒:“先生,你的素食。”我回过头来,一个空中小姐正捧着一份套餐。我先合十,而后接了过来。打量一下周围,才发现我是机上第一位用餐的乘客。飞机在天空中飞翔,配着和谐的音乐,在空中用着素餐,是何等美妙!广州之行真是难以忘怀!
结识少林寺释延裕师有些年了。 这多年来,每每出差路经河南,倘有余暇,间或赴少室山下走走。别无他意,只是嵩山于我的吸引,只是想去品品茶。 所谓散心,实则情结在心,学养使然。嵩山地质地貌之独特,向为世界地质学界推崇,于我亦然。离开繁华都市,携一二好友,流连于嵩山密林、峰巅、沟壑间,心境淡淡的,境界却浓浓的,出入之间,很是惬意。 所谓品茶,便是品味释延裕师泡的茶。延裕的茶艺还是很到位的。品茗之余,谈佛、敬佛、礼佛。徜徉于出世入世之间,另一种心境油然而生,也很是安慰。一向以来,这是我对宗教的态度。 年复一年。 丁亥年夏,在少室山下见到释延裕师的《词与禅:少室笔记》书稿时,给我的,是又一份欣喜。 谓之欣喜,在延裕师提到了境界,深得我心。 《蝶恋花·与之比较初探》一文中,延裕师提到“尽管一向崇尚禅,喜好词。然则,身为出家人,经卷尚需老老实实去读,学问尚需认认真真去做。一如静安先生论‘顿渐’时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多年来的嵩山之旅,我所收获的,便是这一直追求的境界。 《词与禅:少室笔记》充溢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正是境界使然。如静安先生《人间词话删稿》十三中所云,“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在在矣。 唯此境界,便有了内心的天高地阔。 身为出家人,延裕师修行诵经的同时,尚关注世俗的情境。于“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之“有我之境”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无我之境”二者间,能够“入乎其内”,且“出乎其外”。《菩萨蛮·人本思想在
《词与禅(少室笔记)》充溢这一股淡淡的清香,正是境界使然。……唯此境界,便有了内心的天高地阔。 ——陈道馥
《词与禅(少室笔记)》是一部很有思想水平和理论造诣的著作。全书收录释延裕读书笔记凡24篇,每篇均以一词牌领衔,篇篇透出“词中悟禅”、“禅中有词”,很有新意。《词与禅(少室笔记)》之另一新意,就在词牌与篇名的融合,如首篇《归字谣•信仰与我的人生•自序》,主旨为“归”,便含了归附、归根、归回、归来、归宿、归向、皈依等;又如,《闲中好•本地风光•雪域的宗教有感》,取意“闲”,意乃皈依之后“闲情逸致”“闲适”“闲心”“闲雅”“闲云野鹤”等。还有词篇与文意之融合、互解,都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无
一般化。誤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