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探寻宪政之路

李默海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李默海  

页数:

220  

内容概要

  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构建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共和国方案,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主义思想。孙中山在追求更为合理、民主的理想政治制度时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方法及他的宪政思想的合理内涵,都值得后入学习和借鉴。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意义,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没有在中国真正实现,但历史上许多东西尤其是思想方案,不能因其没有实现就否定其历史地位和意义,正如已经实现了的不一定全部合理一样。

作者简介

  李默海,男,1971年8月生人,河南台前人。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政治学、行政学、中国政府与政治。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理论前沿》、《理论导刊》和《求实》等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

书籍目录

序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宪政基础的确立第二节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和角度第二章 救亡图存与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产生第一节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思想产生的背景第二节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的宪政思想第三节 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产生第三章 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权能分立第二节 五权宪法第三节 地方自治第四节 民权初步第五节 政党政治第六节 建国程序论第四章 从政党政治到以党建国: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变化第一节 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二节 民初议会、政党政治的失败与孙中山“以党建国”论的提出第五章 国民党实践孙中山宪政思想第一节 国民党的训政第二节 国民党推行训政的原因第三节 国民党训政失败的原因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实践第一节 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实践孙中山宪政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江西苏区实践孙中山的宪政思想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践孙中山宪政思想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践孙中山的宪政思想第七章 思考: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第一节 在认识上,还宪政以本来面目第二节 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以法治国的关系第三节 开展民权的教育与训练第四节 必须注意保护人权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一般的政府官员和士绅都没有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诚如梁启超在《积弱溯源论》一文中所说:“中国人向来不自知其国之为国也。我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无有文物,无有政体,不成其为国,吾民亦不以平等之国视之。故吾中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之势,吾民之称禹域也,也谓之为天下,而不谓之为国。”②传统中的“中国”概念主要是一种所谓“有文化的邦土之体认”,而不是民族国家。③  最能证明这一判断的事实是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为全权特使来华这件事。英国政府给马戛尔尼的指示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但在表示中英平等关系上不能含糊。交涉的内容主要是英国要求派使节常住北京,希望中国增开通商口岸,减少对广州通商的限制以及确立固定的、公开的税则等等。但是,乾隆皇帝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者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礼。他的目的是要表示中英两国之间的平等关系。中国方面当然不会接受他的条件,乾隆皇帝也很不快乐,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  打破帝国体系,建立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体系”是欧洲殖民体系在政治上对世界历史的一大贡献。因为,国家并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国家体系的框架内创造的。事实上,国家体系是定义国家的框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国家存在于国家体系框架内这一事实是近代国家的特殊性,区别于其他的官僚政体。对于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殖民体系,美国学者斯塔夫里亚诺斯曾作过形象的描述:“大片大片的地区,包括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之外的整个非洲大陆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在内,全都变成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在面积达1681.9万平方英里的亚洲地区,至少有944.3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处于欧洲的统治之下。”④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探寻宪政之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