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论语遇上算盘

涩泽荣一 中国华侨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作者:

涩泽荣一  

页数:

272  

译者:

蔡飞飞  

Tag标签:

无  

前言

曾祖父•涩泽荣一遗留之物代为序首先,请恕我介绍一段关于东京海上保险成立时的轶事。明治十一年(1878)春,涩泽荣一与岩崎弥太郎一同去拜访当时位于稚子桥的大隈重信的邸宅。巧遇也来拜访的福泽谕吉,于是荣一便和谕吉下起了将棋。据荣一讲,谕吉言语相当刻薄,说“你明明是个商人却擅长将棋”。所以荣一也不示弱,回击说:“就一个无能的学者来说你也很擅长呀。” 这些被认为在各自的事业上非常忙碌的当时的精英,却意外地看到了他们享受悠闲的情形,这一点给人印象非常深刻。保险公司成立的背景可以追溯到荣一在大藏省时便开始主张的租税现金缴纳的问题。荣一辞官后正式决定,纳税者为缴纳税金必须将大米等各种产物运输到有市场的城市,因此有必要制定担保运输途中危险的保险制度。据说,在大隈邸宅的聚会上,将棋结束后,荣一谈起这件事时,福泽说“好像过于超前了吧”,提出为时尚早的异议,弥太郎也觉得此主张过于超前。然而,只有大隈说“必曾祖父•涩泽荣一遗留之物须实行,若不实施保险,则形不成金融”,热心地劝说并主张要尽早实现这一提议。之后,经历迂回曲折,因资本的三分之一由三菱所出,最后弥太郎也同意了。并于这一年十二月十二日获得了东京府的营业许可,于是,东京海上保险正式开始营业。荣一具有超群的经营能力,再加上他在江户幕府末期旅居法国的经历,以及在明治政府四年多的积极活动的成果和由此培养的人脉等资本,被视为当时经济界的稀有人才,受到了实力数一数二的三井、三菱两大财团的热情邀请。三井除了以掌门人三野村利左卫门为中心投资第一国立银行外,明治九年(1876)还成立了三井物产等,努力适应新时代。而且,关于三野村把荣一选为自己的后继者这件事,荣一本人在明治十三年(1880)的谈话中这样陈述:“三井的三野村利左卫门这个人,以现在世界需要新知识为由,想让我作为他的继承人,并将带有三井家徽的和服送给我,可是我只想做三井的顾问,而不做掌门人。但是会为三井竭尽全力。这就是我和三井亲近的原因。”据荣一长女歌子回忆,也许三井认为只有和服还不够吧,于是三井家全体出动,为招待荣一和妻子千代举行了大宴会。三井是日本第一富豪,从深谷进京不久的千代,为此行的着装费尽心思,最终,定做了一件虽朴素却高雅的特等绉绸和服,与荣一一同出席且举止庄重,落落大方。而三菱方面则是由弥太郎邀请荣一到隅田川乘船游玩,直截了当地邀请荣一加入三菱企业。荣一把那时的经过作了如下说明:“三菱方面,岩崎弥太郎氏说我主张的公司组织不行,若与他一起进行独裁管理的话,日本的实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提议我与他协作。我说‘必须采用股份制’,岩崎却主张‘股份制不成立。需要一些‘专制主义’,于是就产生了‘股份制好’、‘不,股份制不好’的争论。”所以荣一见机跟随几个艺人退了席。荣一在漫长的生涯中参加了四百七十家公司的成立和经营。对待初次创办企业的人,都热情细致地为其指导像银行贷款的方法以及正确的财务报表的制作方法等,企业起步之际,屡屡将自己的名字列入创办人名册,并自己投资一部分用于开业的资金。但等到公司顺利成立,确定经营顺利时,多数情况下便会出售自己所持股份,而将这部分资金支援下一个新企业。荣一对将公司据为己有的想法很淡薄,而更大的目的是始终忠于国家近代化的推动者乃至支援者的职责。逝世将近八十年的荣一的人生和业绩至今仍然引起现代人的浓厚兴趣,在此背景下,不由得使我们想到是人们对于这种生存方式产生的共鸣在起作用。《当论语遇上算盘》中包含了有关荣一活动的许多轶事,也添加了荣一关于建设国家的许多心声。在今后激烈变动的世界中,若能起到一些参考作用将不胜荣幸。涩泽荣一纪念财团理事长涩泽雅英二○一○年冬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的经典,算盘是中国的发明,然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却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人涩泽荣一。作为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儒商,涩泽荣一一生崇拜孔子,积极致力于将《论语》思想运用到经商实践。他认为“算盘要靠《论语》来拨动,同对《论语》也要靠算盘才能从事真正的致富活动。”他的这种“义利合一”的经营理念为日本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建立了核心价值观。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这样说道: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的经商思想是日本崛起的秘诀。本书是涩泽荣一从实业界引退后毕生经验的总结。他结合《论语》的章句,简明易懂地将自己长时间的人生经历、事业体验娓娓道来。其丰富的经验之谈,涉及了经营和处世的方方面面,至今都具有很强实用性。

作者简介

  涩泽荣一(1840-1931)
  在日本,涩泽荣一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后人称赞他的头衔有“日本企业之父”、“日本企业创办之王”、“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产业经济的最高指导者”、“儒家资本主义的代表”等等。他也是日本现代企业制度——株式会社的创始人。
  他一生业绩非凡,参与创办的企业组织超过500家,包括东京证券交易所。这些企业遍布银行、矿山、铁路、化工等日本当时最重要的产业部门,其中许多至今仍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更重要的是,他热衷于西方经济制度的引进和企业形态的创新,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近代银行和股份制企业(第一国立银行),率先发起和创立近代经济团体组织。在实业思想上,他把来自中国的儒家精神与效仿欧美的经济伦理合为一体,奠定了日本经营思想的基础。

书籍目录

代序
曾祖父?涩泽荣一遗留之物
涩泽荣一纪念财团理事长 涩泽雅英
道德与商业并存
三井文库文库长、涩泽荣一纪念财团理事 由井常彦
第一章 《论语》和实业
 企业成败在于人
 伟大的智者孔子
第二章 我的青年时代
 策划暴动
 侍奉一桥家
 辞官
第三章 与他人相争
 何为“礼”
 有智无谋的秀吉
 若无视人性
 唯有竞争才是进步的源泉
 不要避开争执而卑躬屈膝
 维新指导者的论争
第四章 识人基准
 区分人物的方法
 了解人们的满足之处
 所谓真正的大人物
 观过而知仁
 缺乏主见的三条实美
 如何录用人才
 君子易被欺
 明辨谗言的“明”
 批评的基准
第五章 如何待人接物
 人际关系的基本
 拥有不知为不知的勇气
 不耻下问
 家康的下问
 他人的意见
 与上司意见相左时
 交际的基础在于尊重
 与岩崎弥太郎的不和
 有效的劝说方法
 谈话的策略
 直言是“仁”还是“暴”
 直言不讳而被大久保利通厌弃
第六章 生活和信条
 “一日三省”可增强记忆力
 不加思考的勇气
 暴虎之勇
 关于浅野总一郎
 只求自身清高
 山鹿素行对朱子学的批判
 比智慧更重要的东西
 通情达理
 抵得住诱惑
 昂然的气概
 游于艺的悠闲
 圆朝与九代目团十郎
 勿“佞”
 木户孝允的人物鉴别法
 过失分为两种
 悲观的井上,乐观的大隈
 决断的快与慢
 一个人的晚年决定着别人对他的评价
第七章 《论语》算盘说
 干净的金钱与肮脏的金钱
 朱子学的系谱
 企业的社会责任
 投机与商业的区别
 不要局限于眼前利益
 信任古河市兵卫的理由
 名将善于殿后
 在赤字会社孤军奋战
 奢侈与节俭
第八章 教育的理想状态
 家庭教育
 填鸭式教育无益
 做学问的目的是就职吗
 相信就要坚持到底
 无用之沽名钓誉的学者
 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
 进步不是直线前进的
 国防不只是军备
第九章 我的孔子观
 孔子政治家学说
 政治是目的还是手段
 世界名著《论语》

章节摘录

企业成败在于人也许大家会感觉到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会如此喜欢孔子的《论语》,在日常生活中将其铭记于心,甚至将其作为行为准则。关于此事,必须首先从幼年时期我所接受的教育说起。明治维新前的教育主要是对中国书籍进行学习。在江户(东京的旧称)等地,首先教授《蒙求》1或《文章规范》,但在我的故乡(今琦玉县深谷市),首先学习《千字文》《三字经》等,之后,转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如果之后能够完成对《文章规范》《唐宋八大家文》等文章的学习,并能够学习历史方面的《国史略》《十八史略》以及《史记》《列传》等,再能够完成对《文选》的学习,则可视为接受了完整的教育。七岁时父亲教我《三字经》,八岁时,年长十岁的表哥、汉学者尾高惇忠(蓝香)教我四书。多年后,这位表哥的妹妹成了我的妻子,而我喜欢《论语》,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世上,也有请来德高望重的禅师倾听佛门教诲的笃志者,在我们涩泽家,我每月聆听一次宇野哲人老师的《论语》讲义。但我听讲义不只是因为兴趣。虽然生性愚钝,无论如何努力也有诸多达不到的地方,但是,我会把《论语》中孔子的教诲铭刻于心严格遵守,并实践之躬行之。在此意义下,《论语》之于我,与大家对它的兴趣有些不同,可以说我至今都在努力将《论语》的章句直接活用于现实生活中。于明治六年(1873)我辞去官职投身实业。因为我相信必须发展工商业(当时还没有“实业”这个词),使国家富强。而且,我认为亟须合并小资本以形成大资本的合资组织,即株式会社,并致力于此。另外,如果一旦经营公司,则第一需要的是人才。明治初年(1868),政府虽然扶持兑换、开拓等公司,但这些公司相继以失败告终,正是由于没有人才。我发现公司为了事业能够成功而要拥有合适的人才,就必须具有为了活用其人才而应该遵守的基准。另外,也发现我自身也必须具有作为判断根据的明确的基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就经营的《社会责任》所论述的历史人物中,无出那位伟大的人物涩泽荣一之右者。涩泽是世界上第一位看清经营的本质只在于“责任”的人。”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钻石社) 涩泽荣——“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的经商思想是“日本崛起的秘诀”。 ——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涩泽荣一从东方的儒学传统中为经商找到了高尚的动机:经商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社会,这不仅同理想人格没有矛盾,而且还是实现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正所谓公益即私利,私利能生公益。这一解释赋予了商业活动新的意义,进而改变了日本社会的价值观。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堀真清


编辑推荐

《当论语遇上算盘:日本企业之父的经营之道》:《论语》是中国的经典,算盘是中国的发明,然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却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人涩泽荣一。

名人推荐

我就经营的《社会责任》所论述的历史人物中,无出那位伟大的人物涩泽荣一之右者。涩泽是世界上第一位看清经营的本质只在于“责任”的人。——彼得•德鲁克的《管理》(钻石社)涩泽荣一“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的经商思想是“日本崛起的秘诀”。——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涩泽荣一从东方的儒学传统中为经商找到了高尚的动机:经商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社会,这不仅同理想人格没有矛盾,而且还是实现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正所谓公益即私利,私利能生公益。这一解释赋予了商业活动新的意义,进而改变了日本社会的价值观。——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堀真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当论语遇上算盘 PDF格式下载



当论语遇上算盘,一百多年前,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的最高指导者的涩谷荣一就提出了经济道德合一说,并亲身实践经营过470余家企业,真正体现出了经营有本质在于“责任”的实质。论语的具体应用在日本,我辈的汗颜。


涩泽荣一在这本书中讲的就是,人生中应当如何处理功利与道德的关系。涩泽荣一的基本思路就是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即“论语”加“算盘”。这一思路突破了将道德与功利相对立的传统思维,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思维,是日本近现代文化进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更为可贵的是,涩泽荣一不仅发现了这一思路,而且成功践行了这一思路。与之相比,这一思路在中国文化进步中却成长欠佳,始终没有长大成人。
中国正处于涩泽荣一经历的转型期,对渴求进步、发展的企业、个人都有很大作用


论语,以前读过,如果结合这本书读读,收获颇多。比于丹讲的强多了。是涩泽荣一晚年写的,经历丰富,平淡中透着传奇。


看完这个觉得 涩泽荣一比于丹的认识深刻 语言精练一些 值得一看吧


其实将论语与商业结合,在中国也有一位,即晋商乔致庸,不同的是两个人的结局,一位获得成功,一位有心无力,功败垂成。
这本书很好,值得一读,会引发很多思考。


可以,很不错的,很值得一读。


好东西,绝对的好东西。长长见识吧


值得購買,寫的很生動~!!


很不错很受益


看看,赚积分


关于企业经营的篇章比较少,有些遗憾。


论语新解


好书一本,细心研磨。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可以侧面了解论语对日本人的影响。语言习惯不太适合内地广大人民群众。


排版一般,内容也还行,但是整体的收获一般


一般般喔,可能还不懂欣赏


在中国被批判的儒教,在日本被发扬光大,结果就是中国穷、日本富。道德沦丧的中国商人应该看看


书写的很一般,难道是大道至简。。。


还很不错的书 我很喜欢


帮我哥买的书,这本书是送的,感觉一般,我哥不大喜欢呢!唉,不过也没办法了,送的书可以选择的太少了!选了本不大好的书!!


好A,启迪意义很大,开卷有益呦!!!


挺满意的,质量很不错~~


不知怎么的 没塑封 里面还没看 99赠书时买的


值得探讨的好书,下来好研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