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东方智慧
2011-1
人民日报出版社
季羡林,池田大作,蒋忠新
230
230000
卞立强
无
现代文明以发祥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为动力,给人类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和方便;随着通讯、信息和交通工具的发达,全球正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化的浪潮也波及到全世界的范围。但是,在现在正在进行的全球一体化正面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沉的“黑暗”。在东方文明悠久的历史中,洞察和开发生命中这种内在的“结合的动力——善性”的智慧,一直像钻石般在熠熠发光。中国硕学季羡林先生及其弟子蒋忠新先生都在开发并用现代的知性来磨炼这种“生命之宝”。我和他们终于走到一起来了。季羡林先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有识之士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连续5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现在仍为“终身教授”。季先生是20世纪印度学、佛教学的最高峰,国际闻名的学者。他是东方学的开拓者,完全体现了东方的智慧,是中国学术界的泰斗,承担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许多学术领域的领导重任。另一位鼎谈者蒋忠新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的研究员,是世界第一流法华经抄本的研究者。我们三人在东方思想悠久的历史中,寻求把民众、民族、宗教、文化联结在一起的“统合”和“共存”的智慧,并进行了多次对话。通过我们三人的往返书信,共同探索研究的成果,分四次连载在东洋哲学研究所的学术杂志《东洋学术研究》(第145148号,2000年11月至2002年6月)上。在作为日文单行本出版时增加了“序章”,并对全文作了加工润色。本书的开头,主要谈了年逾九旬的季先生波澜壮阔的人生,以及贯彻师生之道的蒋先生的生活信念(序章)。接着通过季先生在佛教学和语言学方面世界性的贡献,阐明“释尊使用的语言”和佛教的“平等精神”(第一章)。往下通过对大乘佛教经典编纂以来的“大乘非佛所说”论的批判,重点谈了《法华经》的起源(第二章)。另外,沿着《法华经》从印度传到中国、日本的足迹,谈到日莲圣僧的佛法(第三章),以及在现代的情况下,“法华思想”在创价学会的历史中的发展(第四章)。到此转向中国哲学史,为开发人的善性,提出“性善论”和“性恶论”,考察了“人性”(第五章)。接着比较了东西方文化的特征(第六章),共同讨论了东方文化精髓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依正不二”论(第七章)。最后,在开辟21世纪人类的未来之际,互相就中国所起的作用及东方智慧的贡献等问题,具体地交换了意见(第八章)。通过这些谈论,逐个地考察了开发包含在东方思想中的“结合的动力”的智慧,并给它们照射进现代知性的光芒。《法华经》的统合精神“一念三千”论、中国思想的精髓“天人合一”思想、印度哲学的极致“梵我一如”思想……这一切都会照亮不断带来断裂和分裂的现代文明的“黑暗”,是珠玉般的“东方智慧”的结晶。我作为鼎谈者的一员,希求东方智慧能在争取万物共生共存的“和平与希望”的世纪显示其雄姿,成为指导“人类文明”的“光明”。2002年8月24日
汤定元院士是我国著名固体物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半导体学科和红外学科创始人之一。他研究发现了金属铈的高压相变起源于原子半径的突然收缩;首创了国际上高压物理研究的重要仪器一金刚石高压容器;开创了我国窄禁带半导体分支学科,带领科研团队对碲镉汞晶体的材料、器件和物理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空间遥感和军事探测等先进装备中。他作为我国红外事业的创始人,为我国红外科技的发展壮大辛勤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培养出大批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
宓正明编著的《汤定元传》以翔实的历史考证和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全面介绍了汤定元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历经磨砺而硕果累累的传奇人生。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第一代红外制导技术研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落美蒋间谍机等诸多情景,引人入胜、催人奋进。《汤定元传》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青年学生、科技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者及各级党政部门干部。
作者:季羡林 (日本)池田大作 蒋忠新 译者:卞立强季羡林(1911-2009),宁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及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言、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及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主要著作:《天竺心影》、《季羡林选集》、《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等。译著有:《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池田大作(1928- ),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家、桂冠诗人、摄影家、国际人道主义者。1983 年获联合国和平奖,1989年获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颁发的人道主义奖,1999年获爱因斯坦和平奖。在中国获得的奖项和称号有:中国艺术贡献奖(1959),中日友好“和平使者”称号(1990),“人民友好使者”称号(1992),中国文化交流贡献奖(1997)。蒋忠新(1942-2002),上海人,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梵文学家。译有《摩奴法论》、《故事海选》等。卞立强,安徽无为人。历任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副所长、日本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译有日本华裔作家陈舜臣作品《鸦片战争实录》、《太平天国》(上中下)、《郑成功》等。
总序
序言
上篇少年立志(1920~1938)
第一章梦萦故里
一、小蚯村,挥之不去
二、小蚯村的村民们
三、小蚯村汤家的家族制度
四、儿时难忘的“三件事”
五、小蚯村自然经济的衰退
六、小蚯村的教育
第二章难忘中学
一、洪水冲走“读书梦”
二、韩校长之恩没齿不忘
三、李老师的表扬影响一生
四、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动力
五、步入科学圣殿的指引
第三章漂泊天涯
一、流亡去,不做亡国奴
二、行路复行路,路途真遥远
三、刻骨铭心,难忘之事
四、滞留宜昌,期盼入川
中篇展翅翱翔(1938~1951)
第四章山城八年
一、考取大学,感慨系之
二、勤奋苦读,弥补差距
三、顽症袭来,大难不死
四、空袭警报,频频响起
五、赵广增教授是一代楷模
六、山城生活之“万花筒”
第五章远涉重洋
一、不花钱的“自费”留学
二、明尼苏达是第一站
三、芝加哥大学初尝胜果
四、高压容器再创新
五、注重实用的“美国精神”
六、三项没有完成的研究
七、失败也能引发创新
八、坚持真理,胸怀祖国
九、海外赤子,胜利归国
下篇报效祖国(1951~)
第六章京华忆旧
一、美国归来初识北京
二、天坛圜丘上的呼喊声
三、初始阶段的半导体研究
四、四专家与“半导体讨论会”
五、完成科技书籍翻译的重任
六、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七、出访民主德国
八、独特的工作方式
第七章军情紧急
一、第一封信
二、“55号”任务
三、第二封信
四、调任在即
第八章申城创业
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垂直整合”型结构
二、第三封信
三、办刊与交流
四、关于保密问题的思考
五、几次国外出访
第九章心血结晶
一、“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二、红外研究的“三部曲”
三、军事需求与技术推进有机结合的典范
第十章辛勤笔耕
一、有件事他至今疑惑不解
二、把科学成就告诉普通老百姓
三、建言献策天下事
四、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十一章淡泊生活
一、对音乐,他曾很痴迷
二、钟情文史、地理与考古
三、文理相通与“艺术细胞”
四、关键要有一个好心绪
五、“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第十二章桃李天下
一、钟情于教育事业
二、褚君浩眼里的汤定元
三、他创造了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
附录A汤定元院士活动年表
附录B汤定元院士主要著作目录
后记
版权页:插图:蒋忠新:另外,池田先生高瞻远瞩,对于中日友好交流的重要性具有高度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并且为不断推进中日友好交流作了极不寻常的努力。中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先后授予池田先生“名誉教授”的称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名誉研究教授”的称号,旅顺博物馆授予“名誉馆员”的称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日友好协会授予“和平友好杯”,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艺术贡献奖”,中日友好协会授予“和平使者”的称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人民友好的使者”的称号。北京、上海、西安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后举办了池田先生的摄影作品展览。池田先生的著作和作品的汉语译本在中国大陆已经出版了30多种。上海市地铁车站的站台上还出现了池田先生的语录牌,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在1974年12月与当时任创价学会会长的池田先生的会见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它充分说明,世界的和平是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了求得世界和平而作的努力,代表了人类的希望,一定能够超越一切差别而在人间受到最广泛的欢迎。池田:我国自古以来就蒙受贵国的大恩,给我们带来了佛教等各种文化。我只是想报答这样的恩德,但力量微薄,做了一些我可以做到的事。对此给了我这么高的评价,我非常感激。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和两位尊敬的先生一起,进一步为日中友好和世界和平而努力。
中国俗话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来看,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据我的看法,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文化能延长万岁千秋,从21世纪开始,“河东”将取代“河西”,东方文化将逐渐主宰世界。 ——季羡林我展望,21世纪一定是“亚洲太平洋的世纪”。特别是东亚地区,虽然面临着众多问题,但仍在发挥生气勃勃的发展的活力。 ——池田大作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的确已经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到了非作出抉择不可的时候了。 ——蒋忠新
《畅谈东方智慧:季羡林、池田大作、蒋忠新对谈录》: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著名学者蒋忠新先生世界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畅谈东方文化及其世纪使命21世纪属于东方,是亚洲太平洋世纪西方文明 分崩离析 东方智慧一元复始
无
这本书确实蕴藏了很多东方智慧,季羡林和池田大作都是令人敬仰的大师,他们的对话自然底蕴丰厚。但要想看懂却不容易,其中讲了很多关于宗教的问题,建议读这本书前先其中的知识有所了,否则易释卷。
仔细读了季老的书,感觉大气,真是,客观。这本书亦不例外。谈及了东方的智慧的根源所在
,及其在当今是世界的借鉴 意义和价值。和乃万物相生相长的不二法门。
很不错的读物。看了很有启发
从这本书我学到了东方的思想和智慧:天人合一、依正不二、儒教的仁爱、佛教的慈悲、《法华经》的统合精神等。天人合一与依正不二就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体的、不可分离的关系。 季先生提出了: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来看,东西方文化的互相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从21世纪开始“河东”将取代“河西”,东方文化将逐渐主宰世界。季先生相信要想消灭由西方科技以“征服自然”为核心的做法而产生出来的灾难,必须以东方思想、其中包括《法华经》的思想,在21世纪以及以后的时代里,为我们全体人类行动的指针人类才能得救。池田先生也说:文明的中心19世纪是在欧洲,20世纪转移到由欧洲派生的美国和苏联。我展望接着的21世纪将一定是“亚洲太平洋的世纪”。《法华经》的统合精神将会成为消除分裂和对抗的悲惨,克服苦闷,带来生气勃勃的协调和稳定的源泉。 西方文明自工业革命以后“征服”大自然的结果,确实给人带来了不少的福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有形的和无形的灾难,比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物种灭绝、人口爆炸、新疾病产生、淡水资源缺乏、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仇恨增加、大同文化的冲突,贫富差别、爆发了难民剧增、精神疾患等。 我认为如果世界领袖在东方哲理的指导下,设计和创造出适当的社会制度,走良性的发展道路,那么世界上将会没有战争,没有贫困、饥饿、疾病和人权的压迫。东方思想会对实现全人类的幸福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