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粮经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理论与实践

赵永志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赵永志  

页数:

227  

内容概要

  《粮经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理论与实践》分为测土配方施肥基本概念,肥料基础知识,粮经作物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粮经作物缺素症及防治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化五个部分。详细讲解了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意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各类肥料的性质特点、鉴别方法及施用方法,主要粮经作物的需肥特点、施肥方法及推荐施肥量,主要粮经作物缺素症的症状及对应的防治措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步骤、功能与应用。《粮经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理论与实践》系统全面,内容新颖,理论联系实践,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适于农业科技人员、农民朋友和肥料生产、经营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一节 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节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第三节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则第四节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第五节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内容第二章 肥料的种类、性质及施用方法第一节 氮肥第二节 磷肥第三节 钾肥第四节 中量元素肥料第五节 微量元素肥料第六节 复合肥料第七节 复混肥料、掺混肥料第八节 水溶肥料第九节 微生物肥料第十节 有机肥料第十一节 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第十二节 农家肥和绿肥第三章 粮经作物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一节 小麦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二节 春玉米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三节 夏玉米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四节 水稻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五节 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六节 花生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七节 甘薯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八节 马铃薯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九节 谷子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十节 高粱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第十一节 棉花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第十二节 紫花苜蓿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第四章 粮经作物缺素症及防治方法第一节 小麦缺素症及防治方法第二节 玉米缺素症及防治方法第三节 水稻缺素症及防治方法第四节 大豆缺素症及防治方法第五节 花生缺素症及防治方法第六节 甘薯缺素症及防治方法第七节 马铃薯缺素症及防治方法第八节 高粱缺素症及防治方法第九节 棉花缺素症及防治方法第五章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化第一节 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的意义第二节 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的含义及其目标任务’第三节 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建设方法和步骤第四节 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功能与应用第五节 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管理第六节 北京市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建设附录附件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附件2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附件3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附件4 主要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附件5 主要作物养分含量表附件6 主要有机肥料养分含量表附件7 化学肥料性质与特点附件8 主要肥料能否混合施用查对表附件9 常用化肥特性及施用技术要点歌附件10 农作物缺素症诊断方法口诀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①养分全面、含量高: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比较均衡地、长时间地同时供给作物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并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施肥的效果。复混肥料的化学成分虽不及复合肥料均一,但同一种复合肥的养分比是固定不变的,而复混肥料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和作物的需肥特征,配制成系列专用肥,产品的养分比例多样化,针对性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施用,从而避免某些养分的浪费,提高肥料的增产效果。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都比较高。  ②复混肥料物理性能好,便于施用:复混肥料颗粒一般比较坚实、无尘,粒度大小均匀,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施用,既适合于机械化施肥,同时,也便于人工撒施,减轻施肥劳力。  ③复混肥料养分齐全,可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农民习惯上施用单质肥,特别是偏施氮肥,很少施用钾肥,极易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  ④复混肥料有利于施肥技术的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而又面广量大的工作,如何把这项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土肥技术部门通过测土可向农民提供配方,但由农民自己购买单质肥料进行混配费工费力,又受肥料供应条件的限制,难以大面积推广。将配方施肥技术通过专用复混肥这一物化载体,可以真正做到技物结合,从而可以大大加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  ⑤复混肥料存在的缺点:一是所含养分同时施用,有的养分可能与作物最大需肥时期不相吻合,易流失,难以满足作物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要求;二是养分比例固定的复混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要求。  (二)掺混肥料的特点  掺混肥料: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颗粒状肥料,也称BB肥。执行标准GB21633-2008(表2-27)。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粮经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