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任仲文 编 人民日报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人民日报  

作者:

任仲文 编  

页数:

185  

内容概要

为帮助各地各级党员干部准确领会中央《决定》精神、借鉴成功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每部分设计了改革案例、热点纵论、深度关注三个栏目,涵盖了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各地在改革实践中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经验,力求突出工作亮点和特色,体现可操作性。《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典型实例与经验启示》摒弃了传统说教模式,立足岗位实际,以典型案例诠释了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难题,以便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借鉴,并结合本地实际在改革实践中推广、运用,不断创造新经验,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本书由任仲文担任主编。

书籍目录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一、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辽宁:真转真改就有真成效
山东:文化体制改革巡礼
海南: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
江苏: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实践
出版行业:完成转企改革步入新时代
参阅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系列调研报告之一:真改革,真发展,真受益——关于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调查
二、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跃上新高度
四川:公共文化走出特色品牌之路
河北: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西藏:让文化遗产永久传承
重庆: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探索与思考
戏剧院团:改制的困惑与前景
参阅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系列调研报告之二:公共文化服务的“忧与乐”——关于山东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调查
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辟新途径
福建:凝聚文化产业发展合力
浙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引擎
深圳:争当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
湖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国产电影:“资本时代”的产业升级
参阅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系列调研报告之三:重科技抓创意塑品牌——关于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
四、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文化产品创作充满活力空前繁荣
上海:文化发展红胜火
天津:力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吉林:政府引导文化建设
北京:文化“走出去”
民族音乐:破解“老三篇”问题
参阅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系列调研报告之四:打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关于广东省文化“群体性繁荣”现象的调查

章节摘录

  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PDF格式下载



还行。感觉都是很官方的数据。如加些国外的例子就更好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