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河湖变迁与健康评价

孟万忠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

孟万忠  

页数:

214  

字数:

320000  

内容概要

水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地理备要素中嚣敏感和脆弱的因子。随着全球经济的笈展世界各地河流,湖泊的健康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流域发展与河流文明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流域性的求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作为三晋人民的。母亲河——汾河,历史时期湖泊众多,水量丰沛,灌溉衷业发达是山西最发达的经济区。但现在挪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出觋了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漏斗区面积扩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捣示流域水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变迁过程是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孟万忠编著的《河湖变迁与健康评价
--以汾河中游为例》依托历史文献、地层、考古、孢粉动檀物化石,器测的气象,水灾数据等资料,综合分析,相互印证 以全新的视角
揭示出第四纪更新世以来汾河中游河瑚变迁的过程、原因和规律,对河湖的健赢状观做出了科学评价。同时采用现代地图学的方法将河湖变迁的空间形态直观地展现在地形图上。
《河湖变迁与健康评价--以汾河中游为例》可供从事地理、历史,环境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有关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孟万忠,男,汉族,1971年生,山西清徐人,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后,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993年山西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获得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环境变迁、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曾在山西省测绘局从事测绘与地图制图工作近十年,参加了《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山西省经济地图集》《山西省地图集》等大型图集的编辑和制图工作。现在太原师范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在《测绘科学》《地理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晋阳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时段的确定
第三节 研究区域的选择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五节 资料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汾河中游湖泊变迁
第一节 史前湖泊的变迁
第二节 湖泊变迁的个案
第三节 太原盆地古湖泊的水量平衡
第三章 汾河中游干流与支流的变迁
第一节 全河段的变迁
第二节 局部河段的变迁
第三节 支流变迁的个案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的环境响应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第二节 河湖变迁引发的相关自然灾害
第五章 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因素
第二节 人文因素
第六章 河湖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河湖健康评价
第二节 人与河湖和谐相处是河湖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汾河中游气候变迁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万年来(第四纪大冰期的大理冰期结束以来的全新世)自然地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也是现代气候变化的背景,对了解现代气候也是十分重要的。各种尺度的气候变化一般都以冷暖阶段的交替和干湿(旱涝)阶段的交替为其特点,具有近似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对于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竺可桢先生在他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采用考古资料、物候资料、方志资料和仪器观测资料对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反映了历史各个不同时期的气候特征,是历史气候研究中的经典之作。汾河中游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征大致同此。 历史时期的气候冷暖概况变化:距今约7500年前气候比现在寒冷干燥,气温约比现在低2~4℃;距今约3000~7500年是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温暖湿润,我国称为仰韶温暖期,年均气温比现在偏高2℃以上,年降水量比现在多200mm以上,在这段时期中,距今约4000年前曾有一段比较干燥寒冷的时期;距今3000~2500年的周代时期,是气候比较寒冷干燥的时期;距今2000~2500年又是一个比较温暖湿润的时期;公元初到6世纪又是气候寒冷期,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海面连续三年冰冻,冰上可以过往车马及三四千人的军队。那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3℃。隋唐时代(589—907)是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因当时都城关中地区能生长梅和橘。公元10—12世纪又是气候寒冷期,比现在年平均气温低1℃。公元13世纪气候比较温暖。公元14世纪开始气候又趋寒冷。公元15世纪以后近500年有3个寒冷期(1470—1520、1620—1720、1840—1890),这说明15世纪以来,我国气候有200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最冷期是17世纪,特别是公元1650—1700年最冷。在这50年间,太湖、江汉和淮河4次结冰,洞庭湖3次结冰,公元1654年和1676年两次强烈寒冬。总之,在历史时期我国气温变化曲线呈波状起伏,冷暖交替出现,总的趋势是温暖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愈来愈低,而寒冷时期越来越长,寒冷程度也愈来愈强。汾河中游气候的变化趋势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基本大同小异,存在一些区域性的差异。 现代气候是近100年来的气候变化,它是依据现代气象仪器观测资料进行的。1929—1933年,太原年均雨量为391.3mm;太谷,1932—1933年,年均雨量为561.3mm;平遥,1920—1931年,年均雨量为350mm;汾阳,1925年雨量为385.1mm。


编辑推荐

《河湖变迁与健康评价:以汾河中游为例》可供从事地理、历史、环境等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有关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河湖变迁与健康评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