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女性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2012-4
光明日报出版社
李炯华
欣闻武锋的博士论文《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即将付梓出版,在此书快要面世之际,略赘数语如下。葛洪在中国道教史与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众所周知。他不但是杰出的道教理论学者,同时又是著作等身的著述家。对于这样一位特出人物,学界一直是颇为关注的,中国大陆、港台地区还有日本,所有的葛洪研究专著加起来不低于十部,文章更是不计其数。葛洪研究看起来似乎已经穷尽,无法再前进一步了。但是,细数葛洪研究的方方面面,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研究似乎受到一种定势的影响,那就是太过于看重葛洪道教理论学者的身份,很多主题都是围绕葛洪与道教的关系而展开。按照这种思想趋向,葛洪论述道教理论的《抱朴子内篇》很自然地受到了更多关注。而比《抱朴子内篇》部头更大的《抱朴子外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对被忽视了,这样,同为葛洪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两书,其研究状况产生了不平衡。这或许给后学的继续拓展了留下了一定的余地。所以,开展《抱朴子外篇》的研究应该说是非常需要,也是非常迫切的。其实,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陆陆续续有文章甚至专著正在发表,恰巧印证了转移到《抱朴子外篇》研究所蕴含的潜在学术价值。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记载了两晋时期历史的诸多面相,比如君臣关系、选官用人、社会风教、婚丧礼俗、人物评价等等,很多地方的摹写、刻画、描绘,远比正史更加详细、更加具体,提供了这个时期社会历史的“实录”。其文献价值与思想价值,很早就受到胡适、鲁迅等先生的关注,并被他们列入青年必读书之中。就我个人观点来看,葛洪《抱朴子》是汉唐间南中国区域继东汉王充《论衡》之后最重要的子部著作,相对于《抱朴子内篇》来说,《抱朴子外篇》所占分量更重。葛洪本人也是以撰著子书、留之名山而期许。子部著作先秦时期异常发达,其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独立自由;秦汉以讫魏晋,子部著作续有发展;魏晋之后隋唐时期,子部著作的发展则明显不如以前。这表明思想开始逐步定型,其后著作更多是借助原典思想以为己助,创新少而继承多。这也是思想发展的通例。葛洪的《抱朴子外篇》是子书中的一种,从时代上来看,它正处在秦汉与隋唐的中间时期,是子书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这些特征在《抱朴子外篇》中都有鲜明的表现。葛洪对前辈学人著述比较推崇的是扬雄(著《法言》)、王充(著《论衡》)、王符(著《潜夫论》),《抱朴子外篇》中对扬雄、王充多有推崇,葛洪撰著《抱朴子外篇》其宗旨与篇目多与上述诸人有密切关系。但是,《抱朴子外篇》并非单纯的模拟、重构前人,而是在前人基础上把所讨论的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化,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这也是子部著作的一个重要功能。所以,《抱朴子外篇》是如何借助秦汉子书的思想资源,发展、过度到魏晋子书,其中的迁转轨迹如何,都是颇有兴味的问题。汉唐间南中国区域的子部著作并不是很多,与北方相比显然不及,较早的有扬雄《法言》,葛洪之后有《颜氏家训》。葛洪的《抱朴子外篇》放到南中国区域考察是相当可观的,不但分量厚重,而且论述广泛,是南中国区域子部著作的翘楚。《抱朴子外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江南文化,甚至可以这样说,分量厚重、论述广泛的《抱朴子外篇》的出现,说明江南文化的发展在魏晋时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为其以后的发展开示了路程。《抱朴子外篇》同时也是两晋时期南北文化综合的尝试。这一著作完成于西晋末、东晋初,大约葛洪三十五六岁时,正值两晋之交,代表了葛洪成熟的思想。在书中,葛洪对汉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了评论指摘,力图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系统。他主要站在江南土著的立场上,希望利用两汉旧有礼制、道德、习俗,规范两晋时期失范的政治秩序、社会伦理、人际关系。葛洪其实是在南北文化弃取的基础上,希冀对两者做出一种综合,并能用于现实。比如对于两晋时期发源于洛阳,后盛行于江南的玄学,葛洪明确表示反对,认为它伤礼败俗,诱导社会混乱。但同时,葛洪也承认戴良、阮籍等人的放达是有为有才而作,他们真正体会了玄远之旨,而一些好事者只是模仿戴、阮饮酒食肉的行为,而失却放达的真谛。如此看来,葛洪并非全面否定玄学,而只是否定玄学的形式主义,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综合的尝试。再比如对于儒道关系,葛洪对两者都有赞同,也都有批评。他在《抱朴子内篇》中赞赏道家修仙长生,但是也批评道家对治理社会现实缺乏效用;他在《抱朴子外篇》中赞赏儒家建功立业,但是也批评儒家漠视益寿延年。可见,不论是《内篇》还是《外篇》,在政治上葛洪是肯定儒家而反对道家,在养生上葛洪正好相反,所以说《抱朴子》内、外篇的思想是一致的。葛洪对儒道有弃有取,这种一致性正是葛洪进行文化综合为我所用的表现。这让我们联想到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佛教为了争取进入中国主流社会,与儒家、道家进行了多次的论争以及理论的调适,特别是与儒家做了许多让步,然后成功地“征服”了中国,奠定了中国文化“三教合一”的基础。而葛洪以道教徒协调儒道关系,葛洪之后道教也逐步地进入中国主流社会,可以说葛洪是文化综合的先行者。进行《抱朴子外篇》的研究是有难度的。其一是文本。此书比较庞杂,并且需要一定文献学方面的知识,这对纯粹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易事。其二是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丰富多彩,各种思潮互相激荡,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理解其时的思想状况,并做出有信服的分析,也是比较困难的。其三是《抱朴子》内、外篇的比较研究。这一问题学者本就争论极多,为了探讨此问题,在研究《外篇》的同时等于必须要通读、研究《内篇》,两者不好偏废。我个人以为,武锋的《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一书,或许对这几个难点有所发明:第一,对《抱朴子外篇》的文本做了详细的清理。他用比较扎实与实在的工夫,对《抱朴子外篇》历代的版本变化、篇卷分合、佚亡情况等诸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使很多细节问题清晰起来。为此翻阅了大量史志、目录书等,训练了自己的研究能力。第二,对《抱朴子外篇》的思想做了全面的梳理。他分别从政治思想、社会思想、学术思想、士人精神、历史人物评价等方面,对《抱朴子外篇》的思想做了综合说明,特别是用详细具体的例证指出葛洪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葛洪的思想脉络给予了生动的展示。第三,对《抱朴子》内、外篇做了比较全面的对比研究。他专门拿出独立的一章(即本书第五章),做了《抱朴子》内、外篇的对比研究,特别是对学界所争论的两者关系问题给予了自己的一种解释。《抱朴子》内、外篇的对比研究应该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文的水准。当然,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此书也不例外。此书部头比较庞大,在文字的精确、简约上还不够到位;在对某些类同问题的处理上也可以再考虑;在对《抱朴子外篇》思想的阐释上,某些方面还未触及核心问题。如果把思路稍微扩展一点,葛洪与《抱朴子外篇》的研究应该还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比如,葛洪家族是道教世家,这样一种形态是如何实现的,与儒学世家有何关系,葛洪是如何结合“内学”(神仙方术之学)、“外学”(应时处事之学)而熔铸自己的思想的;葛洪家族作为江南道教的一个分支,又受到哪些道教支脉的影响,与北方道教关系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能需要慢慢细心的清理了。武锋随我学习六年,他为人朴实,爱好读书,比较勤奋刻苦,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本书作为博士论文答辩时受到在座专家的好评。在此书面世之际,希望他能以此为契机,谦虚谨慎,在研究道路上再进一步。至于本书的真正研究价值,只有期待学界同行的评骘了。是为序。章义和2009年10月于华东师范大学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势必会造就一批宏大的产业队伍,对高素质的应用型女性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女性在旅游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与生俱有的细心周到、善于沟通的性格在旅游业中表现出其特殊的优势。研究旅游高等教育应用型女性人才培养体系,对服务于国家宏观战略和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旅游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专业特色,以及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高等教育和女性人才培养概述及相关基础理论,国内外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比较研究,旅游专业女性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旅游专业女性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及应用型女性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研究。
李炯华,男,1970年生,湖南邵阳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女子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二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和区域旅游规划等旅游学理论与实证研究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旅游高等教育和女性人才培养概述及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第二节 旅游服务业女性人才的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构建具有女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节 旅游高等教育和女性人才培养的相关基础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应用型旅游高等教育和女性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外的应用型旅游高等教育比较分析
第二节 国内的应用型旅游高等教育比较分析
第三节 国外女性人才培养比较分析
第四节 国外女性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第四章 旅游女性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第一节 应用型女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第二节 就业市场对应用型女性旅游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第三节 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第四节 旅游管理专业女性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
第五节 女性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对女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第五章 旅游女性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第一节 旅游女性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
第二节 旅游女性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第三节 旅游女性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第四节 旅游女性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第五节 基于CBE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第六章 应用型女性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研究
第一节 我国应用型女性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
第二节 应用型女性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 应用型女性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对策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价值 一、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 近年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为旅游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旅游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快高等旅游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此外,全国妇联也颁布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提出“推进性别平等”、“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力”、“优化妇女发展环境”和“推动妇女的进步与发展”等。 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旅游高等教育应用型女性人才培养体系,对服务于国家宏观战略、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呼唤大量高素质应用型女性人才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的日益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在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尤其在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更呈现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中国已成为全球新的旅游热土。旅游业已成为对拉动国民经济作用很大的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升,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在现代旅游业中,女性是不容忽视的巨大人力资源,其从业人员占到旅游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旅游对于女性从业者具有特殊的意义。女性由于自身等条件的限制,在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大多处于从属地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行业中,女性和男性在体力上的差别变得不那么重要。相反,女性与生俱来的细心周到、善于沟通的性格在旅游服务中的优越性日渐显现。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她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通过职业培训,提高了女性受教育的程度;通过与外界交往机会的增加,扩大了她们的视野。面对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势必会造就一批宏大的产业队伍,对高素质、高技能的女性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旅游业正面临着世界旅游热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好机遇,促进旅游高等教育,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进程是当前旅游产业深化的态势。面对着这一历史的机遇与挑战,各类旅游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旅游高等教育可说是与旅游经济建设、旅游就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旅游业的高水平发展势必要求旅游职业教育要从产业需要出发,在教育观念、课程建设等方面加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应用型女性旅游人才培养研究》是对旅行人才培养与国内外现状的全面比较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