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快乐的翅膀

杨忆军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

杨忆军  

页数:

229  

字数:

168000  

前言

  陈大新  我和杨忆军女士只有不多的几次碰面,都是在会议上,也没有深入交谈的机会,了解她的性格是在博客上。她是在我 的博客“雪后斋”上留言、评论最多的好友之一。她有话总是 要一吐为快,评论也扬扬洒洒,一些充满强烈正义感的快人快 语,给我印象深刻。《快乐的翅膀》是一本带有作者浓厚生活印记的散文、随笔集,通过这本书,也使我对忆军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我 眼里热情如火的她,是很会自我调节的人,她经历了待岗、婚 变,癌症的磨难,却从不消沉,艾怨,绝望。她卖过副食品,看过传达室,还在工厂的车间干过,做事很投入,后来她管理 过一个网络文学社团“心灵之约”,因为她的那股认真投入 的劲头,赢得了社员们的尊敬和好评。她虽然一直是单身,但 有过短暂而甜美的爱情,对此她一直很珍惜。她是杭州市江干 区癌症康复协会的成员,患病后还出过一本散文集《车窗外的 树》,由于她乐观的生活姿态和热心公益事业,曾被评为“感 动江干女性人物”,获首届感动江干道德模范提名奖。忆军虽然遭遇了很多的不幸,然而“性好读书,清福已 具”,阅读与写作成为她一对快乐的翅膀。她一个人过年,一 个人过情人节,都能找到快乐,而阅读与写作也让她找到了一 片自由的天空。忆军因为遭遇了许多的磨难,使她对社会的公平,正义 十分敏感,眼中揉不得沙子,疾恶如仇。而同时,她对有不幸 境况的人,抱有极大的同情,对缩小同一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 距,发出了强烈的呼吁。忆军的父亲是军人出身,她从小在军营里长大,身上有 一种可贵的战士品性,无论前面有多少险阻,她都不会退缩,在承平日久的今天,在重视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条件下,她保持 着特立独行。作为她的“博友”,为《快乐的翅膀》写序,我 仍是不够格的,但于我却是难以推辞。这是因为我和她都在邮 电系统工作过,我当过话务员,而她在“长机室”干过,是维 修长途电话台的机务人员。忆军的文字十分率真,文如其人,我就不多说了,希望她的心情总是那样明净,也希望她鼓动着 一双快乐的翅膀,飞得更远,飞得更高。2012年4月于临海

内容概要

《快乐的翅膀》共收入了七十一篇作品,内容有人生感悟、人物采写、游记等。作者杨忆军说:“书上所有的作品,都是我手写我心的产物。在我的文字里记录着属于我的生存体验和人生悲欢。”
《快乐的翅膀》这本散文、随笔集,属大众化的读物,篇幅都较为短小,非常适合工余时间和晚上休闲时阅读。

作者简介

杨忆军,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个人专著,作品散见于全国大小报刊。多次在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到优秀奖等不同等级的奖项。多年被杭州市作协评为优秀作家。作品《补丁的记忆》人选《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2011年卷),作品《闲话新塘街》人选《江干农居文化集锦》和《美哉天下·中国旅游散文优秀作品集》一书,另外,还有多部作品人选公开出版或内部交流的作品集。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杂感琐记
网游天下
口口祝福卡
天涯若比邻
心仪网络年
望海情结
感动
中国奇迹
奥运遐想
诚实为文
我们是一家人
活出自己的人生
闹话一见倾心
没有伴侣的情人节
电话拜年
美丽的谎言
战争与和平
看斗蟋竞斗
闹话济公
快乐畅想
绝症
诱我食欲的“绿色食品”
QQ群网友见面会
记忆
如果年轮能倒转
快乐的翅膀
步云山温泉,我想拥抱你
再婚的烦恼
经营爱情的高手
幻灯“粉丝”
炒股的甜酸苦辣
第二辑 文海拾贝
真正的艺术品
解读真爱
是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
方老师,您一定会长命百岁
在文字中了解夏衍
一位对新闻事业孜孜以求的人
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品读他的人品和艺带才华
他把心掏给了读者
第三辑 行走天下
盐官镇印象
离别观城
市亢州湾跨海大桥
拜谒灵山胜景
临安撷珍
冬游笔记
第一次握手
古镇见闻
苏州一日游
闹话新塘街
品读西溪湿地
溪口感怀
海南游抒怀
第四辑 观海听潮
他有颗美丽的心灵
老班长的业余爱好
感恩吴主席
为音乐艺术而活着的人
师恩难忘
一方百姓的福气
郑大姐的故事
第五辑 怀旧絮语
拾零母爱
睹物思人
绿色的童年
黑白照片的记忆
补丁的记忆
当团干的那段日子
租房琐记
又到冬至
琐忆看电影
一年的老板经历
旧房翻新散记
墙门房子的记忆
新书感言
后记

章节摘录

  网络姐姐 文/李尔莉  当今是一个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瞬息万变,网 络敌人、网络朋友、网络姐妹等层出不穷。这不,我也有了一 个网络姐姐。几年前,因为共同的爱好,我们在龙源期刊网上 认识,直到后来我们又在文化在线的“心灵之约”文学社团相 聚。现在,我们又在新浪博客相会。忆军姐是杭州市的一名作家,最先吸引我的当然是她的文 笔。她在博客的公告栏里写了对写作的感触:爱好写作不图名 利,只图快乐,因为一个人静静地走进写作的氛围,尘世间的 烦恼便会烟消云散。我是她博里的常客,于是,我也获得了片 面最惠待遇,忆军姐给我的文章常常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促使我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忆军姐给我的印象是特别的和蔼 可亲,她始终微笑着,像怀里一歇不歇地揣着金元宝。她留着 短发,整个人看上去很精神,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时时透着一股 子灵气,这些印象都是从她发给我的照片中看到的,因为我与 忆军姐相隔太远,我们并没有见过一面。但我们在QQ里经常 聊天,每当遇到烦恼时,我都会讲给她,她不断地安慰和鼓励 我,成了我寂寞人生中巨大的精神慰藉。2008年,忆军姐在文化在线的“心灵之约”社团担任社长 以后,我也被她推荐过来担任编辑和副评论长工作。这样我与 她的交流就会更多一些,我们私下在QQ里经常谈心。在一次 聊天中得知,忆军姐是一个癌症康复患者,而且经历了婚变、待岗、重病等诸多的挫折,因为一些心理因素的阻挠,我没敢 细问患的是什么病,但我的心灵受到了震颤,她在我的脑海中 越来越高大,以至于后来成了我崇拜的偶像。有位作家曾说过:“创作是一种极其艰辛的精神劳动,它 不仅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将生命自我耗尽的 过程。”试想,一个癌症患者曾经历过多少的痛苦和磨难,她 不但没有在可怕的病魔面前屈服,而且不断地用文字来提高自 己的精神境界,一个连生命都不怕的人,她还能惧怕什么呢? 记得有记者采访她:“对于癌症康复病人来说,每爬一 级台阶都是气喘吁吁的。而你是如何坚持写作到今天的?” 忆军姐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梅花不畏风寒,勇斗霜雪’ 的品性与精神激励了我。”记不得多少个日子,她忍着咳嗽 的折磨坚持伏案写作,她时常对自己说:你死里逃生出来不 易,要珍惜每寸光阴。生命对你而言,或许很短,也可能很 长,因为癌症康复病人的生命自己是无法左右的,什么时候 病情有了反复,很可能会奔黄泉而去。这绝不是她悲观消 沉,就是健康人,每天都有可能突发意外,何况是重症病 人,谁敢保证自己一定会长寿,常言道:“满口饭好吃,满 句话难说。”既然寸金难买这个重症病人的寸光阴,那么她 只有牢牢地把握住时间,充分地利用好它们,在活着的日子 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决不能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因 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是诗人钱鹤滩写的《明日歌》,经常在提醒着她。每篇作品的诞生,都会让她欣喜若狂,因为它们宣告 了她的胜利,和癌魔抗争的胜利。这些作品不光凝结着她的 心血,也见证了她生命力的顽强。《有手机真好》《住院笔 记》《健康无价》这三部作品,是她在化疗期问完成的。后 来都相继见报,尤其是《健康无价》这篇文章,寄给报社不 到半个月就被采用了,那种兴奋是无以言表的。当然,不是 她的文章写得如何光彩照人,而是因为报社的总编及副刊编 辑知道她是忍着化疗药水的折磨与伤口的疼痛把它写出来 的,目的是想提醒大家,对待健康要像对待安全一样,要防 患于未然,因为她在文章中告诉大家,得病前,她的健康意 识是很淡薄的,她不希望她的悲剧在别人身上重演。随着一篇篇习作的发表,年轻时做过的“作家梦”又开 始在她心里活蹦乱跳,幸运的是四十周岁那年她终于梦想成 真入了作协。人杭州市作协几乎没费多少周折,当然,不是 她的写作水平有多高,而是她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感动了那些 帮忙的人,是他们在作协主席面前极力举荐她,她只有多出 作品,多出受读者欢迎的好作品,她知道这也是他们对她的 期盼。所以人作协这些年来,她一直笔耕不辍,个别作品还 在各类征文赛上获了不同等级的奖项,因为写作努力,她还 连续几年被杭州市作协评为优秀作家。在成绩面前,她时刻 提醒自己,作家的身份你是有了,但你写作的水平离真正的 作家标准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因为 文学创作这条路是永无止境的。读忆军姐的文章,发现字里行间没有透露出一丝悲哀的 情调,这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们这些健康人,每当面对 困难时,不是哭泣就是低头,难道我们不是无病呻吟吗?与 一个患癌的人相比,我们的痛苦还算痛苦吗?忆军姐的坚强 意志深深地感染了我,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她在QQ里就给 我发来“微笑”的图片,不断地给我打气,借着她给予我的 力量和勇气,我也一天天变得自信起来。忆军姐对工作认真负责,没有丝毫的倦怠,她经常对我 们说,要想管好人,首先要自己率先垂范。所以她对工作兢 兢业业,大家也跟着忠于职守、尽心尽责。有一份耕耘,就 会有~份收获,我们文学社团连续几年都被评为优秀社团,那种高兴之情真的是无与伦比,在这里,我感觉有一种家的 温暖,而且不断地怂恿自己写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当 我的作品《永不忏悔》、《一个陕北女人的故事》、《爱情 的作用是相互的》等陆续在纸质媒体上发表后,我更加坚定 了信心,这都是忆军姐的功劳,说实在的,如果没有她不断 地鼓舞,或许我会以一个悲观的心态面对文学。后来,因为工作太忙,加之我还需要充足的时间读书和 写作,我不得不暂时离开文化在线,我离开的时候忆军姐很 难过,其实网络和现实一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真诚。因 为思念忆军姐,偶尔我还去文化在线投稿,还是那份眷恋,忆军姐也常常牵挂着我,给我不断地发信息,鼓励我支持 我,,就是希望有一天,我和她能睡在一张床上,聊个通宵 达旦。我想,这个希望一定会很快实现。感谢忆军姐,感谢她成了我寂寞人生中巨大的精神慰藉,也成了我前进的动力,希望她能永远快乐健康地生活!“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对于忆军姐,我一直 心存感恩,她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也 希望能成为全社会的榜样阶梯和动力。2011年 李尔莉,陕西延安吴起县人,中共党员,吴起县第八届 政协委员。多次在作品大赛中获奖。发表文学作品一百多方 字。“中国新文学文化潮”圈编辑部主任,曾在“龙源期刊 网”、“文化在线”做兼职编辑,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延安 市社区文化普及促进会常务理事,延安市社区文化普及促进会 吴起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现就职于吴起县文联,担任编 辑。即将出版诗集《组装的日子》、散文集《声音的表情》、长篇小说《眼睛的叙述方式》、短篇小说集《打碗碗花开红艳 艳》。


编辑推荐

  《快乐的翅膀》共分五辑。第一辑是“杂感琐记”。这一辑讲的是杨忆军在网上与那些社团、什么群以及QQ的朋友们之间的友情;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却没有半点儿虚假的成分。第二辑是“文海拾贝”。这一辑杨忆军从虚拟世界回到纸质的书本上,讲述了她阅读不少文友书籍的后感。第三辑是“行走天下”。这一辑记录了杨忆军行走天下的足迹,以及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得,充分呈现出她诚实个性和踏实的态度。第四辑是“观海听潮”。着落在她真实的世界里,向我们娓娓道来现实生活的那些老师、老班长、老领导、老艺术家和老大姐们;正因了她朴实无华的语言、诚恳真实的情感,才使得这些人物读来亲切感人,于平凡中闪烁出不平凡的人性来。第五辑是“怀旧絮语”。我们可以看到杨忆军父亲的书法作品,也可以看到杨忆军一手漂亮的字;这是她受父亲熏陶的结果?还是爱的体现?杨忆军是幸福的,她拥有母亲所赠的英雄牌钢笔和鼓励的话:“希望你用这支笔写出锦绣文章来”,拥有父亲给予她的军营生活,拥有爱人所送的温馨的皮手套,拥有当团干时候的青春与激情……尽管其中有着中学时代的补丁、租房时候的苦恼和当老板的辛苦,但老墙门里的记忆却永远是那么温馨,缠绵一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快乐的翅膀 PDF格式下载



书本身没有问题,做得很精良。书上的目录,都是对的,包括文章的标题。没有丝毫的问题。可是网站把QQ祝福卡打成了口口祝福卡,品读他的人品和艺术才华,网站目录中写成了艺带才华了,哪有艺带才华啊,天呐。还有书上目录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网站也打错字了,变成了:市亢州湾跨海大桥。全世界也没有这个桥名啊,这个错误错的实在太离谱了。我想这对作者也是极大的不尊重。书中简历中:入选两个字,在网站上都变成了人选了。呵呵。向网站反映一下这些错误。我觉得网站把这些闹笑话的目录错误刊载出来,丢你们网站的脸。我处于好意,特此提醒一下。当当网,这样大的网站,会出现如此幼稚的错误,实在不应该。编辑们是如何把关文字的?目录中会出现这么多的错误,实在不应该。太丢脸了。作者的短文我挺喜欢的。


游记,人生感悟等,我觉得都很有看头,就当是休闲读物过过眼,是个不错的休闲方式。我喜欢。


写书,出书,对于作者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此书,购买此书。这本书告诉人们,坚强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