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长虹全集(1-4卷)

山西省盂县《高长虹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山西省盂县《高长虹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  

Tag标签:

无  

前言

高长虹,山西盂县人,生于一八九八年,约卒于一九五四年春天,享寿五十六岁。高长虹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作家。二十年代中后期,他写了各种形式的大量文学作品和理论批评文章,编辑出版过大都以《狂飙》为名的十几种杂志和六七种丛书,他的个人杂志《长虹周刊》至少出版二十二期。他的作品,以诗和散文成就最高,既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也有独创价值。高长虹是最早使用现代派手法、特别是象征派手法写作的作家之一。他的某些作品一出版,就被翻译成好几种外文。高长虹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一九二四年八月,他发起组织了狂飙社,开头是一群山西文学青年,几个月后成为一个全国性社团,成员来自十多个省份。狂飙社是五四以来仅次于文学研究会、我国第二大文学社团,其成员在七十人左右。狂飙社又是其活动范围远远超过文学的一个社团。它后期开展狂飙戏剧运动,在上海、北京、南京、天津、太原、厦门等六个以上城市演出。它还涉足出版印刷和妇女解放等领域。狂飙社又是向中国共产党和革命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很多的一个社团,它的主要成员除三四人外,后来全都参加了革命,有许多人在党内担负重要职务。在狂飙社后期,它的主要成员都入了党,以主要精力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使高长虹徒手无援,狂飙社后来难以生存,走向解体,这是客观原因之一。高长虹在北京开展狂飙运动之初,就受到鲁迅的称赞和器重。鲁迅创办《莽原》,首先邀请参加的是高长虹。鲁迅同乡文学青年许钦文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本应鲁迅作序,但他让给高长虹,而且一直坚持,始终不变,这在鲁迅一生是惟一的一次。后来两人发生冲突,双方都有激烈的言辞,但鲁迅后来肯定了高长虹为编《莽原》而付出的辛苦和文学成就。鲁迅说他对论敌“一个都不宽恕”,但这句话对高长虹似乎并不适用。“文革”以前长期担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张磐石,在给诗人王玉堂和董大中的一封信中说:“在二十年代的我国文坛,长虹是一位有相当影响的人物。长虹倡导的狂飙社,同样是当时国内有相当影响的文学社团……”这个评价是中肯的,公允的。高长虹一生,积极追求进步。青年时代,高长虹受歌德“狂飙突进运动”影响较深,想在中国也开展一场狂飙运动,所以他把他所组织的社团称作狂飙社。二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高长虹支持他的弟弟和朋友加入共产党;他的三弟高远征在中学时代就担任党的支部委员,在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一次突围中光荣牺牲。他鼓励朋友翻译《共产党宣言》。一九二六年冬天,他亲眼看到了上海工人在三次武装起义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世界观发生转变,认识到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把“士”(知识分子)解放出来,他对工人阶级表示了崇敬,不久把名字上的“虹”改为“红”。在搞狂飙戏剧运动期间,英文版《资本论》是他经常阅读的一本书,也是他立意研究经济学的最大动力。三十年代初,他放弃文学事业,远赴日本,目的之一,是研究新生的苏联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九一八事变”发生,他愤而离开日本,远渡重洋,前往德国研究马克思主义。一九三八年,高长虹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在重庆,他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一员,写作了大量政论、杂文和诗歌,对抗战多所建言,同时一改过去写作风格,大力提倡文艺大众化,支持工农兵群众写作。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和官员的贪污腐败,高长虹难以忍受,撰文质问“为什么我们的抗战不能胜利?”发出“这社会得换一副面孔”的呼吁。他要寻找光明。一九四一年春天,高长虹离开重庆,徒步数千里,奔赴延安,参加了革命,以后再未动摇。他把他最后一部诗集命名为《延安集》,乃是他献给革命的一份礼物,也表现了他对革命圣地的热爱、尊敬和忠贞。

内容概要

本书收入现在所见高长虹全部作品,包括已出版的作品集、未收入集子的单篇作品和报道中引用的书信或谈话,以及译文。  全书分四卷:第一、二、三卷为前期作品,主要是狂飙社时期作品。其中第一、二卷为已出版的作品集,大体以出版时间先后为序,个别有调整,第一卷以诗和散文为主,第二卷为其他形式。第三卷为早期和狂飙时期未人集作品,狂飙解体后在日本所写附于这卷之末。第四卷为抗战时期作品,包括两个集子和未人集作品,以《政治的新生》始,以《延安集》终。

作者简介

高长虹,山西盂县人,生于一八九八年,约卒于一九五四年春天,享寿五十六岁。
高长虹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作家。二十年代中后期,他写了各种形式的大量文学作品和理论批评文章,编辑出版过大都以《狂飙》为名的十几种杂志和六七种丛书,他的个人杂志《长虹周刊》至少出版二十二期。他的作品,以诗和散文成就最高,既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也有独创价值。高长虹是最早使用现代派手法、特别是象征派手法写作的作家之一。他的某些作品一出版,就被翻译成好几种外文。

书籍目录

第一卷 精神与爱的女神 闪光 心的探险 光与热 给—— 献给自然的女儿 草书纪年 时代的先驱 春天的人们第二卷 曙 实生活 走到出版界 青白 游离 神仙世界 小剧场第三卷 狂飙时期未人集作品第四卷 政治的新生 抗战时期未人集作品 延安集编后记附录一:高长虹佚文和拟写作品目录(曹彭)附录二:高长虹年表(廖久明)

章节摘录

八正院的掌故在我的家里,我常被叫做一个冷淡的人。也许他们是对的,所以一天正在家人欢聚的时候,我却一句话也不说,只想着十数年前在这个屋里住过的一个毫无瓜葛的老人。在那时,这个屋子和这个屋子所坐落在的我们的正院,已经有好多年被我的三祖父卖给一个铁店的掌柜,做了伙计院。我所说的老人,便是给那掌柜做伙计的,正住在这个屋里。他大概是我八九岁时搬来的,一直住到——不记得了,大概总有五六年的样子。他是个很和气的老人,对于我们家里的人,尤其对于我,特别要好。所以他以后虽然搬走了,我以后也到外面去了,后来还听说他已经死了,然这在十几年我的回忆中,却时常有他存在着的。关于他的琐碎的事情,很有几件,曾使我当时起过一些新奇的感想的。例如:在我所见过的家里,都是女人做饭,而他却是男人做饭。我的祖母,我的伯父们,都叫他“血哥”,我和我的兄弟们也都叫他“血哥”,好像我们都是同辈似的。在我们那里,只有女人才骂人”挨刀鬼“,而他骂他的两个孩子时候,却也骂”挨刀鬼“。我当时很以为这是因为他做饭的缘故,变了女人的说话。诸如此类,都使我惊奇,莫名其妙。他时常叫我吃他的饭。他的饭做得也未必好,然我吃着,却觉好比我家的香了好多。他喜欢同孩子们玩笑,给孩子们谈一些故事,这大概也是我同他亲热的一个缘故。一天,对着很多的人,他指着我说道:“这孩子鼻子很大,‘雀儿’一定也大哩!”说得人们都笑了,我却羞得红了脸,好像不敢见人了似的。真可恶,他偏有本事,还要发表他那不知道如何得到的一条定律道:“凡鼻子大的孩子,‘雀儿’便大。”但一会儿后,我便什么都忘记了,我们又谈起别的话来。他所谈的故事里边,有一条,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而且还时常对我自己复述。他说:“高怀德病了的时候,赵匡胤每天打发人看他去。一天,他对他老婆说:‘赵匡胤真有交情,我病成这个样子了,他还每天打发人来看我。交下这样朋友,我虽死了,也很过意的了,他老婆很聪明,叹了口气说道:‘他那里是看你,他是看他那颗印哩!你不信,明天把印给他带回去,保准以后再不看你来了。’高怀德不信,便照他老婆的话做了,果然,一直等了三天,再没有一个人来。高怀德气得叫了三声,便死过去了。”这个故事,也许是我少年时所得到的一个最好的教训,比我所读过的哲学书都有味得多。可惜这样的老人便很早的死去了!那天,我在某处还遇见他的二儿子,居然也同我说话了。好几年他不同我说话了,一定是因为他听说我快要一个月赚六十块钱的缘故吧?听说他媳妇很不规矩,前几年把鼻子也掉了。唉,可怜的死去的老人呵!

后记

《高长虹文集》出版之后,很快就有人找到一些佚文。最先提供佚文的,有三位。一是在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的王峻峰,《一点点军火》和《抗战文艺》上的一些目录就是他找到的,他已于几年前辞世。另一位是当时在山西省图书馆工作的石铁农,他找到了几篇作品(如《普罗列塔利亚诗歌之一》等)和多篇作品目录。第三位是著名学者林辰先生。《高长虹文集》收入的《一点回忆——关于鲁迅和我》第二部分,是从图书馆抄来的。《文集》出版以后,林辰先生出席了在鲁迅博物馆举行的座谈会。会后,林先生当即把该文的第一部分抄录出来,转交给我。林辰先生已经仙逝。现在把完整的《一点回忆》贡献给读者,也算是对林先生的纪念。这次有大量佚文收入,首先要感谢姜德明先生。高长虹的个人刊物《长虹周刊》,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存世数量既少,终刊于何时,过去也不清楚。本书新收人的《长虹周刊》第十一期、第二十一期、第二十二期的全部文章,即是由姜先生提供的。刊于《长虹周刊》第二十二期的《北海漫写》和《南海的艺术》,是两篇优美散文,在高长虹散文作品中独具特色,姜先生先已收入他编的《如梦令——名人笔下的旧京》一书,这也使我们知道,创刊于上海的《长虹周刊》还曾在北京出版过,证实了高长虹自己说的他走到哪里《长虹周刊》就办到那里的理想。廖久明先生到北京查阅资料,顺便看望了姜先生,于是得到了这三期佚文的复印件。狂飙社的袖珍小刊物《弦上》,也只有姜先生存藏,在编《高长虹文集》时得到姜先生的慷慨协助,已全部复印。原来只收入署名C的作品,这次同时收入了署名D和A的作品。在搜集高长虹佚文上,廖久明和他的学生李丽娟立了大功。廖、李二人不仅找到了发表于重庆《新蜀报》以前未能找到的《没有治不好的病》、《写作初步》等文,还从《妇女杂志》、天津《大公报》、《今天》十日刊、杭州《国民新闻》副刊《野火》等报刊找到了多篇过去没有听说过的文章。在廖久明和李丽娟所找到的佚文中,有两大板块特别值得称道。一是《政治的新生》,一是《大江日报》的《街头》副刊。《政治的新生》是高长虹从国外归来出版的一本政论性著作,已在图书馆里沉睡了几十年。廖、李二位先找到一篇《七月危机》的长篇佚文,文中谈到“关于行政工作的分配问题,我在《政治的新生》一个小册子中已讲过一点……”廖便请李丽娟找这本书,很快找到。这本书在高长虹作品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在序中叙述了他在欧洲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和写作的情况,大大丰富了作者在国外八年,过去几近空白的生平资料,弥足珍贵。这本书由长虹出版社出版。这显然是高长虹个人出版社。在狂飙社时期,高长虹办过个人刊物,现在他又办了个人出版社,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这是值得注意的一页。


编辑推荐

《高长虹全集(套装共4册)》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高长虹全集(1-4卷) PDF格式下载



高长虹是一个怪人,一个奇人,他的全部著述能够被结集出版,是幸事,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光荣!向所有参与该书收集整理编辑出版诸君,敬礼!


朋友指定要这套书,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