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研究

王玉云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王玉云  

页数:

242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导论、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条件、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等内容。

书籍目录

序导论一、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二、文献资料和研究方法三、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第一章 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条件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工农联盟理论的继承一、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及农民的革命性二、工农联盟的现实基础三、工农联盟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与教育农民的问题四、东方落后国家里工农联盟问题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性第三节 对中国工农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第二章 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第一节 “大革命”前后的革命实践与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雏形一、“从工人运动起家二、农民问题的理论建树第二节 中国革命新道路与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一、从城市到乡村: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二、毛泽东对工运农运关系和城市乡村关系的辩证处理第三节 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成熟与发展第三章 工农联盟的现实基础和历史使命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的现实基础和历史使命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农联盟的现实基础和历史使命第三节 工农联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长期性第四章 工农联盟与工人阶级的领导第一节 领导农民: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第二节 工农联盟需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原因分析一、劳动者与小私有者:农民阶级的二重性特点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第三节 半无产阶级(贫农)是不是领导阶级第四节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对农民领导权的实现途径一、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坚决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力争胜利二、给农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三、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农民的又一关键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对于工农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第五章 工农联盟的实现形式与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第一节 工农政治联盟与统一战线一、统一战线内的两个联盟二、工农联盟在两个联盟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第二节 工农军事联盟与武装斗争一、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二、政治训练:保持工农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法宝第三节 工农思想文化联盟与党的思想建设一、工农文化统一战线中农民的非无产阶级意识问题二、党的思想建设对于工农思想文化联盟的关键性意义三、毛泽东对民粹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的批判第六章 工农联盟与国家政权第一节 政权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集中总结一、从“工农民主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二、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第二节 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完成其历史使命的保证第七章 “中国工业化道路”语境下的工农关系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时期工农联盟的基础一、农业合作化:工农联盟新的物质利益基础二、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需要三、农业合作化:改造农民和农民意识的组织保证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道路”内涵与社会主义工农业关系一、工业化是毛泽东的一贯追求二、“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第三节 农村工业化:工农发展和城乡发展战略的一个新思路第八章 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在新时期的指导意义第一节 工农联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石一、工农的民主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性的体现二、工农的政治参与和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果的享有第二节 工农联盟是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指导方针一、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领导农民的物质利益原则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第三节 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在巩固工农联盟中的“生命线作用”一、“严重的问题”仍然是教育农民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三、不断创造适应新形势下的工农联盟新形式结束语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