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腔京韵
2010-2
人民日报出版社
刘国昌 著
281
无
作者在北京工作、生活了近60年。北京城那一条条古老的胡同、那一座座典雅的四合院、那一个个充满人气的大杂院、那一群群地道的北京人……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了解北京古城的变化发展,熟悉百姓的音容笑貌,知道家家的喜怒哀乐,并收集了其中若干有意思的故事。综观全书,历史现实相衔接,景物人群皆出场,叙事抒情兼使用,给人描绘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卷。
刘国昌,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人民网《观点》频道评论员、北京杂文学会会员。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迄今已在人民日报社工作34年,前期在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工作,1985年从海外版创刊至今在海外版工作,历任版面主编、教科文部主任等职务。
已出版的著作有:《飞絮漾漾——短论随笔集》(1992年)、《人海浪花——专访特写集》(1993年)、《报纸编辑学讲义》(1997年)、《世象评说》(2006年)等。
主编的书目有:《社会家庭大观》(1993年)、《龙吟——中华文化之光》(1996年)、《科教兴国纪行》(2001年)、《走进新西部》(2007年)、《走进名人世界》(2007年)等。
第一辑 京城景物篇 四合院 大杂院 门楼儿 北京的院门 钟鼓楼 隆福寺 四牌楼 老城墙 北京的塔 北京的亭 北京的桥 京城四坛 四九城 外七城 北京斜街 十字街头 京城沙滩 鹁鸽市 西望东华门 闲话公医 “孔子的房子”第二辑 京华风情篇 京城之名 西山红叶 叫卖声 北京话 京城色调 地名趣说 城之韵 各美其美 京城嬗变 双城记 “绿色项链” 水窝子 通州运河 山水情韵 春到京城 胡同之夏 秋之乐 京城冬趣 京味惹得老外爱第三辑 坊间民俗篇 “吃”的京味 小酒铺 豆汁儿 冰糖葫芦 茶馆与茶庄 小饭馆 大碗茶 烤白薯 二锅头 老照片 月份牌 老规矩(上) 老规矩(下) 过节 走进扉一月 腊八粥 京八俘 过小年 过大年 正月十五第四辑 胡同人家篇 胡同人家 胡同里的“景儿” 胡同名 胡同情 胡同知多少 胡同情缘 北京人 手艺人 老大妈 体面的北京人 邻里情深 遛弯儿 “侃”之情第五辑 娱乐休闲篇 京城的玩意儿 花木之恋 找乐儿(上篇) 找乐儿(中篇) 找乐儿(下篇) 露天电影 景山放歌 北海泛舟 旧书摊 小人书 戏摊儿 京城戏迷 棋摊儿 铛铛车 三轮车 京城车事儿(上篇) 京城车事儿(中篇) 京城车事儿(下篇)
《四合院》 聊北京的事儿,不能不说这四合院。 四合院是京城的一大特色,国人喜欢,外国朋友也情有独钟。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拓展,四合院有所减少,人们对它的怀念、喜爱之情愈加深厚。 不过,话还要说回来。四合院有所减少,并不是完全消失。在北京的南池子、菊儿胡同等地方,已经修复了不少的四合院。有关部门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了修缮,还它一个原貌。更可喜的是屋子里面的设备、装修全是现代化的,让人住得那么舒服、那么惬意。 四合院,顾名思义,就是四面均由房屋合围起来的院落。笔者小时候住的胡同里就有不少这样的院落。记得在胡同的西头有一个较大的四合院,院子坐北朝南,是个“二进院”,院门在整个院子的东南角。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四合院的院门为什么开在东南角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这其中还真有点学问——著名北京史专家侯仁之院士曾有一个精辟的分析:大门开在东南角,是因为北京东南方向来的是暖湿风;西北方向的墙高,是为了挡住凛冽的西北风。您看这专家说得多到位,有根有据。 下面咱们接着聊这四合院:一进大门是门房,往左拐是个小院,也就是“一进院”。院的主人姓孔,是一位老中医,他在家里开了个私人诊所。“一进院”里的几问南房就是他的诊所,人们看病都在那里。 南房对面是“二进院”的大门,进了门便是一面影壁。影壁为木制的,装饰很讲究,整体呈淡绿色,居中是一个圆形的图案,古香古色。下了台阶就到了“二进院”。这“二进院”比“一进院”要大得多,也宽敞得多。北房有3问,东、西房各2问。在院子的东北角、西北角,还各有l间耳房,叫东耳房、西耳房。整个院子都是青砖铺地,中间的地方修了个花池,周围搭了个花架。最惹眼的是北房前的那两棵海棠树,把院子映衬得幽雅、静谧。 四合院的格局、布置,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气息。首先是居有其所,各适所宜。这位孔大夫家里人口不少,他和他的太太住在北房,东问为卧室,西间为书房,中间为起居、会客之用。院子里的东、西房给孩子们用。这样一个安排,使家里人的生活、休息都各自有自己的空间。 二是给了人一个活动的地方。这活动的地方就是这大院子,这里顺便说一句,人们之所以都喜欢这四合院,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看上了这院子。院子宽敞,有树木、有花草。春天时,树叶呈绿、花草吐艳,让人感到春的闹意。夏天来了,一片树荫送到人的面前,在树荫下,摆上一个小桌,泡上一壶茶,约几个朋友品茗聊天,别有一番情趣。秋天到了,把夏天搭的花架、瓜棚拆除了,还一片晴朗的天空;在院子里散散步,让人深感神清气爽。冬天降临,院子里好一个透亮,特别是下了雪,一个白色的世界映人眼帘;在院子里堆个雪人,更是让人欢喜。 像孔大夫家这样的四合院,在京城里有不少。一些名人的故居大都是四合院,如茅盾、老舍、梅兰芳、齐白石、马连良等。只不过是有大有小而已。在院内的安排、装饰上,也依个人的爱好、情趣不同,呈各自的风貌。梅兰芳家里的院子要大些,因为平时要练功;而笔者曾到过的著名画家崔子范家里,则在小院里种着一簇簇竹子。由于根数多,俨然一片小竹林;其间还点缀着些许山石。竹叶吐翠,竹杆挺拔;风乍起,根根翠竹摇曳,好一个景致在眼前。这许是画画之所需吧。 四合院,给人带来了舒适、送去了温暖。现在有不少的外国人也愿意住这四合院了。感谢先人给京城的人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好居所。您要问京城里到底有多少四合院?笔者尚无考证,但这大大小小的四合院,留给人们太多的好处、太多的情感、太多的记忆。时下关于四合院的图片、书籍出了不少,这也反映了人们的心情。四合院门楼的一角、大门上的门环和门墩、院里的回廊乃至房屋上的枯草,都成了入图、入书的好素材。观其图、看其书,思绪悠悠,寄托着对四合院的思念、向往之情。 《大杂院》 在京城的胡同里,除了四合院、独门独院外,那就是这大杂院了。 所谓大杂院,一是指这院子比较大;二是说这里面住的人家杂,一般有七八户人家。 这些人家有的住3间房或2间房,还有的住1间房;各家的人口也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只有老两口。这些人家,老、中、青、少、幼、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职业也不同,干什么的都有;在生活方式上,各有各的习惯;就连吃饭也是各家有各家的吃法。您可以想见,这院子里该有多热闹! 然而,北京人对处理邻里关系却有着一种共识:“远亲不如近邻”、“住街坊就要讲究个互相照应”。多少年来,这个共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一代传一代。 居家过日子,首先说是吃饭。在五六十年代,各家基本上是自己做饭。做饭就要有火炉子,原先是烧煤球,后来改烧蜂窝煤。如果头一天晚上没把火“封好”,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是“笼火”。冬天还好说,炉子放屋里取暖。夏天每家都有一个火炉子,那院子里可够热的了。然而,老百姓却习以为常。等到做饭的时候,各家炉子上飘出了饭香。邻居们相互间都问问:“他大婶,今儿个您吃什么啊?”遇到有的人家改善生活,做点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要给邻家的孩子先送点过去,让孩子尝尝。这似乎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小时候,我们这些孩子可吃了不少别人家的好吃的。 别看院子里人家多,可院子收拾得很干净。记得在我们家前面有一个大杂院,那里住着十几户人家。有蹬三轮车的,有修锁配钥匙的,有在印刷厂当工人的,还有在澡堂收票的。但家家、人人都很注意环境卫生。每天早晨起来,各家的大人们都很自觉地打扫院子。遇到下雨天、下雪天,人们更是积极地扫水、扫雪,把院子清理出一条道儿,让大家行走方便。各家的垃圾也有地方放,在院子大门的拐角处,有一个垃圾箱,大家都很自觉地往里面倒。 早晨,上班的上班了,上学的上学了。院子里剩下了老大妈、老大姐,她们也都不闲着。各人忙着自己的活计,有的洗衣服,有的做补花,有的折页子(将书的页码一页一页折好),有的糊纸盒,等等。院子里有棵大枣树,她们都聚在那树下,一边干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聊着天。等到10点钟左右的时候,串胡同卖菜的来了,大家都出去买菜了。卖菜的人,大家对他都很熟悉,是胡同口万承久商店的“大个李”。这“大个李”,人高块头大,说话爽快。见了老大妈、老大姐挺亲热,时不时说点笑话。老大妈、老大姐买菜挑得细,他一点也不烦;怎么着他都能对付。 “老太太,您买点什么?” “我得看看,这黄瓜多少钱1斤?那茄子呢?” “大李子,这菜看着怎么不太新鲜?” “大个李”笑着一一回答,老大妈们挑三拣四地买完菜回家做中午饭去了。 晚饭后的大杂院,是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电视机,顶多有个收音机。一家开收音机的时候,故意将声音开得大一点,以便让大家都能听得到。老爷儿们们聚在一起抽着烟、聊聊天,说说大家关心的事儿;妇女们在家里收拾着碗筷;孩子们则在院子里,或到胡同口去玩。 孩子们玩的游戏可多了,但最喜欢的得说是听讲故事。记得胡同里有一位老大爷,有点文化,口才也好。他讲起故事来吸引了不少的孩子来听。老大爷往那儿一坐,孩子们忙不迭地拿着小板凳就围着他坐好了。 “大爷,您今儿接着讲岳飞的故事吧!” “不,您还是讲铁道游击队!”另一个孩子说。 “行,行,讲什么都行。”这位老大爷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喝了口水答道。 “咱们今天讲一个新的,叫平原游击队。怎么样?” “好!”孩子们齐声叫好。 说着,老爷子就开讲起来。从李向阳的双枪打得如何如何准,到日本鬼子松井怎样的凶残,再到游击队最后击毙松井,讲得是津津有味。孩子们一个个听得人了神,一动不动。 住在这大杂院的人们还有一乐,那就是在秋天的时候打枣。院子里的那棵大枣树,有些年头儿了。枝干粗壮,叶子翠绿,枣色深红。打枣的时间,一般选在星期天,孩子们都在家。届时,一位老大爷张罗着,让一个小伙子爬上树,用竹竿打枣。下面的人特别是孩子们跑东跑西地捡枣,不大一会儿,几大笸箩就装满了。人们都不忙于分枣,一切都听那位老大爷的分配。最后还剩下一些,由几位大妈大婶给邻家送去,也让大家尝尝鲜儿。那大红枣既甜又脆,大家吃在嘴里乐呵呵的。
《京腔京韵》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人民网《观点》频道评论员刘国昌撰写的新作。 该书围绕北京城景物、风情、民俗和胡同人家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并结合自己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切身感受。资料翔实、角度独特、情感真挚,是一本认识、了解北京城的新书。 全书分为五辑,分别为“京城景物篇”、“京华风情篇”、“坊间民俗篇”、“胡同人家篇”和“娱乐休闲篇”,共99篇文章。在每篇文章中,都配有插图。
无
很喜欢装帧风格,插图和文字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