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甜橙树

曹文轩,梅杰策划 海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作者:

曹文轩,梅杰策划  

页数:

366  

前言

  水边的文字屋  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户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不是一个空屋,里面还会放上床、桌子等家什。谁谁谁睡在哪张床上,谁谁谁坐在桌子的哪一边,不停地说着。有时好商量,有时还会发生争执,最严重的是,可能有一个霸道的孩子因为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恼了,突然地一脚踩烂了马上就要竣工了的屋子。每逢这样的情况,其他孩子也许不理那个孩子了,还骂他几句很难听的,也许还会有一场激烈的打斗,直打得鼻青脸肿哇哇地哭。无论哪一方,都觉得事情很重大,仿佛那真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屋子。无论是希望屋子好好地保留在树下的,还是肆意要摧毁屋子的,完全把这件事看成了大事。当然,很多时候是非常美好的情景。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在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终于要离去了,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回到家,还会不时地惦记着它,有时就有一个孩子在过了一阵子后,又跑回来看看,仿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回到了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我更喜欢独自一人盖屋子。  那时,我既是设计师,又是泥瓦工、木匠和听使唤的小工。我对我发布命令:“搬砖去!”于是,我答应了一声:“哎!”就搬砖去—哪里有什么砖,只是虚拟的一个空空的动作。很逼真,还咧着嘴,仿佛是一大摞砖头,死沉死沉的。很忙碌,一边忙碌一边不住地在嘴里说着:“这里是门!”“窗子要开得大大的!”“这个房间是爸爸妈妈的,这个呢—小的,不,大的,是我的!我要睡一个大大的房间!窗子外面是一条大河!”……那时的田野上,也许就我一个人。那时,也许四周是滚滚的金色的麦浪,也许四周是正在扬花的一望无际的稻子。我很投入,很专注,除了这屋子,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那时,也许太阳正高高地悬挂在我的头上,也许都快落进西方大水尽头的芦苇丛中了—它很大很大,比挂在天空中央的太阳大好几倍。终于,那屋子落成了。那时,也许有一只野鸭的队伍从天空飞过,也许,天空光溜溜的,什么也没有,就是一派纯粹的蓝。我盘腿坐在我的屋子跟前,静静地看着它。那是我的作品,没有任何人参与的作品。我欣赏着它,这种欣赏与米开朗基罗完成教堂顶上的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之后的欣赏,其实并无两样。可惜的是,那时我还根本不知道这个意大利人—这个受雇于别人而作画的人,每完成一件作品,总会悄悄地在他的作品的一个不太会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早知道这一点,我也会在我的屋子的墙上写上我的名字的。屋子,作品,伟大的作品,我完成的。此后,一连许多天,我都会不住地惦记着我的屋子,我的作品。我会常常去看它。说来也奇怪,那屋子是建在一条田埂上的,那田埂上会有去田间劳作的人不时地走过,但那屋子,却总是好好的还在那里,看来,所有见到的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直到一天夜里或是一个下午,一场倾盆大雨将它冲刷得了无痕迹。  再后来就有了一种玩具—积木。  那时,除了积木,好像没有什么其他的玩具了。一段时期,我对积木非常着迷—更准确地说,依然是对建屋子着迷。我用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与在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屋子不同的是,我可以不停地盖,不停地推倒再盖—盖一座不一样的屋子。我很惊讶,就是那么多的木块,却居然能盖出那么多不一样的屋子来。除了按图纸上的样式盖,我还会别出心裁地利用这些木块的灵活性,盖出一座又一座图纸上并没有的屋子来。总有罢手的时候,那时,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边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谁也不能动的,只可以欣赏。它会一连好几天矗立在那里,就像现在看到的一座经典性的建筑,直到一只母鸡或是一只猫跳上桌子毁掉它。  屋子,是一个小小的孩子就会有的意象,因为那是人类祖先遗存下来的意象。这就是为什么第一堂美术课往往总是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几条长长短短的、横着的竖着的直线画一座屋子的原因。  屋子就是家。  屋子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忆。  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其实,世界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关的。幸福、苦难、拒绝、祈求、拼搏、隐退、牺牲、逃逸、战争与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与家有关。成千上万的人呼啸而过,杀声震天,血沃沙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像高高的槐树顶上的一个鸟窝不可侵犯一样。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情景:一只喜鹊窝被人捅落掉在了地上,无数的喜鹊飞来,不住地俯冲,不住地叫唤,一只只都显出不顾一切的样子,对靠近鸟窝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杀下来,让在场的人不能不感到震惊。  家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  等我长大之后,儿时的建屋欲望却并没有消退—不仅没有消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感悟的不断加深,反而变本加厉。只不过材料变了,不再是泥巴、树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积木,而是文字。  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然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书,其实都是在建屋。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  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亲近文字,和我对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边上的。

内容概要

“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总共收录了孙幼军、金波、秦文君、曹文轩、张之路、葛冰、黄蓓佳、沈石溪、高洪波、汤素兰等10名作家的代表作。收入本丛书的作家和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最高峰。
《甜橙树》为其中之一,收录曹文轩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包括《甜橙树》、《第十一根红布条》、《红葫芦》、《蓝花》、《水下有座城》、《田螺》、《渔翁》等。
为了真实呈现入选作家的创作成就与艺术个性,本书均由作家自选作品,将其最优质的形象思维成果,贡献给中外少年儿童。

作者简介

  曹文轩 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主要文学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大王书》《我的儿子皮卡》等,学术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14卷)。《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出版。曾荣获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大水
第十一根红布条
阿雏
海牛
红葫芦
蓝花
泥鳅
疲惫的小号
枪魅
守夜
水下有座城
田螺
甜橙树
野风车
鱼鹰
渔翁
远山,有座雕像
月白风清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甜橙树 PDF格式下载



在报纸上看过介绍,除了《草房子》这个也算是曹文轩的经典之作了。。。
书不错,定价不贵,打完折更便宜了。我爱当当


挚爱曹文轩!


还没有看完,感觉和其他作品一样很吸引人,看完再做进一步评价


很多优美的文章


女儿说这本书由10个故事组成,都很好。爱不释手,书把电视战胜了!


挺好,书不错,女儿也喜欢!


书不错 很快


書不錯,我女兒很喜歡


制作 和翻译都不错,打8份


帮弟弟买的,书质量很好


适合小朋友!


二年级的女儿一直都比较喜欢曹文轩老师的作品,以前看过他的《草房子》,这本《甜橙树》也很喜欢勒。


女儿在学校有幸听过曹教授的讲座,她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