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理标志经济效益

张欣欣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张欣欣  

页数:

164  

字数:

198000  

内容概要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接受TRIPS协定的保护规则,《地理标志经济效益:基于TRIPS框架下的研究》不再探讨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而是总结在TRIPS框架下地理标志的法律特征、保护主体、保护客体及保护规则。

作者简介

  张欣欣,生于1981年,中共党员,现任内蒙古财经学院讲师;2002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2011年获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师承王巾英教授,跨国公司管理专业,研究方向:WTO规则与涉外经营;从教十余年,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并主持自治区级科研项目多项。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地理标志的缘起与基本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五、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TRIPS框架下地理标志保护 
 一、TRIPS协定中关于地理标志的谈判历程 
 二、TRIPS协定关于地理标志保护的规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RIPS框架下地理标志法律性质与主体分析 
 一、地理标志的法律性质之争 
 二、TRIPS框架下地理标志法律性质分析 
 三、TRIPS框架下地理标志保护主体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产者层面的地理标志经济效益分析 
 一、基于生产者个体层面的地理标志溢价效益分析 
 二、基于区域层面的地理标志经济效益分析 
 三、地理标志生产者经济效益实证分析——以“锡林郭勒羊肉”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消费者层面的地理标志效益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地理标志效益 
 二、基于商品质量偏好分析地理标志消费者福利 
 三、基于选择成本分析地理标志消费者利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发展对策研究 
 一、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发展概况 
 二、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发展我国地理标志的策略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地理标志增长极价值 区域发展理论认为,基于地区资源禀赋基础的比较优势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并吸引其他经济活动围绕该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发展链;地理标志产品由于良好的品质特性,其价格定位、市场需求具有同类一般产品所难以企及的优势,是地区经济发展中良好的增长极;地理标志产品会引起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要素、政策要素、交通要素和知识要素向其转移,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 现代社会由于技术和信息的发展、交通和运输的便捷,导致资源流动性日益加大,对于许多地区产业尤其是工业产业,原先所具有的资源禀赋在区域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已经大大减弱。地理标志产品相关产业则不然,由于地理标志产品与地区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内在联系,各地区自然气候等因素之间的巨大差异,决定某一地理标志产品只能依赖该地存在,也就是说这种产品产生的风土条件是不能通过运输条件的改善得到替代或转移的。在这个意义上,地理标志产品相关产业不仅是良好的增长极,而且是稳定的增长极,不仅能够带动农业,还能带动地区其他相关产业如运输业、商业、旅游观光业等的发展。 从经济学层面讲,地理标志的优势是基于一国(或地区)的地理环境,或自然条件,或人文因素和历史传统等的要素禀赋,即地理标志的拥有者在这些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与另一方在贸易往来中获得比较利益。因此,保护地理标志的过程,也是地理标志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这种转化将地理标志经过资源整合,获得更长久生命力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地理标志实际上也就是保护与地理标志相关的产业或产品。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实施了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业仍处于产业发展四阶段中的初级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势,这种优势虽然很容易形成产业成绩,但也非常脆弱,即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降低或相对减弱很容易给产业发展带来重创。因此,保护实施地理标志的产业,可以促使我国把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和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增长模式逐步转向依靠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模式上来。通过地理标志产业形成地域经济的增长极,促进地区经济、传统产业和农业的发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地理标志经济效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