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察
2012-4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04出版)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 编
《全国环境监察培训系列教材:生态环境监察》力求内容全面、翔实、实用。首先阐释了生态环境基本概念、生态环境问题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进而论述了生态环境监察的概念、指导思想、法律依据、生态环境监察的工作任务、内容、措施以及工作机制与工作程序。全书既注重基础理论的阐述,又对实践中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总结,实用性较强。
第一章 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第一节 生态环境基本概念 第二节 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第二章 生态环境监察试点 第一节 生态环境监察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生态环境监察的工作依据 第三节 生态环境监察试点 第三章 特定功能区生态环境监察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环境监察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环境监察 第三节 森林公园环境监察 第四节 生态功能区环境监察 第五节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察 第四章 非污染性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监察 第一节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监察 第二节 公路、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监察 第三节 港口、海岸带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监察 第五章 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察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监察 第二节 森林、草原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监察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监察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监察 第六章 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监察 第一节 畜禽养殖业环境监察 第二节 农业生产环境监察 第三节 农村小城镇环境监察 附录 一、有关重要文件 二、有关技术规范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六)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的含义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良好状态。 生态平衡是相对的、整体的动态平衡,作为开放的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始终在正常进行之中。局部、小范围的破坏或扰动可通过系统调控机制进行调节和补偿,局部的变动或不平衡不影响整体的平衡,这和相对的动态平衡是一致的。 2.生态平衡的三个基本要素 生态平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性,能流和物流收支平衡以及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 衡量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其具体内容为:①时空结构上的有序性。表现在空间有序性上是指结构有规则地排列组合,小至生物个体的各个器官的排列井然有序,大至宏观生物圈内各级生态系统的排列,以及生态系统内各种成分的排列都是有序的;表现在时间有序性上就是生命过程和生态系统演替发展的阶段性,功能的延续性和节奏性。②能流、物流的收支平衡。指系统既不能入不敷出,造成系统亏空,又不应入多出少,导致污染和浪费。③系统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抗逆、抗干扰、缓冲能力强。 因此,生态平衡状态是生物与环境高度相互适应、环境质量良好,整个系统处于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3.生态平衡失调及其原因 (1)生态平衡失调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机能。但是,这种机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在确定的限度内亦即在不超过系统的生态阈值和容量的前提下,它可以忍受一定的外界压力,当压力解除后,它能逐步恢复到原有的水平。相反,如果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的生态阈值,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便会降低,甚至消失,最后导致生态系统衰退或崩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失调”或“生态平衡破坏”。 (2)生态平衡失调的机理 作用于生态系统的外部压力从以下两方面来干扰、破坏生态平衡:一是损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系统的功能降低;二是引起生态系统的功能衰退,导致系统的结构解体。 (3)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 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全国环境监察培训系列教材:生态环境监察》由国家环境监察局组织编写,作为国家和省级环境监察岗位培训的辅助教材,也作为环境监察工作的指导书籍,同时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监察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企业法人代表等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